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袁國勇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將首次於香港舉行,下周三(16日)將會公布獲獎者。設有「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大會於10月14至...
世界衞生組織當地時間上周四召開突發事件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會上表示,全球新冠疫情相關的住院和重症入院人數的下降,而人群已對疫情擁有高免疫力水平,現時是時候將疫情過渡至長期管理,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
文憑試的中文科寫作考試剛舉行,令我想起有一年文憑試的中文寫作試卷很有趣,考生可自行在以下兩句中任選一句為題,分別是「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和「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如果大家是考生...
港大微生物系袁國勇及周婕團隊,聯同國際學者利用人呼吸道類器官模型,評估Omicron BA.5及其他變異株在人體呼吸道細胞中感染和複製能力。團隊發現,BA.5感染類器官後產生的病毒滴度,達到與造成流感...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港最後一日考察行程,聚焦本港教育,昨分別前往香港大學及中小學,了解學校發展方向、理念、培育學生目標,以及國安教育工作及進展。 參觀港大創科翼 袁國勇講解 繼前日到訪科大,了解大學...
本港捱過3年新冠困擾,近月乘通關全力拼經濟,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研判,即使疫情初夏小反彈,仍毋須太擔心。不過,為免病毒大流行的教訓遭拋諸腦後,重蹈覆轍,港府宜及早總結經驗,從今後如何更好為高危族群加針,...
【本報訊】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在報章發文,指野生動物市場一再被認為是疫情早期的爆發源頭,必須禁止濕市場販售活動物,亦因這個建議,過去曾3度面對生命受威脅,其中一次在新冠疫情期間發生。 政...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1997年禽流感、沙士以及新冠病毒均提出,必須禁絕活動物在濕貨市場販售,因而3次收到死亡恐嚇,安全受威脅信息。他表示,香港和內地過去的疫情告訴我們,大流...
「面對全球性挑戰,香港大學不要做旁觀者,而是做解決全球問題的積極參與者。」港大校長張翔認為,透過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和科技樞紐的雄心,港大可以成為領導者,幫助世界提供解決方案,應對貧窮、氣候變化和疫症...
由英華女學校委託導演張婉婷攝製的《給十九歲的我》,受拍攝的女主角質疑公開放映昌,事件引起爭議。片中亦曾到訪港大微生物學系實驗室。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向傳媒表示,不會評論事件,不過當時已獲醫院部門主管...
適逢權威性國際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創刊200周年,該刊揀選了34篇論文,紀錄200年來的醫學突破。其中港大微生物學系團隊的論文是香港唯一的入選論文,該研究是全球首次證實新冠病毒可透...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倡,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審視各項抗疫政策。前食衛局局長、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和人大常委譚耀宗今日表明,反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高永文認為,獨立調查委員會可能會製造更多內耗;...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表明,不同意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檢討抗疫工作,不同專家顧問連日亦發表意見,支持要作出檢討,而重點亦不在問責。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昨表示,本港要檢討新冠疫情,但要思考檢討模式及哪方面需要...
抗疫工作進入尾聲,專家倡獨立調查抗疫措施,特首李家超明言不同意,但同意要總結經驗,確保可有效應對未來不同威脅;多位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政黨領袖表態反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3位政府專家顧問,包括袁國勇...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倡,成立調查委員會審視各項抗疫政策。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表明,不同意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但同意要總結經驗,以有效應對未來的不同威脅。行會多名成員及主要政黨領導均表態,反對...
港人走過疫情3周年,隨着本月30日政府取消隔離令及快測呈報安排,本地防疫措施僅餘口罩令,以及院舍及學校等高風險場所快測尚未鬆綁。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回顧3年多以來疫情,指本港於...
本港昨新增2,401宗確診,其中64宗輸入個案,另外再多28人死亡。隨着疫情維持平穩,各國陸續醞釀新冠疫苗接種的路綫圖。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建議針對3歲或5歲以下幼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
當局日前指有望在農曆新年後,進一步放寬仍正維持的少量防疫措施。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贊成在3月底4月初春季時才解除口罩令,認為是較安全。惟建議市民日後每年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長者冬...
剛看完張婉婷導演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兩個字:好看!其中有一個片段,袁國勇教授告誡一班志向讀醫的英華女生,必須懷有對病人的同理心及讀醫的興趣,才好踏進這座白色巨塔。 同場加映:【青姐話】一步一驚...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多時,部分人已出現重覆確診的情形。台灣一名網民就分享,自己有朋友明明已接種3劑疫苗,卻陸續確診4次,且每次症狀都很嚴重,引發網上熱烈議論。 最新影片: 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PTT...
政府大幅放寬防疫措施首日,本港昨新增24,895宗確診,再多62名患者死亡,兩者均創年初以來新高;瑪嘉烈醫院新增一名16個月大女嬰情況危殆。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擔心未來幾個月本港醫療系統負擔沉重,認...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指如明年年初的每日確診個案跌至1.5萬宗,便可考慮取消確診者隔離令,另在農曆新年後亦可考慮逐步取消口罩令。另一港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待夏天先全面放寬才是正確、...
港大教授袁國勇團隊與廈門大學和北京萬泰生物研發的噴鼻式疫苗,前日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緊急使用,萬泰目標未來半年生產兩億劑。 袁團隊合作研發 內地緊急批用 參與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
港大教授袁國勇團隊與廈門大學和北京萬泰生物研發的噴鼻式疫苗,昨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緊急使用【詳情即看:下一頁】,袁國勇今(6日)接受訪問時表示,疫苗能防止感染新冠病毒,希望能盡早在香港使用。 ...
獲港府資助2,000萬予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與廈門大學和北京萬泰生物研發的噴鼻式疫苗,今(5日)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緊急使用。萬泰生物表示,每人只需接種一劑,目標在未來6個月內生產2億劑;港...
香港科學院今日(29日)舉行第七屆周年大會,創院院長徐立之卸任,由港科院創院院士、分子生物學家盧煜明獲選為新一任院長,數學家莫毅明擔任副院長,臨床腫瘤學家莫樹錦出任名譽秘書。 董事會新任成員包括港科...
本港今年共錄得37宗類鼻疽個案,其中深水埗出現群組爆發。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形容調查是一個挑戰,雖在區內配水庫泥土驗出大量陽性樣本,惟水樣本中未找到細菌,至今仍未能確認傳播途徑,只可提醒市民,...
數據分析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近日公布「2022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名單,續由香港大學稱冠全港,包括港大校長張翔...
本港疫情持續,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及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出席疫情及類鼻疽簡報會。 【17:30】 袁國勇說,兩名於東區...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醫院管理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17日)下午舉行記者會,交代新冠疫情的最新情況和類鼻疽感染個案的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