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內銀股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受惠經濟復甦、地產數據回暖、內地資金吸納等因素支持,內銀板塊有望繼續跑贏大市。 ‧四大內銀中,選高息及盈利增長較強的農行(01288)。 ‧中型內銀股中,可關注盈利增長、走勢表現相對穩定的郵儲行...

2023/03/17
內銀三大防護 十股比拼

比拼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農行(01288)2023年預測息率9.1厘及盈利增幅6.9%,表現最佳。農行的貸款結構和資產質量持續向好。 貸款結構方面,縣域及涉農等方面貸款加速增長。2...

2023/03/17
農行貸款規模加速增長

內銀股中,郵儲行(01658)及招行(03968)盈利增長較快,今年料增長約13%。比較兩者估值(見表),郵儲行的預測PE及PB,均較招行吸引。 招行走勢較波動 再比較兩者近期走勢,招行明顯較波動...

2023/03/17
郵儲行增長快 復甦周期跑出

國務院昨日於港股收市後公布一系列機構改革方案,包括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及國家數據局,被視為一次大部組改革。投資界認為金融機構改革對過往監管問題提出針對性部署,長遠或有利相關金融及科技行業。 議案...

2023/03/08
大部組改革出台 金融芯片股望添力

2月15日 (星期三)港股通-北水使用額流入70.84億元人民幣, 為月內最高流入金額, 年內第二高, 年內第一高為1月4日(星期三), 流入額為71.17億元人民幣, 以半日報價流入29.99億人...

22:41 2023/02/15
【北水走向】港股通淨買入60億 已用52億買2大港股ETF 北水流入月內最高 年內第二

摩通低價反手沽美團 減持金額高逹56億 股權變動資料顯示,美團-W(03690)遭摩根大通反手減持股份。 摩根大通於2月8日減...

16:15 2023/02/15
【股權變動】大戶新舊經濟部署不同 摩通減持美團逹56億 增持中國太保

2023年內地經濟復常是一大投資主題,市場估計中國2023年GDP增長回升至近5%,其中,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銀預計中國2023年GDP增長分別為5.4%、5.2%及4.9%。中國2022年GDP增長...

12:38 2023/01/30
盤點30隻低估值高息股

內房:財政改善 政策利好 內地政策支持「保交樓」,房企資金鏈開始修復,加上多個城市下調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進一步刺激需求,2023年商品房銷售表現有望緩慢改善。 內地被長期壓制的剛性需求料於20...

2023/01/21
兔年板塊「錢」程

招行(03968)公布去年全年業績快報,去年收入按年增4%至3,447.8億(人民幣‧下同),盈利增加15%至1,380億元。招行全日升1.7%,報47.9元,創半年高。招行指,各項業務穩健開展,總體...

2023/01/14
招行去年多賺15% 不良貸款率微增

‧內地經濟復常,有利內銀股估值收復。 ‧本欄以四大行近5年市盈率平均中位數作估算,料內銀股具3成潛在估值收復空間。 ‧股份看好招行(03968)、中行(03988)及信行(00998)。 港股周...

2023/01/12
價息齊賺 必選內銀

信行(00998)主要於內地經營商業銀行業務,提供公司銀行、零售銀行、金融市場及其他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44%、39%、16%及1%。截至2021年底,該行在內地153個大中城市設有1,415家營業網...

2023/01/12
信行預測息率逾10厘

內地經濟復常,有利銀行盈利增長及估值收復,四大銀行中,中行(03988)昨日收報2.92元,如果參照上文提及的3成潛在估值收復空間,股價長期可挑戰2018年高位約3.8元;中期而言,中行醞釀突破202...

2023/01/12
中行利息收入增長快

港股昨一度突破2萬點關口,隨着內地宣布明年1月8日起不再隔離新冠患者、取消入境人員全員核酸檢測,憧憬內地復甦,逾80億元資金熱捧中資金融股,普遍升幅逾4%。 分析認為,通關因素下,料利好中資航空股,...

2022/12/29
恒指曾越2萬 逾80億捧中資金融股

內地經濟近月持續放緩,顧問公司麥肯錫指,內地銀行業前景與經濟實力息息相關,預期內地經濟未來18個月內將經歷整合周期,建議內銀面對目前經濟逆風,既應建立短期的復原力例如增加存款,長期則要建立面向未來的商...

2022/12/19
內銀抗逆風 麥肯錫籲拓新收入來源

人行副行長宣昌能在上海外灘峰會發言,指金融機構應持續提高對綠色低碳經濟活動的識別能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金融風險,避免簡單機械的「去煤化」和「運動式」減碳,助力綠色低碳發展行穩致遠。 宣昌能表示,...

23:25 2022/12/11
【內銀股】人行:金融機構應避免「運動式」減碳

內銀股與經濟息息相關,是典型的經濟周期股,但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炒作概念,內銀股跑出的先後次序亦會有所不同。一如選擇在氣候與土壤適合的地區,種植收獲可達一年三造,甚至四造,投資也是一樣,內銀是典型的經濟周...

12:12 2022/12/07
贏盡內銀股 先賺價後賺息 1注資金賺2轉

今日ET個股推介-招行(03968)。 【揀選原因】內地穩經濟措施陸續出台,料推動明年內地經濟逐步回升,利好內銀股估值收復。在目前炒復甦的形勢考量,料業務屬性有相關特質的內銀股,可率先跑出。股份可關...

06:00 2022/12/07
【ET個股推介】內地炒復甦 選招商銀行(03968)

從貸款結構分析,據浙商證券報告,截至今年6月底,民生銀行(01988)來自內地首10家出現信貸風險房企的貸款為872億元人民幣,貸款規模居內銀首位,佔對房地產企業貸款比例為24.3%。 中央第四季以...

2022/12/07
民生銀行受惠內房政策放寬

‧內地穩經濟措施陸續出台,推動明年內地經濟逐步回升,利好內銀股估值收復。 ‧在目前炒復甦的形勢考量,料業務屬性有相關特質的內銀股,可率先跑出。 ‧股份可關注招行(03968)、民行(01988)及...

2022/12/07
炒復甦 三隻內銀率先上

銀保監會制定發布《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辦法》,提出商業銀行開展表外業務,應當對表外業務實施全面統一管理,覆蓋表外業務所包含的各類風險,不得開展與本行發展定位、業務規模及風險管理能力不相匹配的表外業...

21:34 2022/12/02
【內銀股】銀保監會要求內銀定期對表外業務壓力測試

內地官媒昨日預告降準,引發內房及中資金融股提前炒上。港股收市後,人行正式落實降準0.25個百分點,下月5日生效,為年內第二次(見表)。 投資界認為降準有望為內房行業提供更多流動性,助內地經濟平穩過渡...

2022/11/26
人行降準0.25百分點 釋5千億人幣

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滙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加快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工作,發揮「數字技術數據要素」雙輪驅動作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技術先進、業務高效、渠道融合、風控精準的數...

11:02 2022/11/22
【內銀股】人行潘功勝:加快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工作 運用金融科技增強銀行小微信貸能力

人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穩經濟大盤政策措施落實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

16:46 2022/11/21
【內銀股】人行: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 全國性商業銀行要增強責任擔當

內地推出16條金融措施支持地產市場發展,分析認為中央要求金融機構承擔更大責任,不利國有內銀長綫前景。 16條措施中,涉及開發貸款、信託貸款、併購貸款、保交樓、房企紓困、貸款展期等。 不良貸款延遲反...

2022/11/16
內銀彈力弱 埋單救樓市

內銀股昨日大成交下跌,四大行跌幅介乎2.7%至5.3%。 中資銀行上周已公布第三季業績,盈利普遍勝預期,四大行盈利按年增長4.8%至8.6%,不過收入減少4.7%至微升0.8%。 舉例而言,建行(...

2022/11/01
內銀沽壓大 核心業務弱

混業經營是指銀行除了經營傳統存貸業務外,同時兼營保險、證券等業務。 現時內地銀行大部分收入來自淨息差,相比之下,西方銀行的淨息差收入只佔近半,其餘則來自混業經營的手續費等,預期內地銀行將朝這方向發展...

14:00 2022/10/28
「混業經營」 內銀發展新趨勢

【季績巡禮】內銀股陸續公布業績,郵儲行(01658)第三季利潤26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4%,勝中金預期的10%升幅。細看業績分項,收入只按年升3%,當中利息淨收入跌1%;淨利息收益率2.2...

2022/10/28
內銀季績高峰 四大行料多賺4至5%

‧內銀踏入第三季業績期,部分股份近期回穩。從基本面作出分析,計清風險與回報。 ‧市場預期內銀第三季業績平穩,另看好第四季度信貸投放提升,有利內銀營商環境。 ‧穩健者可留意中行(03988);進取者...

2022/10/20
內銀股價回穩 計清風險回報

淨息差是量度銀行息差的指標。淨息差(銀行全部利息收入-銀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資產。 淨息差的高低,直接反映銀行存貸生意的表現,淨息差愈高,反映銀行「利錢」愈高。而在美國啟動加息周期下,銀行股的淨...

14:00 2022/10/14
【財金小字典】銀行「淨息差」 反映存貸生意利錢

招行(03968)曾是表現最好,最多大行首選的內銀,如今卻成了表現最差的內銀,到底是經濟敏感度反映所致,還是另有原因?本篇將分析、計算招行的值博。 前行長被「雙開」 中紀委指,招行前行長田惠宇嚴...

12:47 2022/10/11
【招行之底】3重夾擊 招行尋底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