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 下頁
共 83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時有創見,最新提出校園沒有欺凌,就不是好學校。施永青於恒生大學傳播學院訪談節目表示,往昔總愛問兒子俊嶸有否受欺負,笑道︰「佢話無,我話呢間學校唔好。緊係有人蝦佢先會進步!」 寄語青...
新冠肺炎陰霾籠罩2020年,劍橋字典宣布「Quarantine」(隔離)是今年年度字,牛津字典則首度從缺。 Pandemic及Lockdown 同屬大熱 劍橋編輯指,Quarantine(隔離)是...

近年愈來愈多港生到海外升學,修讀海外課程更有利於尖子提早入讀頂尖大學。現年中五的港生Myron,一直醉心鑽研數學,小一起已參加美國的數學資優課程,並萌生到海外頂尖學府發展數學研究的想法。除了修讀DSE...

「上海名媛群」的偽奢華生活近日成網民熱話,然而真實的名媛生活卻非隨便可複製,就如賭王千金何超盈的好姊妹、人稱「百億千金」的富商之女余晚晚(Wendy),除家住7300呎超級豪宅,Wendy本身也是有才...

有云「功成身退」。面對退休之齡,是否真的可以無憾的退下來,將事業重責放下,安享自己的退休生活,真正「功成身退」?於醫學界貢獻多年的港產科學家兼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直言:「要判斷我的事業成不成功,是我...

「香港是我的家,每位學生將來有機會是我的繼承人。」自小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盧煜明,於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畢業後,負笈到英國讀醫,1997年回流香港後一直在中大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他明言,23年來未曾想過離...

「香港是我的家,每位學生將來有機會是我的繼承人。」自小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盧煜明,於傳統名校聖若瑟書院畢業後,負笈到英國讀醫,1997年回流香港後一直在中大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他明言,23年來未曾想過離...

新冠肺炎肆虐,不少學生飽受遙距學習之苦,又擔心公開試成績因而下滑,有升學顧問表示若然籌備得當,學生升學的選擇和機會非常多,早人一步不停考公開試奪得理想成績,要進入世界頂級學府也絕非空想。 90 後青...

波蘭女導演Agnieszka Holland新作《新聞守護者》(Mr. Jones)以英國記者Gareth Jones事迹為藍本改編而成,揭露蘇聯史太林執政時期種族滅絕事件。全片在冷冽雪國直面殘酷悲劇...

英國向來是港人選擇移民又或是升學的選擇之一,提到到當地升讀大學,或會令人頭痛。皆因英國至少也有百多間大學,要考慮升讀哪一所大學也要花上時間和精力進行多方面的資料搜集,有時尋得學費相宜的大學,卻又未知該...

疫情下,線上學習成為主要教育模式。現正於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25歲香港女生周縉雲(Jin),於2019年成立了線上教育科技初創企業Polygence,為中學生與全球著名大學的博士或博士研究生進行一...

香港教育大學計劃於明年開辦全港首個「個人理財教育」碩士課程,教授學員的金融和理財知識,如何為不同年齡和背景的人士提供最合適的理財知識。 課程會邀請業界人士擔任顧問,與學員分享最近市場資訊,金融學出身...

港區國安法持續引發西方關注,對於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早前稱將檢視林鄭月娥在學院的名譽院士名銜,林鄭主動退回名銜以作回應。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稱,劍橋大學對曾經的學生落井下石,而劍橋大學的...

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上月稱,將檢視特首林鄭月娥的名譽院士名銜後,林鄭月娥又於今日(15日 )通知行政會議秘書處,將相關名銜刪去。她晚上在社交網站稱,是繼主動註銷美國簽證後,主動退回名譽院士名銜。 ...

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曾於上月發聲明,稱關注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將會檢視特首林鄭月娥,在該學院的名譽院士名銜。林鄭月娥已經在本月通知行政會議秘書處,將相關名銜刪去。 根據行政會議成員個人利益登記冊,林...

大學聯招(JUPAS)昨日放榜,15,642人獲聯招學士學位取錄,比率37.5%創歷屆文憑試新高,7名文憑試狀元僅4人留港升學,3名讀醫的狀元由港大獨攬,而今年全港經聯招入讀醫科的336名考生,逾半均...

大學聯招今日(13日)放榜,因應適齡學生人口減少,加上疫情及反修例風波等影響,香港大學今年報讀人數有所減少。港大新學年推出3項奬學金供不同課程學生申請,首年約70至80名學生受惠,共涉約200萬元獎學...

一個人為了理想,可以去到幾盡?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生 Tiff Lo,原本在投資銀行擔當分析師,薪金可觀,但因工作忙碌健康出現問題,腦內生有血管瘤,她猛然醒覺若然不幸去世,便實現不到當廚師的夢想,於是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