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 下頁

搜尋結果 43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雙碳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並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團結香港基金日前舉辦活動,就有關方面,促進內地和香港的交流與合作。上海寶碳新能源環保科技...

22:20 2023/05/31
【綠色低碳】朱偉卿︰國家碳市場將達萬億級別 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碳市場

作為特首御用智囊的特首政策組,昨日宣布任命56名專家組成員。特首李家超表示,希望用最短時間,追回最大的成績,因此會用好對專家意見,作下一步部署。 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回應時表示,專家組將就香港融入國...

2023/05/31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出爐 李家超冀快追回成績

發展局公布新田科技城規劃,連同落馬洲河套區,合共提供627頃土地,其中約一半、300公頃為創科用途,提供約7500萬呎樓面,相當於17個香港科學園,而住宅單位提供則5萬至5.4萬伙。 政府會考慮在法...

18:18 2023/05/18
【北都規劃】新田科技城規劃曝光 300公頃創科用地 提供17個科技園樓面

為推動本港創科產業發展,北部都會區內的新田科技城等,引入直接批地模式。消息指,單一地塊規劃的面積可逾20公頃,相當於整個大埔科學園,並透過人才公寓照顧園內創科人才。 北部都會區屬於政府推動創科產業的...

08:10 2023/05/16
【獨家消息】新田科技城單一用地面積可逾20公頃 等同大埔科學園、設人才公寓照顧創科專才

今年首季因豪宅新盤帶動,令平均每宗一手金額超越去年;不過,今年首季有眾多中細價一手成交,因此若以中位數計算,今年首季一手成交金額中位數僅約646萬元,比起去年全年中位數約745萬元大減接近100萬元左...

2023/05/16
細單位供應再進化

團結香港基金早前發表報告,預測2023至27年各區私樓落成量,未來5年私樓落成量應該出現由高原期走向下坡期的情況。 先看看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23》統計數字顯示,2023年預測私樓...

2023/05/12
準買家必讀 5年私樓落成量前瞻

房委會剛剛公佈上年度最後一季的公屋輪候數據,顯示一般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縮短至5.3年。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表示,樂見數字有輕微改善,而且已經是連續4個季度有所回落。雖然去年的公屋及綠置居落成量受到第...

15:31 2023/05/11
團結香港基金:料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持續回落

團結香港基金上周發表報告,2022年全年共有21,168個私人住宅單位落成,按年升幅達47%,是過去5年來第3度超越20,000個單位的水平。再往前追溯,2022年的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是自2004年錄...

2023/05/02
由供過於求變成……

團結香港基金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指未來五年(2023至2027年)私人住宅年均落成量將達到約19,000伙,第二個五年期(2028至2032)私人住宅年均落成量預計會降低至約1.39萬伙,換句而言,未來...

2023/04/29
未來數年私樓新供應充裕 新盤開價克制 料二手續受壓

過去數年「納米樓」盛行,不過受放寬按揭成數及居屋供應增加影響,團結香港基金指,納米樓需求降,預計落成量將在今年見頂,2024年後將有更多中型單位落成。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梁躍昊認為,以往市場「將貨就...

10:18 2023/04/28
納米樓落成量今年見頂 中型單位料成主流

未來10年私樓「頭重腳輕」,短期內私樓出現「去庫存」問題,特別是去年大量新盤延至今年推出,進入賣樓高峰期,增加短期樓市挑戰。 跟公營房屋存在「頭輕腳重」問題不同,未來的私樓供應屬於「頭重腳輕」。據團...

2023/04/28
私樓供應「頭重尾輕」 短期去貨成挑戰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10年公私營房屋落成量預測,最樂觀有55萬伙,較長策目標多近3成,而最壞情況亦能夠達標,短期供應改善,包括私樓未來5年年均落成量增至1.9萬伙。基金稱,政府須進一步釋放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2023/04/28
團結基金:10年落成55萬公私營屋

過去數年「納米樓」盛行,不過受放寬按揭成數及居屋供應增加影響,團結香港基金指,納米樓需求降,預計落成量將在今年見頂,2024年後將有更多中型單位落成。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梁躍昊認為,以往市場「將貨就...

2023/04/28
納米樓需求降 料落成量今年見頂

團結香港基金預期,未來五年,即2023至2027年,本港私人住宅年均落成量約有1.9萬伙。不過,由於土地供應不足,預期由2028年起計的未來5年,即2028至2032年,私人住宅年均落成量將降至約1....

16:48 2023/04/27
團結香港基金:加快開拓北部都會區  確保未來10年公私營房屋供應達標

【本報訊】團結香港基金昨舉行「聯通世界的香港:新機遇新未來」國際論壇,中聯辦主任鄭雁雄以視像方式出席時表示,香港是中國唯一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為一體的國際大都會,也是中國最大的外資...

2023/04/18
歐冠昇:修訂上市條例 新經濟公司更易上市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今次來港考察,行程安排大多是閉門進行,沒安排傳媒採訪拍攝,而且,為了令出席座談者暢所欲言,多個場合的與會者都被要求不能帶手機入場。立法會昨在會議廳就放置了多排「格子」,讓議員們與夏寶龍...

2023/04/17
夏寶龍訪港行程 緊密又保密

早前提及香港樓價難負擔的情況未改變,青年人要置業特別難,而團結香港基金早前提出延長居屋的按揭擔保期。到底如何幫到市民上車? 所謂居屋按揭擔保期,是指由於有政府做擔保,即使申請人於貸款期內斷供,政府亦...

2023/04/06
延長居屋按揭擔保期 如何助上車?

居屋近來成為城中熱話,名媛蔡天鳳遭碎屍案後,死者前家翁鄺球被揭手持物業時,仍可以綠表購買居屋。其實還有另一積存已久的問題,不少人從居屋一買一賣中獲取巨利,讓人懷疑居屋給市民自置居所的初心是否扭曲。 ...

2023/03/28
居屋買來住 還是買來……?

團結香港基金日前建議延長居屋擔供期由30年至最多50年(即由政府就按揭作財務擔保,確保買家能獲批按揭),若果落實,相信會有近30萬伙二手居屋受惠,除了釋放數萬伙供應,亦會改變現時新、舊居屋的價差,對於...

12:00 2023/03/24
善用居屋二手市場 助市民上車

政府青年政策關注青年置業問題,團結香港基金提出3點建議,包括1.延長居屋按揭擔保期至最長50年、2.並且全面開放「白居二」市場,及3.改變居屋抽籤機制,增加青年人上車機會。 團結香港基金認為,樓價升...

08:00 2023/03/22
團結香港基金提3點建議助青年置業 延長居屋按揭擔保期、全面開放「白居二」

政府青年政策關注青年置業問題,團結香港基金提出3點建議,包括1.延長居屋按揭擔保期至最長50年、2.並且全面開放「白居二」市場,及3.改變居屋抽籤機制,增加青年人上車機會。 團結香港基金認為,樓價升...

2023/03/22
團結基金提3建議 增青年上車機會

最近5年私樓動工量,較早5年減少約兩成,而翻查過去情況,私樓動工數字相當波動,或影響未來新盤樓花及現樓供應的穩定。 附表顯示,每5個年份的私樓動工數字,可以看到極為波動,2008至12年私樓動工量處...

2023/03/03
私樓動工量大波動

為統籌北部都會區發展,政府成立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由財政司司長主持並由專家及社會人士組成,當局公布37位非官方委員,包括前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葉...

17:28 2023/02/10
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成立 37位非官方委員包括前發展局局長馬紹祥等

房屋局剛公佈2022年第四季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數據,預計未來3至4年間大約可提供的一手私人住宅供應為10.5萬伙,創有記錄以來的新高。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員梁躍昊表示,最新潛在供應數字之中,主...

19:13 2023/01/27
【私樓供應】團結香港基金:潛在供應增因發展商減慢推盤 料明年施工量回升

全國政協副主席屬於國家領導人級,地位祟高;做了近18年的前特首董建華,近年因身體欠佳將退下來,但剛卸任的前特首林鄭月娥無緣接棒上位;另一副主席梁振英則確定留任。 人大政協兩會3月將在北京舉行,全國政...

2023/01/17
董建華退政協副主席 林鄭無緣接棒

政府今日宣布,特首政策組將於明日正式成立,並委任立法會議員黃元山為組長,明日正式上任。黃元山已辭任立法會議席和團結香港基金的工作。 前中策組組長劉兆佳:黃元山是合適人選 港府中央政策組前「阿頭」劉...

15:26 2022/12/27
【施政報告】特首政策組明天成立 黃元山獲任組長已辭立法會議席

特首李家超的御用智庫「特首政策組」終於籌組完成,正如本欄上月28日率先披露,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黃元山將出任組長,並在下周公布。 由於黃元山要辭去現時立法會議員之職,故稍後需要補選。 曾任李家超...

2022/12/22
黃元山掌特首政策組 料下周公布

【本報訊】特首李家超昨日出席創科活動時指,預計本月內將會向內地當局,上報香港選拔載荷專家的推薦名單。他又形容,中央在創科方面對香港的支持和信任,為本港發展帶來源源不絕的動能。 李家超:創科發展藍圖 ...

2022/12/13
港選拔載荷專家 料本月上報名單

特首李家超今日在一個創科活動致辭指,特區政府預計在今個月內,會將選拔載荷專家的推薦名單上報給國家。他又強調,會營造有利培育本地人才的發展空間,讓更多有抱負的青年人看到希望。 李家超出席團結香港基金「...

15:40 2022/12/12
【港產太空人】李家超:本港選拔載荷專家推薦名單 料本月內上報國家

內地優化防疫措施後,港人入境深圳健康驛站名額今起回復至2,000個,特首李家超形容是正面信息,將繼續與內地商討「通關」。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期望,兩地可在農曆新年逐步免檢疫通關。 倘縮檢疫期 未必需逆...

2022/12/09
譚耀宗冀春節 與內地逐步免檢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