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70 個
雷鼎鳴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4月份中國的零售與生產經濟數據很不理想,難免使人對中國經濟前景感到憂慮。 改革開放以後,43年以來,中國的實質GDP剛好也是總共上升了43倍,發展軌迹基本上符合我過去20多年的多次論述。但要指出,中...
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十分緊張,不少政客及傳媒還把此戰看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轉捩點,或甚至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開端。這種擔憂有其事實根據,但同時也有誇大:事實是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相互經濟...
下任特首面對的,將會是一個複雜困難的環境:新冠疫情揮之不去,甚麼時候有第6波或第7波,無人可說得準;經濟去年有不錯的復甦,但今年第一季隨即有4%的萎縮,反映經濟基調並非是陽光燦爛;國際環境惡劣,美國極...
近日港股持續低迷,與今年最高位相比,恒指足足跌了兩成,美股也下滑了近一成。市場此種信息,背後究竟有何微言大義? 世界正值多事之秋,影響股市的因素頗多,近期比較突出的,我認為有3個:第一是美國加息,第...
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已兩年有多,今年稍後香港還可能有第6波、第7波疫情,真的是沒完沒了,使人感到挫折。看樣子,此病毒不會如沙士般突然消失,但若是如1918年所謂西班牙流感般毒性減弱,也可使人鬆一口氣,最怕...
下屆特首的唯一人選,今天已是呼之欲出,便是李家超,選委會召集人則落在梁振英身上。這個判斷,我大約半年前經已確定,因為李家超算得上是中學校友,所以當時在Whatsapp同學圈中,早已熱烈討論;既然已知答...
在俄烏戰爭中,美國對俄的策略是利用經濟制裁手段打殘俄羅斯,這便可顯示出北約仍有存在價值,不能解散,美國便可繼續通過北約控制歐洲。 俄擁先進導彈 美難箝制 美國可否滅掉或控制住俄羅斯,從而使她成為圍...
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維護其全球霸主地位,在中東北非等地,主要靠發動顏色革命及狂轟濫炸,但除了把這些地方弄至民不聊生、難民湧現外,也無甚成果。中國與俄國都被美國視為對其霸權的最大威脅,但在這兩國發動顏...
近日股市劇烈波動,顯然有對冲基金上下其手,但無風不起浪,北約不懂節制的東擴引發俄烏戰爭,對全球經濟無疑有重大破壞,但其嚴重性又遠不及美國帶頭對俄羅斯鹵莽的制裁;搞得不好,這些制裁能把過去數十年建立的國...
近日全球股市持續下跌,光是美股,從年初至今跌幅已逾10%,股值蒸發了4萬餘億美元,等於GDP的五分一,將來繼續下跌還是反彈,還要看歐美制裁俄羅斯的後果如何,制裁愈嚴厲,全球股價跌得愈大。 制裁是雙面...
俄羅斯派兵攻入烏克蘭,雖然目的主要是軍事設施,但總也會殃及一些平民,不少烏克蘭人因此而逃亡,也有些躲在地下設施中,苟存性命於亂世。戰爭從來不是好事,但只要深研一下相關歷史,便知此災難的始作俑者是以美國...
美國近月一直高調警告,俄羅斯會入侵烏克蘭,並揚言會聯同其盟國制裁俄羅斯云云。俄羅斯國會上周二(15日)大比例票數通過承認烏克蘭東部、主要是俄羅斯人居住的兩個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為獨立國,普京在周一(2...
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而非國家主席身份,發出最高指示,通過國家機器國務院的副總理韓正,轉述對香港新冠疫情的關懷,並提醒香港特區政府要負起主體責任,把控制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動員一切可動員的力量...
中國剛公布了2021年的GDP,高達114.37萬億人民幣,若折合成美元,則要看用甚麼滙率,我屈指一算,應約為17.7萬億美元。今年的實質增長率符合我去年初的預期,是8.1%,加上2020年的2.2%...
過去3年,香港經歷了黑暴及疫情,對不少人來說,這3年的光陰實在浪費了不少。人生苦短,沒有多少個3年可以如此耗掉,惟有寄望於未來,社會可以加快復原,我們可追回失去的時間。 今年香港便有望復甦嗎?未必不...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近月積極推動烏克蘭加入的程序,俄羅斯堅決反對,並在俄烏邊境增加軍力,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變得嚴峻,有人還猜測普京會否一怒之下收回烏克蘭;同一時期,美國與中國關係也緊張,貿易戰、科技...
立法會選舉已結束,有人說結果是清一色,有人說是五光十色,也有人說是混一色。其實把局面說成是五光十色,有些牽強,清一色也不準確,各新晉議員的背景並不這麼單一,只是以破壞為樂的一批政客已被清除殆盡而已;混...
上周四至五(9至10日),美國總統拜登邀約了來自110個國家地區的「代表」(但並非全部肯來),開了個綫上的「民主峰會」。以西方訂定標準自稱為民主的國家,近年面對一系列困境,連民意調查組織皮尤研究中心(...
近年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對華政策似是亂了套,決策人有如盲頭蒼蠅,屢屢犯錯,看來那些真正了解中國國情的「中國通」都失去影響力,這對美國來說也並非好事。特朗普當年若肯聽取經濟學家的主流意見,便不會發...
歐盟宣布會動用3,000億歐元,推動一個「全球門戶」計劃,在未來6年貸款予發展中國家發展基建。有人認為這是要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抗衡,但我們其實不用太着意歐盟是否別有用心,就算從中國的利益出發,歐盟此...
人民幣國際化,即人民幣可在國際市場中自由兌換,是人民幣變成國際貿易交易媒介,以及成為其他國家外滙儲備的先決條件,這兩個都是中央政府所希望達到的目標;在中美關係惡化後,人民幣國際化的壓力更大,甚至已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