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食療湯水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部份人在感染新冠肺炎後,持續出現不聞香臭的問題,究竟是甚麼原因?原來,嗅覺喪失或味覺喪失,是常見的新冠肺炎後遺症之一。因為新冠病毒對部分神經有損害性,嗅神經末梢損傷則導致嗅覺失靈,而舌神經損傷導則能引...
好友Sophie剛順產生完BB,正在家中坐月,沒見她幾星期,肚腩好像大了一圈。一問之下,原來是陪月姨姨收到奶奶的「柯打」,必須每日煲「靚湯水」和「好餸」給她進補。 「生完之後,一直都感到很疲累!不過...
想為剛生育的媽媽燉補品?其實要留意母體身體狀況才可進補,否則「手尾長」。今集《靚太廚房》有金牌陪月珍姐為大家講解開刀及順產坐月分別、產後不同階段的飲食推介及坐月禁忌。 珍姐: 產後不能立即進補 ...
腎在西醫角度是一對位於腰中部位置,狀如蠶豆的器官,但在中醫學上,腎的功能和作用廣泛得多,除過濾血液生成尿液的泌尿功能和維持體內水液的平衡外,更是先天和後天之本。 常聽到要養生,勿忘補腎,孰真孰假,由...
飲湯是港人慣常的飲食習慣,疫下即食食品如湯包的生意也受惠,但要迎戰疫後新常態,消費者減少在家用膳,有業界表示要開拓B2B市場,甚至拓展至內地,才能持續發展。 疫情期間,市民大多避疫在家又或在家工作,...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
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特別為大家介入一款湯水適合現時飲用, 以增強體質,益氣固表。 最新影片: 徐澤昌博直言,今日是兩年半以來第一次可以合法除罩的日子,對於是否繼續戴口...
本港近日天氣潮濕有霧,多區能見度降至100米左右,大部分地區相對濕度維持90%以上,大埔及將軍澳更達100%。濕重天氣令人容易疲倦,昏昏欲睡,此時可跟中醫師推介,烹煮飲用健脾祛濕的湯水。 最新影片:...
胃部不適、消化不良,在都市人身上司空見慣,大家都視作平常。其實從中醫學角度,脾又與胃相為表裡,消化及吸收養份差,可衍生連串問題,胃虛是其一表現。中醫師指出,老人家身壯力健,大多是腸胃好一族,所以呢,要...
「立春」是24節氣之首,意味著春天正式開始,在一年四季之中,春天(3至5月)也是小朋友生長速度最快,較秋天(9至11月)高出兩倍或以上。註冊中醫師謝嘉雯,建議各位家長可多注意「立春」時節小朋友在食療上...
近日寒風刺骨,若要暖身禦寒,食得溫飽滿足之餘,也可適當進補。註冊中醫師黎桂珊指,在中醫的角度,進補是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概念為主,現刻正是人體進補的最好時節。 講起進補,不少人將之跟參茸補品劃...
今日冬至,冷空氣繼續影響中國中東部,華北、東北等地迎氣溫低點,江南北部地區也陸續降溫, 中醫教路這樣養生防病最有效。 據中央氣象台預報,今日東北地區東部、黃淮、江漢、江淮及江南東部等地將出現4至6降...
秋季的氣候特點是乾燥,皮膚變得缺水乾涸,即使每日塗抹body lotion,滋潤持久度也會視乎產品和個人皮膚狀態有所不同。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在「CheckCheckCin」Instagra...
踏入秋天天氣乾燥,身體容易出現感冒、咳嗽等不適,在中醫角度上,秋燥正是令人感冒的致病因素,入秋後特別需要養肺潤燥。大家可以由食療入手對抗秋燥,中醫爸B推介了3款一家大細合飲的潤肺湯水或飲品,爸媽不妨給...
雖然現時本港氣溫每天仍徊徘最高攝氏32、33度,加上空氣侷促,走在室外也會大汗淋漓。但從變得乾燥的皮膚與嘴唇,已感覺到秋天悄悄降臨。 這陣子若出現口乾舌燥、喉嚨乾、咳嗽,就有可能是秋燥引起,要緩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