搜尋結果 389 個
頭痛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本港昨日新增190宗新冠病毒確診,第五波高峰以來首跌至少於200宗。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指,除非新變種病毒流入社區,否則對整體疫情審慎樂觀。對於歐美國家出現多宗猴痘確診病例,認為毋須針...
疫情下,照顧長者或病患者的壓力不小。本港近日有調查指,逾8成護老者在疫情下出現抑鬱症狀,其中逾50%人出現中度至重度抑鬱狀況,更有近10%成人曾經常出現或近乎每日出現自殘或自殺的想法。抑鬱症除了令患者...
患嚴重抑鬱的54歲無業婦,於2019年10月中,稱因擔心16歲女兒感情事,於飲料落藥給女兒飲用後,再割其手腕及扼其頸致死。無業婦早前獲控方接納以精神失常減免刑責基礎承認誤殺罪,今(17日)於高院被判監...
過敏人士常因飲食上有諸多會引起身體過敏反應的食物,而總需忌口,又擔心吃錯。而究竟人體爲何有食物過敏反應?小朋友及大人病症是否一樣?日常可以從哪些方面注意?台灣營養師高敏敏在Instagram專頁發文,...
今天(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香港醫護聯盟聯同護士學校校友會一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逾8成護士出現精神壓力及偏頭痛徵狀包括有一半人出現肩頸背痛,另有逾4成人感到煩躁或憤怒、失眠或難以成眠,另有3成人...
內地武漢新冠疫情已過去逾兩年,武漢金銀潭醫院是當時救治病患的其中一間主要醫院。內地研究團隊訪問武漢金銀潭醫院的新冠確診者研究顯示,患者發病2年後,有55%的比例出現至少一種後遺症,其中,疲勞或肌肉無力...
食物安全中心今日(10日)公布,在一個新鮮牛肉樣本檢出不可在新鮮肉類中使用的防腐劑二氧化硫,正跟進事件。 中心指,透過恆常食物監測計劃,從花園街街市一檔戶抽取該新鮮牛肉樣本進行化驗,結果顯示,樣本含...
好人好事,有女網民在網上分享經歷,指自己日前在將軍澳一條街上頭痛頭暈,巧遇一名善心港媽將隨身的止痛藥分享給她。女網民其後在網上發帖感謝該港媽,而港媽也親身留言回應:「知道你安全到達目的地我就安心了。」...
在新冠後遺症中,不少人會出現頭痛症狀,例如偏頭痛甚至全頭環繞式疼痛。註冊中醫師林家揚在「醫藝同行 Eli Care」facebook專頁發文,解釋頭痛病症:寒、濕、熱三種類型令頭部有不同範圍、程度及特...
自第五波疫情後,幸福醫藥已捐贈超過5萬盒成人及兒童止痛退熱、傷風咳等產品價值逾200萬元,並透過合作機構送贈至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社區隔離設施及個別確診病人,估計支援超過2.5萬個有需要的家庭。幸福...
患抑鬱症逾10年的54歲無業婦,於2019年10月中,聲稱因擔心16歲女兒的感情問題,於紅酒混入安眠藥及抑鬱藥,並用生果刀割其手腕及扼其頸,女兒最終喪命。無業婦留下遺書後企圖跳樓,危坐窗邊時被鄰居發現...
月經延長,經血難止,可能是患上「多囊卵巢症」的徵兆。註冊中醫師彭子芯向TOPick分享一宗病例,一名30歲女子三年來每次經期可長達20天,需服用西藥止血。惟因近期壓力大,病情惡化,經血未淨,遂轉向中醫...
腦霧、疲倦、精神不振等為常見的新冠後遺症,困擾多時,可如何改善?註冊中醫師林家揚在「醫藝同行 Eli Care」facebook專頁發文,講解「長新冠」的調護方法,疲倦是十分常見的後遺症之一。他講解不...
逾2.7萬名本地確診者,獲處方新冠口服藥。醫管局臨床傳染病治療專責小組主席曾德賢分析指,未曾服用口服藥病人的死亡風險,大過服用兩種不同口服藥者約1.8及4.7倍;不過亦有少數人服藥後有副作用,個別病人...
面痛有時會被當是頭痛,因為痛楚的位置都是位於頭顱範圍。面痛一般是指發生在額頭、下巴及嘴邊的痛楚,成因也有很多,例如牙痛、三叉神經痛及叢集性頭痛就是3個常見的原因。牙痛不是我的專長,還是交由牙科醫生處理...
據內地「經濟觀察報」報道,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周二(19日)下午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收治入院,被診斷為血管性頭痛。官方未有回應。 報道引述消息表示,現年60歲的鄔驚雷正在接受治療。該報統計,3月...
全港小學將由明日(4月19日)起有序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向家長及學註提供復課貼士,提醒學童在每天上學前進行快速抗原測試,測試結果陰性才回校。而學童亦要每天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如身體...
孕婦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不免會擔心影響胎兒健康。註冊中醫師黃晶晶懷孕3個月時,確診感染Omicron,一度喉嚨痛至失聲,至第13日才被送院。在家等候期間,她服用中成藥及配搭食療紓緩症狀,目前已完全康復,...
新冠單日確診數字稍有回落,然而不少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會出現有3種新冠後遺症:痰多、咳嗽和腦霧。若以中醫角度,新冠所引發的3種後遺症又如何調理最適合? 註冊中醫師吳裕城說,患者的肺部功能會明顯下...
我們常說:「頸椎不好,百病生」,看似老生常談,但各位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呀!「頸椎不好」這四個字,首先讓我們想到頸椎痛,不過,今日要分享的,是慢性頸椎痛,即是低頭族最常遇上的,或是因為老化的原因所造成的一...
不少港人也有濕重問題,要不時祛濕。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在「CheckCheckCin」facebook專頁指出,「百病濕為首」,濕重容易令人出現嗜睡、胸悶、頭痛、痰多、多面油、無食慾、水腫、...
相信在疫情下需要在家工作,又有小朋友的家長都會十分頭痛,因為又要照顧小朋友又要兼顧工作,小朋友有時不受控,實在是一個難以想像的畫面。為了可以讓他們安靜,有時不得不出動零食引誘,不過吃得太多,加上長期在...
本港第五波疫情確診數字近日稍趨緩和,而坊間傳出不少曾染疫後康復者表示身體機能大不如前,例如出現氣管敏感般的持續咳嗽,腸胃不適,記憶力減退(腦霧),食慾降低等症狀。 本港註冊中醫師潘健燊日前在社交平台...
本港第五波疫情波及不少兒童,目前有約百名12歲以下兒童仍然留醫。不過,小朋友即使康復後亦有機會出現俗稱「長新冠」的新冠肺炎後遺症,且一般會持續至少3個月。有專家指出,「長新冠」的風險與感染後的病情嚴重...
以中藥對治新冠肺炎,連花清瘟膠囊大家最為熟悉,但新冠於中醫角度被視為濕邪疫,治療重點是祛濕,此方面尚有其他中藥可幫上忙,例如針對呼吸消化系統的藿香正氣片。 註冊中醫師趙曄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確診新冠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