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湯水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做好排「秋濕」的工夫後,就可防「秋燥」。肺為五臟中之嬌臟,不耐寒熱,所以那麼嬌貴的肺系統,一遇秋燥,最容易受傷。防秋燥,有兩大方向: 甲、少吃辛辣、油炸、燥熱的食物,皆因秋天宜收不宜散,辛辣之物具發...

2023/09/28
簡便有效防秋燥

猴頭菌又名猴頭菇,圓形,有針狀剌毛,有點似猴子的頭部,故名。猴頭菌生長在氣候較冷的樹林中,中國的東北部山區,是猴頭菌的主要產地。新鮮的猴頭菌是灰白色的,乾製後是棕褐色,簡單浸發後,可用來煲湯、紅燒、炸...

2023/09/20
猴頭菌杞子瘦肉湯

秋高氣爽等於皮膚乾燥,再加上特強的紫外綫,嘿,如果不加以保養,包保你的皮膚又乾又黑,還有雀斑。於是,聰明的廣東人,就會煲許多滋潤補肺、養顏美味的湯水。 剛剛學了一個由好友、湯水專家Cally教授的靚...

2023/09/08
秋日潤肺養顏湯水

上兩周為二十四節氣的處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指:「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表示夏天的暑氣將要止息,天氣漸轉涼爽,但在這階段處於氣候更迭之時,仍感到暑濕熱氣襲人,此時更要注意起居飲食作息,其中一...

11:44 2023/09/01
【養生教室】處暑後感困倦瞓極唔夠 中醫推介3款清熱袪濕解燥湯水【內附食譜】

我喜歡去傳統街市買菜,因為街市有季節性的食材可買。近日見街市有枸杞菜,即買兩紮回家滾個湯,這類蔬菜,超市欠奉。 枸杞菜是夏天的蔬菜,由於整棵植物只吃葉子,所以也叫做枸杞葉,新界的農戶也有種植枸杞菜,...

2023/08/29
枸杞菜豬膶肉片湯

小時候,家裏的媽姐女傭是就姐,她來自順德。就姐是個美人胚子,尖尖的瓜子臉上,生就一雙會笑的眼睛,瘦削的身形,拖着一條黑油油的長辮子,白色的唐裝大衿衫,配上寬鬆的黑褲,褲腳足夠讓小孩子鑽進去捉迷藏。就姐...

2023/08/22
拆魚豆腐羹

據報道,現時香港每六對夫婦就有一對不育。根據醫學統計,超過九成的夫婦在無避孕下,首年便可懷孕。若夫婦並非分居兩地,在無避孕的情況下同房一年仍未有懷孕,就應該求診查明原因。在中醫角度,受孕的機理在於男女...

10:09 2023/08/16
【求嗣有法】房事過度傷脾腎難受孕 中醫師:夫婦性愛次數有原則可循【內附助孕養生焗茶食譜】

新學年還有半個多月就開始,傳統開學後,都是朋友感染疾病的高峰時期, 家長不仿趁暑期尾聲幫小朋友打好免疫力底子再上學,減少生病次數。註冊中醫馬琦傑推介一款食療湯水調理脾胃,增強免疫力;如果已出現輕微病徵...

17:35 2023/08/09
【開學準備】暑假後學生特別易病 中醫推介3款湯水茶療打好免疫力底子

大暑剛過,天氣還是非常炎熱,走在街上就會大汗淋漓。香港人是幸福的,港鐵交錯縱橫,接駁的交通工具也很方便,加上商場林立,只要你願意,大部分時間都可以身在空調中。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身體進入活躍階段的季...

2023/08/02
鹹排骨海味冬瓜湯

烏豆煲塘虱魚是一味廣東的滋補湯水,塘虱魚是淡水魚類,屬鯰魚一族,生命力極強,含蛋白質高,營養豐富,魚肉鮮甜細嫩,尤其適合病後及產後保養的人士食用。 幾十年前,香港新界有不少天然的淺水塘和溪澗,水中有...

2023/07/19
烏豆塘虱魚湯

中國人都頗喜愛吃豆類,無論是正餐、甜品都有豆類的份兒。豆類家族龐大,今次集中從中醫角度講6種豆類包括黃豆、黑豆、綠豆、毛豆、紅豆及蠶豆的屬性「真面目」及食用須知。 最新影片推介︰ 黃豆、黑豆、...

17:12 2023/07/05
【瘦身秘訣】中醫師教黑豆焗茶消腫減肥 推介兩款夏季養生豆類袪暑食療【內附食療】

現代人不僅遭遇脫髮困擾,面對其他頭髮問題如少年白髮、頭皮出油、皮屑過量等往往束手無策,徒增煩惱。 從中醫角度看,「腎藏精,其華在髮」,同時「肝藏血,髮為血之餘」,頭髮的生長與代謝及血液的關係密不可分...

2023/06/29
兩款改善脫髮茶療

大熱天時,酷暑難當,一般人要消暑解渴,都少不免喝些凍飲,食點冷食,感覺一時涼快,但積聚在體內的暑熱,卻不一定就此消散;反之,凍飲冷食把暑熱困在體內,給脾胃帶來壓力,損胃氣傷胃陰!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

2023/06/24
護胃氣養胃陰

明天(6月21日)為氣節中的夏至,開始進入最炎熱的時候了,中醫認為此時人體的陽氣達到最旺,溫度明顯升高,五臟火熱內盛。從飲食習慣以至養生湯水有何需要注意的地方,今次不妨由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講解一下。...

2023/06/20
夏至熱火攻心 花旗參沖水益氣養陰 中醫養生湯水推介

近日香港發生兩宗駭人聽聞的案件,都懷疑與精神健康出問題未得到適當的治療或處理有關,頓時引起普羅大眾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很多時會提及精神問題、情緒病,無論診斷及治療都以西方醫學為主導,事實上,中醫在情...

16:51 2023/06/16
【養生教室】都巿人壓力大精神繃緊情志鬱悶 中醫教煲解鬱健脾湯水【內附食譜】

部份人在感染新冠肺炎後,持續出現不聞香臭的問題,究竟是甚麼原因?原來,嗅覺喪失或味覺喪失,是常見的新冠肺炎後遺症之一。因為新冠病毒對部分神經有損害性,嗅神經末梢損傷則導致嗅覺失靈,而舌神經損傷導則能引...

18:57 2023/05/23
【疫後調理】染疫後喪失嗅覺 中醫推介雙參健肺湯清肺養陰

好友Sophie剛順產生完BB,正在家中坐月,沒見她幾星期,肚腩好像大了一圈。一問之下,原來是陪月姨姨收到奶奶的「柯打」,必須每日煲「靚湯水」和「好餸」給她進補。 「生完之後,一直都感到很疲累!不過...

12:19 2023/05/16
【坐月湯水】坐月媽媽日日靚湯肚腩數周粗一圈 營養師教避3陷阱飲滋補湯水不致胖

想為剛生育的媽媽燉補品?其實要留意母體身體狀況才可進補,否則「手尾長」。今集《靚太廚房》有金牌陪月珍姐為大家講解開刀及順產坐月分別、產後不同階段的飲食推介及坐月禁忌。 珍姐: 產後不能立即進補 ...

17:06 2023/05/15
【靚太廚房】開刀VS順產坐月飲食大不同 4大調理階段助媽媽恢復元氣

眉豆又叫做白豆,北方人用眉豆加米煮粥,或加小麥製麵,吃之能飽肚,所以又稱為飯豆。眉豆性質溫和、理中益氣、補腎健脾治濕氣,而且老少咸宜,也沒有甚麼要注意忌食的缺點,是家庭煲湯的好材料。 客家人由中原遷...

2023/05/03
眉豆花生雞腳排骨湯

現代醫學研究指出,如果我們善用大腦能力,它可載滿二百三十萬本圖書的總知識量。今次與大家分享三大增強記性的方法:一、健康飲食:有研究顯示,健康飲食有助減低記憶力衰退。研究人員監測了全球四十個國家共逾二萬...

2023/04/27
提高記憶力三法寶

腎在西醫角度是一對位於腰中部位置,狀如蠶豆的器官,但在中醫學上,腎的功能和作用廣泛得多,除過濾血液生成尿液的泌尿功能和維持體內水液的平衡外,更是先天和後天之本。 常聽到要養生,勿忘補腎,孰真孰假,由...

2023/04/11
腎不能亂補 中醫師逐一評價9大補腎食物

飲湯是港人慣常的飲食習慣,疫下即食食品如湯包的生意也受惠,但要迎戰疫後新常態,消費者減少在家用膳,有業界表示要開拓B2B市場,甚至拓展至內地,才能持續發展。 疫情期間,市民大多避疫在家又或在家工作,...

2023/04/07
湯包選擇多 市民首重真材實料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

17:20 2023/03/09
【兒童磨牙】瞓覺磨牙或脾胃積熱引致 中醫推介3款食療+3大穴位按摩助紓緩

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特別為大家介入一款湯水適合現時飲用, 以增強體質,益氣固表。 最新影片: 徐澤昌博直言,今日是兩年半以來第一次可以合法除罩的日子,對於是否繼續戴口...

18:51 2023/03/01
【撤口罩令】4個情況最好繼續戴口罩 中醫推介湯水增強體質減低感染機會

一九七年代,香港著名食評家封于陽,曾在文章中介紹,他有次曾到某潮州富商家中打邊爐,紅泥炭爐燒得噼啪青藍,火星四濺,「把煲蓋揭開,撲鼻的一陣臘鴨香味,令人饞涎欲滴」。原來富商家傳習慣,凡打邊爐,湯料油鹽...

2023/02/20
臘鴨大芥菜

這道茶水,適合一家人在此春眠不覺曉的季節,坐着歎一杯。進入春寒料峭時節,天氣忽冷、忽熱、忽濕、忽乾,一不小心就要鬧感冒了。鄰居廚神陳太說,在這個時候最好飲杯炒米紅棗茶。在家焗一大瓶,全日當茶飲。陳太還...

2023/02/20
祛濕補氣炒米紅棗茶

日前喉嚨痛,心想,終於輪到我了,要自我隔離四、五天了。緊張了一會兒,念頭一轉,立即叫自己冷靜下來,應先做快測才是正路——結果是一條綫,陰性。 不過,喉嚨依然痛,人定了下來,就想起了一道潤喉潤肺潤皮膚...

2023/02/14
四季平安湯水

本港近日天氣潮濕有霧,多區能見度降至100米左右,大部分地區相對濕度維持90%以上,大埔及將軍澳更達100%。濕重天氣令人容易疲倦,昏昏欲睡,此時可跟中醫師推介,烹煮飲用健脾祛濕的湯水。 最新影片:...

13:43 2023/02/13
【養生湯水】天氣濕重易疲倦 中醫推介6款祛濕健脾湯水

胃部不適、消化不良,在都市人身上司空見慣,大家都視作平常。其實從中醫學角度,脾又與胃相為表裡,消化及吸收養份差,可衍生連串問題,胃虛是其一表現。中醫師指出,老人家身壯力健,大多是腸胃好一族,所以呢,要...

10:26 2023/02/08
【養生教室】長期坐冷氣房少運動易有胃虛熱 中醫解構4類胃虛+食療湯水【內附食譜】

「立春」是24節氣之首,意味著春天正式開始,在一年四季之中,春天(3至5月)也是小朋友生長速度最快,較秋天(9至11月)高出兩倍或以上。註冊中醫師謝嘉雯,建議各位家長可多注意「立春」時節小朋友在食療上...

19:01 2023/02/03
【立春增高】春天是兒童長高黃金期 中醫媽媽:少吃一類食物免傷脾胃礙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