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筆者一直以推動青年參政議政為己任,亦多次建議特區政府在各區復辦青年議會選舉,這既可以行政吸納政治,亦可透過地區的權力再分配過程,與年輕人一同構建常設的對話平台機制。 區議員平均年齡 大降至37.4歲...
對於反修例事件後會否替換問責官員,特首林鄭月娥表示,過去有傳言指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及行政會議會改組,她強調,首要工作是回復社會秩序及經濟,不希望再有相關謠言流傳。 促勿海外「唱衰」香港 上周日民陣稱...

【本報訊】政府擬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51.6億元,興建香港機場三跑道系統的相關政府設施,包括三跑客運大樓、擴建的二號客運大樓設施,以及機場警區行動基地和航空氣象系統等。 有立法會議員關注警方基地的...

兩電明年擬齊加電費,港燈加5.2%;中電加幅較低、為2.5%。兩電表示,計及政府提供的兩次電費補貼,可抵銷加幅;又推出多項紓困措施,包括補貼中小企及向基層家庭發放餐飲券等(見另文--兩電推紓困措施 商...

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今(10日)討論兩電明年電費水平,港燈宣布明年加價5.2%,減除回扣後每度電加幅為1.7%,至每度電1.264元;中電平均總電價加2.5%,至每度電1.218元。 港燈董事總經...

政府今日下午公布中電及港燈2020年電費的調整方案,中電、港燈的電費加幅分別為2.5%及5.2%。兩電落實加電費後,必然對小市民的生活造成影響。現時政府亦有推出兩個電費補貼計劃,睇吓有幾多補貼啦! ...

港府早前積極推動智能燈柱,但其收集數據的方式及數據用途,成為不少市民疑慮,引起爭議。多功能智慧燈柱技術諮詢專責委員會今(10日)舉行第五次會議,並在會上達成共識,認同智能燈柱計畫應繼續推行,但應以其他...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時,為加強與立法會的溝通,除了一年四次、為時約1.5小時的行政長官答問會外,更新加設每月一次30分鐘的「短問短答」,但這個新做法,有機會取消。 10月答問會 曾受嚴重擾亂 話說,立...
立法會財委會正審議2019至20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聯署要求,把警隊抽出另行審議,獲民主派390名現任或候任區議員響應;建制派表明反對。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較早前已表示,公務員薪...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英國受傷,英國《金融時報》指她受傷後,本希望留在當地及辭職,卻被北京下令回港。律政司司長發言人昨晚批評指,有關報道全無事實根據。 發言人反駁表示,鄭若驊於倫敦受傷後,中國駐英國大使...

港府早前因應議員關注,先後抽起3間大學涉及醫療教學設施的撥款申請。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今(8日)出席活動後表示,已積極再展開游說工作,約見不同黨派議員。 她又表示,過程中一直與大學保持聯繫,希望他們...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網誌表示,政府對於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一直未能選出正、副主席,對立法會事務的嚴重影響十分關注,又說未能選出正副主席,令內會完全「停擺」,不能正常運作,情況前所未見,絕不理想,令人深感遺憾...

早前被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Anglia Ruskin University,ARU)褫奪名譽博士學位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名譽博士銜頭終於「失而復得」。中國政法大學周五(6日)向何君堯頒授名譽博士學...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簽署執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周六(7日)指,社會對法案有誤解,造成心理影響,他強調事實歸事實,香港跟全球多個國家做生意,...
就美國落實《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反對外國干預香港事務,認為沒必要訂立法案,斥有香港人要求其他國家制裁香港,出賣香港利益、損害國家尊嚴。 港府昨晚發出新聞稿,批評本港部分政客支...

【本報訊】港鐵歸咎東鐵綫設施受破壞,拖慢沙中綫過海段通車,要押後一年至2022年。立法會跨黨派質疑工程滯後,要求當局加強監管。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認為,倘鐵路不受破壞,項目進度也不受影響。 立法會鐵...
【本報訊】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通過無約束力議案,促教育局嚴肅追究發放煽動仇恨言論、慫恿學生參與非法集會或街頭暴力事件的教師,並呼籲學生勿在網上發放暴力罪行或仇恨言論。 指教師發仇警言論 家長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