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57 個
一地兩檢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國務院今日(19日)按候任特首李家超提名,任命第六屆香港特區主要官員,本屆政府留任或升任的司局長僅6人,另有6人來自政府以外,包括3位立法會選委界議員(詳情即看【下一頁】),候任特首李家超班子見記者。...
今日有傳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不會過渡至下屆政府,律政司司長一職將由前大律師公會主席、資深大律師林定國接任。本報記者曾向林定國查詢,是否接任律政司司長一職,他回覆表示︰「不好意思,真的不作評論。」 林定國...
候任特首李家超提出「管治」的4個要點,包括必須具備風險管理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他說,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繁榮穩定。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國民責任。只有在社會安定平穩的環境下,才...
疫情阻隔了中港兩地來往,但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過去5年,入境廣東省100次。5年間,兩地之間出現了哪些變化?梁振英作為見證者、參與者,談起時信手拈來。 南沙貨櫃碼頭 港商轉陣地 「大灣區廣東城市...
香港總商會主席王冬勝表示,持續人才外流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傷害,認為隨着世界各地陸續開放,且本地疫苗接種率提高,政府宜盡快放寬其他旅遊限制,冀先對外開關,與海外恢復正常往來。 政府將今年全年實質本地生產...
據報道,深圳市政府計劃,將在與香港接壤的羅湖口岸預留鐵路用地,以便與香港東鐵接軌,如此東鐵線可向北延伸進入羅湖,屆時港人可搭乘東鐵線往來羅湖和港島。 大公報今日(10日)在報道中指出,羅湖口岸將啟動...
【本報訊】全國政協會議昨日閉幕,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今年共提交6份提案,包括建議啟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科技智慧項目,透過科技展示國家寶藏,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新亮點,吸引國內外遊客。 推博物館通行證...
【本報訊】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連同過百人,提出在香港國際機場,實施一地兩檢的提案,倡在機場設立內地口岸區,由內地派駐機構負責出入境監管。 冀成「半個」內地機場 全國政協常委劉長...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日前透露港府將有一系列準備工作,包括要求食衞局強化管理高暴露風險人士,及已要求創科局公布盡快於下星期公布香港健康碼推出方案細節。詳情即看:【下一頁】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26日)在...
【本報訊】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願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日後擬於區內規劃3間大型醫院,每間提供逾2,000張病床,包括擴建北區醫院、於古洞及洪水橋加建新醫院,目前食衞局與醫管局正在研究中。 涉古洞洪...
特首林鄭月娥上月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料可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提供65萬個工作職位。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接受港台訪問時提到,未來北部都會區或有三間大型醫院,包括已於未來北環綫古洞站附近預留土地興...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午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表示,《基本法》23條立法並非簡單工作,會爭取在今屆政府完結前展開諮詢工作,並在下屆立法會會期內完成立法工作。 保安事務委員會今午開會,聽取當局就新一份施政報告...
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物色了600公頃土地作房屋及創科發展,當中羅湖及文錦渡一帶將會重建口岸,並發展成最多8.5萬伙的綜合社區,規模相當於6個太古城。 在新物色發展的600公頃土地,分布在...
《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帶,為配合新發展策略,將會新增5條新鐵路綫或車站,包括北環綫由古洞站向東伸延,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而東鐵綫則會新增科學園/白石角站。 ...
新界北如何定位?民建聯提倡主打創科;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則認為,除了創科,跨境金融、精密儀器製造、食品、化粧品等產業也有很大發展空間。 早前提出將新界北發展成「香港新中心」的民建聯,昨...
關於「香港與內地通關」此課題,行政長官終於在上星期四的立法會質詢時段,透過短問短答多名議員提問,以猶如拼圖之方式提供了一個完整答案--本文嘗試從特首的回應中,歸納出以下4塊關鍵「政策拼圖」,然後再逐一...
中央周一(6日)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將深圳前海合作區面積擴大7倍。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擴區後的前海與香港僅一灣之隔,認同應更整全看待新界北發展,預告將於新一份施政報告公...
中央日前公布深圳前海方案,將前海合作區總面積擴大至120平方公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在立法會表示,新界西北與擴區後的前海僅「一灣之隔」,預告將於下月公布的《施政報告》中,交代與新界北發展相關政策。 ...
民建聯劉國勳建議通過發展低生態價值濕地、在內地實施一地兩檢等,釋放新界北逾5,600公頃土地;又提議將沙嶺超級殯葬城遷址何家園。 促內地一地兩檢 釋用地 劉國勳昨發表倡議書,期望可用10年時間將新...
【本報訊】梁國雄等人早前就《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合憲性提出上訴,上訴庭昨駁回有關上訴,並指設立內地口岸只為處理入境相關事宜,並無削弱本港高度自治;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亦已確認條例合憲。 上訴庭於...
《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早年引發多宗司法覆核,高等法院於2018年裁定有關條例合憲,申請人梁國雄及郭卓堅等人早前提出上訴,上訴庭今(11日)頒下判詞,駁回有關上訴,並指在西九龍站設立內地口岸,只...
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尹兆堅、郭家麒、區諾軒及胡志偉共5人,分別涉於2018年至2020年在立法會會議期間,妨礙立法會人員執行職務罪、與建制兩派議員衝突及引起議會擾亂等,各人被控妨礙正在執行職責的立法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月爆料指,中央稍後將公布大灣區發展的下一階段政策。熟悉國情消息指,中央媒體近日頻密報道大灣區新聞,港澳媒體下周也獲邀赴灣區3城市採訪,料為中央政策出台作準備。 主管港澳和大灣區的國...
政府加快新界北規劃,將向立法會申請10億元撥款進行規劃,包括7.9億元為新界北第一階段的新田/落馬洲新區進行詳細規劃,將釋出3.1萬伙,將在2032年有首批居民入伙,另外2億元則為逾20萬人居住的新界...
立法會過去每年都有長達兩個多月「抖暑」,但傳統將被打破,主席梁君彥表明,有多項與經濟民生的項目,需要趕工審議,今年不會放暑假。 早於回歸之前,立法局已有放暑假的慣例,皆因當時英籍的議員及官員要返回祖...
粵港澳大灣區基建加快改善。接連香港、深圳的新皇崗口岸建設正在進行中,預計2023年建成。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日前發佈,深圳結合皇崗口岸「一地兩檢」的安排,正在研究推動「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查驗模...
【本報訊】粵港澳大灣區基建加快改善。接連香港、深圳的新皇崗口岸建設正在進行中,預計2023年建成。新口岸將成為一個立體的綜合性交通樞紐,未來將引入2條地鐵、3條城軌,建成後港人經皇崗口岸可直接乘地鐵,...
運作逾30年的皇崗口岸自前年6月開始重建,去年5月已完成第一階段臨時旅檢場地,同年12月原有的皇崗口岸旅檢大樓亦已拆除。新的皇崗口岸採用24小時「一地兩檢」模式,預計將於2023年底落成,文匯網日前(...
【本報訊】廣東省昨日發布「十四五」(2021-2025)規劃綱要提出,深化廣東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進一步擴大對港澳服務業開放,推動具有港澳執業資格的建築、會計等專業人士經備案後直接執業。 推動建築會...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22日)在廣州出席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專題會議,並在發言時表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推進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感謝中央在《十四五規劃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