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 個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投資除了追求價格上的升幅,穩定的派息亦很重要,高息能為投資者帶來現金流及鎖定回報,縱觀市場上的收息產品,除了銀行的定期存款之外,還有高息股、高息ETF及債券等可供選擇,另一個較為高風險的產品就是零售基...
暑假是學生哥打工的旺季,想把辛苦賺來的薪水作長線投資,但市面上的藍籌股入場費動輒需要1萬元以上,資金稍顯緊張。如果手頭上的資本並不多又想投資股票市場,甚或是投資新手,不懂得捕捉入市時機的話,可以嘗試從...
1月份環球股市都有好開始,港股尤其凌厲,打工仔的退休金都有着落。據積金評級的數據顯示,在香港及中國股市帶動下,強積金在1月份錄得6.12%的回報,是有紀錄以來最好的1月份。 積金評級指,計入1月份的強...
高淨值人士對綫上理財及一站式基金交易需求與日俱增,銀行在手機App推出視像投資服務,供他們可遙距做投資交易。 中銀香港(02388)昨宣布向「私人財富」(資產淨值至少800萬元)客戶推出專屬手機銀行遙...
綠色金融漸深入民心,銀行亦積極推售相關的多元化產品。東亞銀行(00023)代銷近30隻ESG(環境、社會及管冶)基金,月供計劃可低至100元,而面對高通脹,提供穩定派息的產品較受捧。 東亞銀行回應本報...
在綠色浪潮下,銀行積極推出綠色基金,且大打零費用優惠牌。合資格的月供基金客戶,連續供款半年,可享首6個月豁免認購費。 東亞銀行(00023)回覆查詢指,該行現時提供約15項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
近日有銀行推出碎股交易服務,其實銀行或券商的月供投資計劃,同樣是採取買入碎股或較少的基金單位方式投資,讓資金不多的投資者,可保持穩定的投資習慣。不少因沒時間緊貼大市而鍾情投資基金,若有意每月作小額投資...
部分基金的入場門檻高至數萬元,要一筆過買入,並非人人能夠負擔。若有意投資基金,不少銀行或券商均有設有月供計劃,採用「成本平均法」降低平均成本價,適合沒時間緊貼基金價格走勢,或資金較少的投資者。如有意月...
恒指近日迫近30000大關,今日收報29962點,升320點,成交3002億元。市場投資氣氛持續暢旺,投資者欲跟勢投資,除了可選擇投資股票外,也可透過投資基金作長綫的財富管理部署。不少銀行現有提供低門...
讀者杜先生一直有月供基金,看見近日黃金價格從高位回落,詢問現時值得轉換至月供黃金基金嗎? 避險情緒高漲 刺激黃金走勢 全球新冠肺炎疫症下,經濟衰退,環球資金避險情緒高漲,黃金從年頭一直受到追捧,加上...
港鐵日前公布全體員工凍薪,相信今年唔少打工仔都面對緊類似嘅難關。疫情打擊下,打工仔面對凍薪減薪放無薪假,但如果你識得善用份人工,開個出糧戶口攞獎賞或優惠,縱使可能被凍薪減薪,無得加人工都可減少影響。 ...
為迎戰虛擬銀行,滙豐銀行於近日推出低門檻投資基金平台,入場費低至100元,更免除交易費用。恒生銀行亦為特選客戶提供月供基金認購費半價優惠。如有意月供基金,各銀行的門檻及認購費是多少? 【延伸閱讀】 滙...
近年積極提升數碼服務的恒生銀行(00011),去年起以降低投資產品入場門檻、推出保本投資產品及提供簡單易明的資訊,三招力拓年輕客群。恒生投資產品及顧問業務主管李佩珊受訪時指,市場反應良好,個人網上銀行...
「財務自由」是不少人的理財目標,即使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也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受財務所限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達致「財務獨立,提前退休(FIRE)」前,不妨跟隨以下8個貼士,檢視自己能否盡早達成...
直接投資債券入場門檻高,並非人人能夠負擔。若有意投資債券,或可考慮門檻較低的債券基金,銀行或券商均有提供買賣債券基金的服務,部分更設有月供計劃,適合資金較少的投資者。如有意月供基金,各銀行的門檻是多少...
美國加息預期急降温,美債價升息降,高息股回報吸引力相對提升。藍籌房託股領展(00823)今早升近2%,高見86.85元,再創上市新高。過去一年,港股牛轉熊,惟領展仍逆市上升,未來有望繼續成為進可攻、退...
剛畢業投身職場,強積金(MPF)可以說是人生第一份儲錢退休基金。強積金雖然一直為人所詬病,但比起月供基金,強積金的優點,其實更切合一般打工仔的需要。對於初出茅廬的職場新鮮人,在苦惱如何賺更多的時候,也...
散戶愛股滙豐(00005)昨繼續破底,低見64.05元,再創17個月新低。散戶撈底屢敗屢戰,而滙豐也是月供股票的熱門選擇,不過滙豐股價近期如此弱勢,即使以平均成本法每月積少成多般買入,散戶仍難逃損手宿...
思源身邊絕大部分的朋友都有月供投資的習慣,但亂供有「供死會」的風險。應如何做? 早幾星期有連鎖麵包店外出現排隊買月餅券的盛況,有不少職業排隊黨買完後隨即將券交給蛇頭收錢,引發傳媒廣泛報道。提到月餅,思...
公共年金(「終身年金計劃」;又謂政府年金)再次喚起大眾對退休後生活及理財的關注。理財第一步,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除了將資金放到銀行做定期存款,市場對亦推出不少有投資成分的月供產品供選擇。對投資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