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樂 下頁
共 24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研究與發展)呂大樂將於明年卸任但留任教大香港社會研究講座教授。教大宣布,校董會今日(18日)通過委任現任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與教)陳智軒接任,任期將於明年7月1日生效。 陳智軒...

新冠狀病毒病肆虐,令全球各地的人流大減,這對旅遊業造成史無前例的衝擊,情況極其嚴重。與旅遊行業相關的業界代表紛紛提出各種訴求,這不難理解,畢竟整個界別已停頓運作多時,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旅遊業需要獲得...

觀察坊間有關推行健康碼的討論,印象上是很多人自我感覺良好,完全沒有一種考慮和照顧鄰近地區福祉的意識。我當然明白,由於受到疫情影響,跨境人流差不多全部停頓下來,對某些界別、行業造成前所未見的衝擊,在這個...

說近年香港社會的文化面貌發生了大變,必定會惹來一番劣評——這是所有人早就知道的事情,還需要提出來討論嗎? 兩極互指摘 齊覺港陌生 在過去十年裏,整個社會走向兩極化,這邊廂說另一極的人的言論、行為違...

新冠病毒疫情發展至今,已經一段時間。當初某些理解、反應,現在大致上大家都會承認是不切實際的了。 各地對疫情失預算 束手無策 例如天氣轉熱以後,或許會減低傳播,疫症也因此而逐漸減退;發明預防疫苗、發...

落筆之時,還未聽到通過港區國安法的消息(編者按:國安法已在6月30晚11時生效)。在過去這段時間內,媒體所呈現出來的社會氣氛其實有點古怪。 社會氣氛古怪 雙方各說各話 這邊廂,理所當然的宣傳國安法...

當初不知是誰想出來的主意,建議一眾高官每隔一段時間便發表一篇網誌,作為與市民大眾溝通的手段。政府要做好溝通工作,加強與市民的聯繫,嘗試在社會上建立一個正面的形象,這完全不難理解。我甚至會認為,這是高官...

一個缺乏市民信任和信心的政府,往往會以為盡力盡早多推一兩項新的措施,便可把惡劣的形勢暫時改善一下,有利下一步施政。於是,領導們想到一項新工作,便推一項,盡力表現出所謂的「急市民所急」。 倉促推行新政...

新冠狀病毒疫情發展至今,其規模及覆蓋範圍遠超於原來1、2月的狀態,香港能捱過這兩個多月,也殊不簡單。整個社會系統在面對這史無前例的衝擊時,難免未能盡善盡美。每天都看到這方面做得不夠,那方面做得不好,有...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一項特點,是我們—由政治領袖、企業家、知識分子,到市民、僱員、學生—需要面向一個不確定的未來。這種不確定性就是當代社會的特點,轉變可以來得很快,而轉向更從來就沒有甚麼保證或完全的把握...

部分醫護人員在抗疫期間採取工業行動,肯定於未來的一段時間裏,會繼續成為一個具爭議性的議題。 究竟專業主義本身有沒有需要先滿足某些制度性的條件呢?還是專業就是專業,容不下任何個人的保留? 專業就是專...

在過去這一段時間裏,社會上大部分人都選擇以一個社會運動的角度來看這次「反修例」事件。這當然有其客觀事實的一面(的確,這場社會運動至今仍在發展的過程之中,目前已經長達七個月),但也含有一些主觀願望的元素...

政治最微妙的地方是它往往並非直綫發展。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非建制派大獲全勝,理論上是向以林鄭月娥為首的特區政府投了不信任的一票,但實際效果卻可能是進一步鞏固了他們的官位。 非建制派大勝 林鄭官位...
落筆之時,剛聽到新聞報告,國家主席習近平充分肯定特首的工作。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意料中事。這是官方的一套,在採取行動之前,一切如常,領導正確。就算真的出現人事變動(如個別問責官員下台,甚至更大動作),...

在中美貿戰和反修例風暴內外夾擊下,零售業陷寒冬已是意料中事,意外的是跌幅之大,8月本港零售銷貨總值按年大跌23%,較市場估計的嚴重了差不多一倍。在暴力衝突未見出路曙光下,結業失業潮恐怕在新年前後湧現。...
落筆之時,正是國慶日的傍晚。一如大部分人的估計,多個地區爆發嚴重暴力衝突。場面似乎又推到一個新的高峰,而目前這個形勢完全沒有任何迹象會改變過來。 當然,我們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特區政府嘗試打開對話的價...
近期很多人為香港的前途擔憂,各種形容詞都用過,絕大部分的說法--無論發表意見的人士在政治光譜上靠近哪一方的立場--均屬悲觀主義。 很多時候表達這份憂慮的方式,都很情緒化,感性的元素很重,或者會令很多...

教大學生會今(9日)舉行活動與校長公開對話,教大校長張仁良及副校長呂大樂均有出席,多名學生及教職員到場,演講廳全場滿座,有學生會成員戴著頭盔到場,並先宣讀公開對話守則,再予同學逐一發言。 會上有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