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03 個
張仁良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資訊科技與通訊技術已變得密不可分,因此資訊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亦日趨重要。為培訓ICT人才,香港教...
近日,內地交流活動陸續重啟。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今早(15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校方會將大灣區學習經歷列入必修課程,幾年內要求所有學生到內地考察或實習,親身了解國家經濟環境,而非道聽途說。 張仁良指,過...
香港教育大學自2018年與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現代社)合作推出「看動畫.學歷史」項目後,得到社會各界支持。承蒙各持份者的捐助,教大不同學系的專家團隊與現代社及香港著名漫畫家「草日」梁仲基數度攜手,...
教大校長張仁良表示「learning should be fun(學習應具趣味)」,他期望以有趣方式教授中國歷史及語文,故教大與現代出版社合作推出動畫教材系列「看動畫.學歷史」,將艱澀內容簡化,讓學生...
香港教育大學計劃引進人工智能科技師訓課程,列入必修課程,或只需要學生「學習數小時」,讓準教師學會運用相關科技,並應用於將來教導學生,提升教學水平。教大校長張仁良期望教大的準老師能擁抱新科技,了解到甚麼...
教大與現代出版社合作推出的動畫教材系列,承傳教大嚴謹學風,著重細節,呈現「中國古代沒有椅子」的實況,更參照歷史事實,如實呈現孔子於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域遭山賊包圍的畫面,讓學生了解到古代「不是遙不可及的...
教大計劃日後引進人工智能科技師訓課程,或將列入必修課程,但只需要學生「學習數小時」,學會運用相關科技並應用於將來教導學生,提升教學水平。有校長表示,早日接觸及了解人工智能有助打開老師的視野格局,形容為...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2日)發表財政預算案。政府計劃資助大學及科研機構設立主題研究院科,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及生命健康科技研究,亦打算引進創科人才,並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促進科研合作。多間大學...
張仁良將於8月退休,他稱過往10年每日都很難忘,經歷不同社會事件,對他而言屬難得的學習機會,並指卸任後會繼續留在香港,期盼獲機會貢獻社會,不止是教育界。他表示尚未看近期爭議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不...
移民潮及音樂椅效應下,教師人手短缺,去年9月開學更罕有出現學校臨時登報招聘教師,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表示,去年教大有7成學生未畢業已獲錄取,較以前3至5成為多,反映新晉教師亦十分搶手。惟隨着出生率下降,...
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將於8月退休,他稱過往10年每日都很難忘。過去經歷不同社會事件,對他而言屬難得的學習機會,他在卸任後會繼續留在香港,期盼獲機會貢獻社會。任內教大學生會不獲校方承認,張仁良批評學生會臨...
移民潮及音樂椅效應下,教師人手短缺,去年9月開學更罕有出現學校臨時登報招聘教師,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表示,去年教大有7成學生未畢業已獲錄取,較以前3至5成為多,反映新晉教師亦十分搶手。惟隨着出生率下降,...
賽馬會「看動畫.讀名篇.識古文」學習計劃 啟動禮暨交流分享會 為響應教育局早前提出,於小學課程內加入文言文建議篇章的倡議,香港教育大學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港幣超過2,500萬元,推出「...
教育局2021年推出國安教育課程框架,要求中小學參考落實,惟至今接近2年,仍未有完整教材。香港教育大學決定夥拍出版社推出全港首份小學國安教材套,由教大校長張仁良聯同4名專家擔任顧問,盼為學界疏理資料再...
2019年社會事件後有意見質疑大學生德育培育工作不足,包括8大在內的9間大學校長及副校長今日(13日)出席一個教育論壇,多名大學校長均指國民教育或價值觀教育均要從小開始,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將近年全球湧...
討論多年的「三隧分流」方案終出爐,運輸及物流局建議由明年8月2日起,三條過海隧道按「貴減平加」原則調整私家車收費,紅隧、東隧私家車劃一上調收費至30元,加幅分別5成及2成;西隧則減價15元至60元,減...
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檢討的公眾諮詢下月19日截止,交通諮詢委員會昨日討論相關的機制,認為有空間更充分回應市民對票價調整、港鐵利潤、服務表現關係等等的關注。 交諮會亦有討論天星小輪加價申請,表示會...
香港教育大學一連5個周末在大埔校園舉辦畢業禮,今年有20名精英運動員畢業,包括兩屆亞運跳馬金牌得主石偉雄、亞運乒乓球銅牌得主李清韻等。日前一眾精英運動員畢業生回校出席畢業典禮,並與校長張仁良切磋球技。...
香港教育大學今日(25日)宣布,聯合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製作的《基本法》及國安教育教材套,正式推出小一及小四教材,其中小一學習的主題包括認識《基本法》、遵守規則;小四則要認識《憲法》、國家版圖等。除了...
國家崛起是不爭的事實。同時,國際環境出現急遽變化,中美關係愈趨緊張,處於低點,香港更成為兩國博弈的戰略籌碼。在二十大報告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多次提及「安全」一詞,包括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其對...
香港教育大學今日(28日)舉行榮譽博士及榮譽院士頒授典禮,表揚8位傑出人士的卓越成就,及對教大、教育界和社會所作的貢獻。其中殘奧金牌得主「神奇小子」蘇樺偉獲頒榮譽院士,他在致辭時說希望其成長故事和所遇...
科學領域是各地必爭之地,本港亦銳意打造國際創科中心,人才需求必不可少。美國史丹福大學公布全球首2%科學家名單,香港教育大學共有34名學者上榜,當中包括校長張仁良、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以及「樹博士」...
美國史丹福大學公布最新的全球首2%科學家名單,香港教育大學今(18日)表示,該校共有34名學者上榜,涉及金融、教育、能源研究、環境科學等範疇,當中包括校長張仁良、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副校長(研究與...
行善助人,成就非凡。香港教育大學將舉行為期一年活動,透過籌款開展更多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項目。籌款活動將以10公里慈善虛擬跑揭開序幕,並會於明年舉辦慈善舞台劇、主題學術研討會及慈善晚宴;汪明荃及森...
香港教育大學校董會今日(23日)通過任命,教大學術及首席副校長兼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李子建將成為下任校長,其任期將於2023年9月1日起生效,為期5年。李子建表示,上任後將致力加強教師教育的質素,並進一...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的長子潘匡仁於2017年9月7日墮樓身亡,今日(8日)蔡若蓮在社交平台發文悼念亡兒,她表示「時間告訴我,苦難動搖不了親情;一日很長,一輩子很短,時間告訴我,相遇就是祝福。」 悼念全文...
4間大學昨開始新學年,其中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於上課首日舉行升旗儀式;香港都會大學及香港恒生大學校長則向學生派發禮物,為學生打氣。4間大學的校長都鼓勵學生把握機會,在大學生活期間汲取知識、發掘自...
4間大學今日(5日)開始新學年,其中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今早均舉行升旗儀式;都大及恒大校長則向學生派發禮物,為學生打氣。 中大今早於新旗台舉行升旗儀式,中大校...
【本報訊】經全球招聘後,香港教育大學學術及首席副校長李子建,獲遴選委員會推薦,接替將於明年8月底卸任的現任教大校長張仁良,有待校董會拍板。 全球招聘 待校董會拍板 教大於2月初宣布,張仁良將於本屆...
香港回歸祖國已25年,而隨着國安法實施,社會秩序亦逐步回復平穩;但有關「人心回歸」、即港人國民身份認同這一議題,仍有不少關鍵問題,須一一拆解。 改革教育方針 港府社會須協力 筆者眼見香港的愛國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