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通脹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德意志銀行集團國際私人銀行部環球首席投資總監羅定忠(Christian Nolting)認為,今年經濟增長放緩不一定會導致金融市場陷入低迷,但相信今年對股市來說,不算是亮眼的一年,市盈率擴張及股息將推...
加息一向被認為會導致大量失業﹐但今輪美聯儲局加息周期卻愈加愈利就業,背後原因為何?另一方面,一年前,即2022年1月份開局時,美股只差一點點成為史上最差1月份,人人都望美股何時見底,當時就有聲音指出美...
本文第一版簡述了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在美國於2月3日公布強勁的1月就業報告後,對於美國經濟、貨幣政策的最新展望。至於投資市場策略方面,他預計: 短期之內市場仍會震盪; 隨...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通脹已開始紓緩,但預期是一個慢長的過程,但如果經濟數據不配合,利率或較市場預期的更高。他指,勞動力市場異常強勁,認為需要進一步加息,但他否認會再加息0.5厘。鮑威爾最新講話,...
【鮑威爾:利率見頂水平或較原先預期高】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聯儲局預計繼續加息將是合適,利率仍未達到足夠限制性水平,若果就業數據繼續強勁,利率見頂水平可能較之前預期更高。他沒有具體說明還要再加息幾多次...
全球資產類別於2022年的表現,令不少投資者不自覺地倒吸一口氣。通脹率急升至1970年以來的高位,全球主要央行因抗通脹而作出的加息速度,更是刷新記錄。央行實施貨幣緊縮政策、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危機,最後導...
日圓周二收市勁升1.2%,美元兌日圓收報131.07美元,每百日圓兌港元撲6算水平。主要原因是日本12月勞工現金收入按年由1.9%大增至4.8%,超過市場預期的2.5%,為1997年以來的25年最高水...
美國12月消費信貸由331.07億美元跌至115.65億美元,遠遜預期的250億美元,反映消費力減弱。 美國去年12月貿易逆差為674億美元,市場預期為逆差685億美元,前值修訂為逆差610億美元。...
【本報訊】日本厚生勞動省昨公布2022年的每月勞動統計調查顯示,已考慮物價因素的實際工資較上年減少0.9%,時隔1年再次減少。基本工資與加班費等合計的人均現金工資總額,月均增長2.1%至32.6萬日圓...
拜登與鮑威爾同日講話,拜登講的是國情諮文,鮑威爾講的是息。在這些官式講話中,投資者可會得到甚麼指引? 投資者要留意,拜登沒有講了甚麼,但對鮑威爾則要留意他講了甚麼。 拜登這次的國情諮文,會被他視為...
展望2023年,布蘭迪環球投資管理對債市表現的信心日增,通脹將會放緩,但發展路徑和時間尚未明確。然而,在各種利好因素累積下,債券市場可在2023年締造不同的結果。 首先,「債券數學」(Bond Ma...
港股自去年底開始反彈,上升勢頭持續,但從資金流來看,市場好淡分歧加大,對投資者2月有何啟示?浙商國際表示,繼續看好港股上升的持續性,但應留意短期調整風險,又推薦2月份十大金股。 ...
在經濟周期受到新冠疫情後各國復甦步伐不一、俄烏衝突餘波持續、主要央行抗擊通脹不力等一系列因素干擾下,全球經濟迄今的發展符合預期:根據數據的回顧與前瞻,美國的商品和住房通脹呈明顯下降趨勢,而隨著薪資增長...
日本厚生勞動省周二(2月7日)公布2022年的每月勞動統計調查顯示,已考慮物價因素的實際工資較上年減少0.9%,時隔1年再次減少。基本工資與加班費等合計的人均現金工資總額,月均增長2.1%至32萬6,...
民主黨就《財政預算案》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多項建議,並已邀請陳茂波會面,惟暫未獲回覆。民主黨建議包括,向全港市民,包括18歲以下人士,派發15,000元現金或消費券,並容許用以繳交水電煤等開支,讓市...
恒指昨日大跌438點或2%,由1月27日高位22700,回吐1600點或7.1%。投資者不禁思考這是下跌市還是調整市?根據以下三點判斷,這是調整市,是布局良機。 第一、中國PMI重回擴展區域。1月...
一文盡覽星級名家曾淵滄對股市的看法: 曾淵滄:基建股受惠谷經濟 香港與內地通關了,不過,對內地經濟而言,通關重要性比不上中央放水刺激經濟。中央注資搞基建,放水增加銀行借貸能力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
受惠中港全面通關,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有望減緩等因素,強積金(MPF)1月份表現理想。GUM指,1月強積金基金指數創下自成立以來的最佳開局,全部基金指數高收,1月份強積金各類回報表現理想,單月回報已收復...
美國重陷債務上限泥沼,自1960年至今,已調升了78次,由於美國政治局勢趨向兩極化,加上國際形勢不明朗,使債務上限再次進入鎂光燈下。但美國國債累積了共31.4萬億美元,而且又再打算提出上限之際,不禁令...
現實世界千變萬化,而作為現代占星師的經濟學家,掌握了央行對未來預測的權力,力量絕對是前無古人,與古代的巫師和祭師權力相比亦不遑多讓。 但現實情況卻是,數字與其理論模型不合之時,大部分經濟學家不會認錯...
美股回吐今年部分漲幅,摩根大通策略師 Marko Kolanovic 認為,投資者應該淡化上周由美聯儲引發的股市反彈,認為美國經濟「通脹減緩」(disinflation)過程可能屬暫時。 Kolan...
上星期匯市的波動主要來自三大央行議息會議的影響。在議息前,由於市場已經充分反映了預期,所以基本上匯市在議息前並沒有明顯變化,但隨著美聯儲、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陸續發表議息結果,匯市於星期四後開始動起來。...
聯儲局於2月議息會議一如市場預期加0.25厘,再次放緩加息步伐,但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聲明則「又鴿又鷹」,到底聯儲局後續的議息路徑會如何走呢? 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接受《MoneyTimes》專訪時,...
去年美國急促加息,資金成本上漲影響投資樓市意欲,今年下半年有望見頂減息,利率明朗化對樓市有何利好影響?有分析指,機構性投資者的寫字樓投資比例最高,原因何在?去年亞太區商業房地產投資市場跌雙位數,資金尋...
美國聯儲局亞特蘭大聯儲行行長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表示,美國1月強勁的就業報告,增加了儲局加息至比預期更高水平的可能性。博斯蒂克指,如果經濟表現持續強於預期,可能意味著他們必須做更多...
美聯儲議息後的喜悅,很快被就業過熱所帶來的擔心所取代。上周兩件大事都發生在美國,美聯儲進一步放慢了加息的步伐,並暗示不久將終止加息周期。非農數據爆出超大的新增就業人數,反映勞工市場依然非常熾熱,一系列...
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放緩,以至掉頭減息在望,料成美元由強轉弱的關鍵,而專家普遍預期最遲今年下半年出現。目前滙市焦點是美元預期轉弱下的投資機遇,尤其是較受散戶關注的主要貨幣誰可脫穎而出。 美元去年一枝獨...
【本報訊】美國1月新增非農職位增加51.7萬個,遠超市場預期,失業率降至3.4%,為1969年以來最低。美國前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卻在此時大潑冷水指,裁員及通脹問題或使今年美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