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通脹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05:00 美國10年期國債息按盤3.557厘 05:00 美國10年期國債息按盤3.572厘 【調查:經濟師預料美國未來一年經濟衰退機會率約65%】在聯儲局穩步加息和美國3間銀行相繼倒閉...
從美國矽谷、標誌銀行爆煲,到瑞信、德銀等相繼「出事」,這些美、歐銀行規模不同、字號有老有嫩,今時都出了「一些狀況」。即使市場仍傾向相信,這些金融亂象並不會造成更廣泛的影響,但很難不令投資者憂慮,世界正...
2022年,低估值股票的表現大幅領先於具有高增長潛力的股票,MSCI世界價值指數跑贏MSCI世界增長指數23%,價值股已連續第二年跑贏增長股。在過去8年,價值股有7年跑輸增長股128%,這讓許多投資者...
美國勞動力市場熾熱情況有放緩迹象,最新首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升至19.8萬人,多於市場預期的19.5萬人。截至3月18日的一周,連續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則跌至168.9萬人,低於預期的170萬人。 另外,...
自從儲局加息以來,美國經濟降溫幅度微乎其微,甚至連看似極為恐怖的銀行危機亦在一周後煙消雲散,箇中原因可以從一個側面:居民房地產與銀行間的關係觀察,而樓市無懼信貸緊縮,多少反映有投資者對通脹回歸的疑懼。...
美國周五將公布2月份個人消費支出(PCE)數據,這是美聯儲局評估通脹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相信對5月份政策會議起關鍵作用,同時是美元短期一個重大考驗。根據CME 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認為聯儲局...
隨着美國聯儲局進一步放緩加息步伐,市場預期美息將近見頂。近期歐美銀行風險事件頻發,令市場開始討論儲局何時會開始減值。中金認為,現時減息的時機仍未到,還需等待通脹數據進一步回落。 ...
內地券商國海證券認為,港股第二季會反彈,尤其是第二季中後期,認為4月份是布局港股的好時機。 國海證券發表報告指,鑒於海外金融風險、A股和港股報表披露季節、3月內地經濟數據和新政策的空窗期等因素對港股...
美國首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升至19.8萬人,多於預期的19.5萬人,前值為19.1萬人。截至3月18日當周,連續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跌至168.9萬人,低於預期的170萬人,前值下修為168.5萬人。 美...
儲局高速加息以來,就業市場緊缺的情況幾乎完全無變: 1) 經濟輕微回落後又有過熱迹象 2) 甚至連對利率最敏感的樓市都開始回升 3) 看似恐怖的銀行危機,只是纏擾了大約兩周時間,結果卻是股債商品...
馬雲周遊列國兩年後歸國的消息傳出後,阿里巴巴(09988)就宣布大規模組織變革,為6大業務集團潛在上市鋪路,刺激股價大幅飆升逾1成,連帶其他中概股亦迎來反彈。 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發表評論文章指...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黃金很可能迎來新一輪牛市的起點與戰略性的投資機遇,並推介了一些股票,好讓大家能搭順風車。 金融周期決定金價運行規律 黃金是具有極強...
中金梳理歷史上美聯儲降息的條件,發現要麼是經濟衰退和通縮風險顯著上升;要麼是金融市場出現重大黑天鵝且可能演變為金融系統性風險,否則美聯儲或不會輕易減息。這次聯儲或採取「高利率臨時擴表」的組合來應對通脹...
受惠通關及解除防疫限制,今年以來樓市氣氛明顯好轉,交投量顯著回升,市場展現一片旺市的好景象;然而最近有樓盤推出第二期全新單位發售時,定價對比第一期的價單開低了約15%,令市場譁然。 就此,發展商亦已...
馬來西亞鄰近香港,而且不少當地人精通中文,成為部分港人心中移民首選地。翡翠島物業(香港)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霍琬諭表示,疫情下,不少工廠轉移至東南亞,馬來西亞亦受惠,帶動當地房屋市場,樓市交投平穩,當地...
日本央行副行長內田真一表示,如果經濟和物價狀況證明逐步取消刺激措施是合理的,那麼調整央行的孳息曲綫控制(YCC)政策將毫無疑問成為一種選擇。一旦通脹持續達到目標的前景增強,日本央行可能會考慮各種手段或...
市場仍然擔心美國銀行「危機」,但除股、債齊升外,連商品亦已修復銀行危機以來的跌幅,暫時看來,唯一改變的只有經濟學家對衰退與市場對儲局減息的預期。 市場一度認為可以與「雷曼兄弟」(Lehman Bro...
人人都希望可以有著無憂的退休,有著大筆財富渡日。不過,積累財富和致富沒有什麼神奇的公式,最簡單的原則就是量入為出,花的比賺的少,盡可能多存錢。在一個生活成本增加、通脹加劇的世界裡,執行這個簡單的計劃在...
回顧整個3月,市場接二連三收到不少「驚喜」,從矽谷銀行出現擠提事件,到瑞士信貸銀行倒閉,揭示銀行業得痛點,更令美聯儲一度陷入兩難局面。 惟議息結論是:美聯儲會加息0.25厘,清楚向市場表明抗通脹依然...
雖然3月份歐美相繼出現銀行危機,但調查機構GUM指,3月份強積金錄得些微正回報,人均賺235元,今年初至今亦維持正回報。由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帶動固定收益類相關表現,股票基金回報則是三大指數中最差。 ...
3月美聯儲局宣布加息0.25厘,不過,卻有經濟師認為3月的加息效果遠高於於0.25厘,其原因在於早前爆發的中小型銀行危機,該連串事件實際上等同加多了一次息。 ...
2023年《宏利亞洲康健調查》發現,香港市民預期在63歲退休,64歲開始出現健康問題。以港人平均壽命85歲計算,不少人可能在退休後需面對超過20年健康欠佳的生活。由於擔心醫療費用持續上漲,港人多有意識...
要消滅通脹,很簡單,用炸彈把全球人口減去一半,但要減的人口不是亞非拉的窮人。因為他們窮,推動不了通脹,物價貴了,他們會紮炮。那麼要減去的是哪些地區的人口呢?很明顯,是有錢去追買推動通脹物品的有錢人。 ...
美國持續加息和緊縮政策的影響逐步浮現,多項潛在危機已發展至另一階段。已發展市場很大機會陷入經濟衰退,中國重新開放或可帶來生機,讓已發展市場得到喘息的機會。 自從史上最急促的加息進程引發歐美銀行危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