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心臟病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早餐是我們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餐,而健康的早餐應該包括各種富含纖維、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等營養成分的食物,能為你開始新的一天提供能量。但如果吃不健康的早餐可能會使人變得遲鈍、肥胖,甚至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因...
突發惡疾影響日常,隨時有生命危險。美國一名氣象主播員,日前在進行天氣預報時,突然翻白眼倒地昏迷,過程更被電視台現場直播。 最新影片: 事發影片在Twitter上流傳。氣象主播Alissa Ca...
不少家長都悉心栽培小朋友,除了學業成績要好,身高也不能輸蝕。美國有一名富爸爸,發現12歲兒子只有1.35米高,比同齡男生矮,擔心他將來面對社交問題,於是讓他注射生長激素,醫生指此舉有機會增加患心臟疾病...
ChatGPT應用層面愈趨廣泛,各界也對人工智能(AI)進行更深入的探索,期望能技術引入不同領域,減輕人類工作量及提升工作效率。例如近日就出現將生成式AI引入醫療保健領域的討論。 有專家指,該技術能...
手指頭肥大、俗稱「杵狀指」原來是心臟病先兆!台灣一名24歲男子日前在住所昏迷不醒,送院搶救後,發現其腦有膿瘍及積水情況,需進行緊急開腦手術才恢復意識。值得注意的是,醫生在為病患診症期間,得悉男子兒時曾...
每逢稅季臨近,保險公司都會大力宣傳可扣稅的自願醫保計劃(VHIS)。可是,市面上自願醫保眾多,邊款產品保障好?是次我們比較6款大型跨國保險公司的皇牌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它們大部份獲10 Life 5...
已婚比終身未婚人士更長壽?美國心臟病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從未結婚的男性在診斷出心臟衰竭後5年內的死亡率,較已婚或曾結婚的男性高出2.2倍;而女性的婚姻狀況與心臟衰竭死亡的關聯性則較不明顯。而有關研究...
現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ACS)患者完成「通波仔」手術後,平均只有2成人參加復康課程,當中年輕在職康復者參與復康的比率最低,情況不理想。心臟科專科醫生均表示,心臟復康有助降低復發率及死亡率,故期望康...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這句話並不是人類的一廂情願,而是從事實可以印證到。美國一名男子因病入醫院接受治療,本該是令人十分煎熬的過程,但他有忠心的愛犬拉布拉多24小時陪伴,一切的痛苦都被甜蜜的愛蓋過,最...
心臟瓣膜病變會導致血液逆流,引發心肌肥大、心室擴張等問題。植入人造心臟瓣膜是常見的治療方法,但由於兒童的心臟結構會隨成長而改變,需定期進行手術更換人造瓣膜。 為減低進行多次手術的痛苦和風險,有大學研...
見到身體有變化而盡早求醫是好事,但也要先排除一切令人尷尬的成因。外國一名男子有日突然發現自己雙手變紫色,十分擔心自己患上什麼危疾,便立即跑去急症室救診。醫生見狀也大為擔心,為男子做了多項深入檢查也沒有...
勤運動對身體百利而無一害。一項涉及3千萬人的大型研究證實,每日快走11分鐘,能降低23%早逝風險。 最新影片: 綜合外國媒體報道,劍橋研究人員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發表一項研究結果...
代糖有甜味又低熱量,是眾多減肥人士恩物。不過,美國最新研究指出,常被加入食品中的零卡代糖「赤藻糖醇」(erythritol),會導致血液更容易凝結,誘發血栓,增加心臟病、中風等死亡風險。 最新影片:...
遊戲對每一位兒童的成長都尤其重要,有些患病的兒童更需要遊戲治療來克服醫療挑戰。 最新影片: 通通(化名) 是個七歲小孩,不幸患上嚴重心臟病,醫護告知生命危在旦夕,心臟隨時停頓,或許會一睡不起。...
心臟瓣膜病變會導致血液逆流,引發心肌肥大、心室擴張等問題。植入人造心臟瓣膜是常見的治療方法,但由於兒童的心臟結構會隨成長而改變,需定期進行手術更換人造瓣膜。 為減低進行多次手術的痛苦和風險,有大學研...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公布,一宗死亡個案涉及一名83歲男子,他於2022年5月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5日後離世。初步解剖發現為缺血性心臟病。根據全面解剖報告,解剖所顯示的死亡原因看來是急性心肌炎。...
英國一名57歲副機師在飛行途中因「急性心臟衰竭」猝死,但當時機長以為他只是開玩笑裝睡,一直未有理會,直到飛機降落後,始發現全程伴屍飛行。 最新影片推介: 綜合外媒報道,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AA...
英國醫護罷工行動下月升級,英格蘭的初級醫生也首次加入罷工。另外,救護員下月罷工期間不會保證為第二類緊急情況提供服務,包括疑似心臟病發或中風患者。 倫敦將為小學生提供1年免費午餐 助應對生活成本危機 ...
有時現實堪比戲劇情節。擁25年飛行經驗的機師Henrik Nielsen,日前分享工作以來的難忘點滴。其中一次最令人嘖嘖稱奇的經歷,就是機上一名中年男乘客,突然在飛機上心臟病發,停止心跳,所幸同機上有...
都市人愈來愈重視長休生活和身心健康,在缺乏健康保障之下,一但身體不幸出現危疾或嚴重疾病,影響收入和生計之餘,更面臨著巨額及持續的醫療費用,有調查顯示,不少港人認為有關醫療支出及壓力會一直增加,加重市民...
球壇傳出噩耗!比利時守門員Arne Espeel上周六(11日)在比賽中猝死,終年25歲。而他死前,正救出對手球隊一記12碼。 最新影片: 綜合外國媒體報道,效力於Winkel Sport B...
醫學界推祟成人每日飲8杯水(2升),可是心衰竭的病人並不適用。心衰竭的病人更要每天限水。根據醫管局資料,2019年便有二萬多人次因心臟衰竭而入院,可見心臟衰竭甚為普遍。 最新影片: 心衰竭飲太...
肥胖可以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神經退化等可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團隊研發了包載有甲狀腺素 (Thyroid hormone, TH) 的納米粒,經過脂肪靶向多肽的修飾後,可選擇...
【本報訊】地方政府續出招谷生育,佛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昨日(15日)發布《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子女3周歲以內,父母可各享受育兒假10日。 子女3周歲以內 享...
佛山市人民政府官網今日(15日)發布《佛山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顯示,圍繞產假生育政策、優生優育服務、普惠托育服務、降低家庭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支援...
許多香港人工作繁忙,不但食無定時,又缺乏運動,為健康埋下潛在危機。調查發現,七成港人都沒有驗身習慣,加上許多長期病患如糖尿病、心臟病等,在病發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容易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7成港人沒...
有說生仔猶如「踏了半隻腳入鬼門關」,懷孕及分娩期間難以預計的種種狀況,如各種妊娠併發症,令準媽媽十月懷胎難免忐忑不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一項嶄新研究,5類妊娠併發症,會令缺血性心臟病的危...
心臟病是全球第一殺手,澳洲一名21歲青年平時身體健康,但在入讀大學前夕卻突然在睡夢中猝死,驗屍才發現其心臟腫大,恐怕是因未被發現的心臟病致死。 最新影片: 綜合外媒報道,事發在今年1月11日,...
58歲退休男警疑因泊車問題在屯門兆康站外與客貨車男司機爭執及打鬥,當時男司機的兒子曾身處車上,男司機送院後不治。涉案退休警今(7日)於屯門裁判法院否認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案件開審。法醫供稱解剖報告顯...
打工仔尤其不少文職,朝九晚五坐着辦公,以為都是「舒服」工種,但有研究發現,長期久坐不動的習慣,會增加患上退化症及慢性病風險。 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每隔半小時站起來走動5分鐘,效果已有很大分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