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金融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馬斯克(Elon Musk)自收購Twitter後,一直積極進行變革,更野心勃勃盼能踏入支付範疇。據《金融時報》今(31日)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指,Twitter已經在美國申請進入「支付業務」的監管許可,...
中國經濟數據逐步回升,支撑港股持續復甦。港股市場整體盈利有80%來自於中資股,而這部分中資股的盈利主要來自內地,因此港股市場與內地基本面走勢呈高度同步。加上恒指目前動態PE估值為11.1倍,低於歷史均...
《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及要壯大創科人才庫,增強發展動能,科大校長葉玉如相信,未來配合《藍圖》措施落實,為人才提供住屋、教育等配套,創科生態環境將能繼續完善,均有助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我係好有信...
世界知名神經生物學學家、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接受本報專訪,分析香港在疫情後科研實力依然強勁,她指香港科研擁有獨特優勢,包括有5間大學位列世界100名之內,且具備完善金融體系與國際化環境,均有助發展創...
自2022年底以來,環球各種風險資產出現全面反彈。觀乎主要經濟體如美國M2也出現有歷史紀錄以來首度萎縮,日央行大幅擴大的買債規模無疑是環球流動性擴張的重要力量。不過流動性快來快去,始終要小心主要央行的...
一個新的消費趨勢:用手的消費VS用腳的消費,會惹起大家何種聯想,對投資有何啟示? 用手消費的代表,主要是手機,電腦等,與綫上關連度高的消費領域; 用腳消費的代表,主要是出行,旅遊等,是真正的實境消...
外滙基金2022年錄得投資虧損2024億港元,虧損金額歷年最大,投資回報率負4.4%,歷來第二差。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今年投資環境尚有很多不明朗因素,關注若環球通脹今年仍未回落到央行目標區間,央行可...
中港經濟邁向復常,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中國銀行業及資本市場香港主管合夥人宋家寧表示,港銀擁多種收入渠道,疫時仍具備相當「彈性」,而恢復通關、解除疫情防控措施有利行業復甦,形容未來前景為審慎樂觀。他認為,...
經常會聽到投資專家提醒「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不少人信奉分散投資的力量,以為把資金愈是分佈於不同投資產品及市場,就愈能減少風險。華爾街一位著名投資大師,一度在10年內獲得平均按年回報率高達50%...
過去一年市況波動,不時有投資專欄建議將強積金資產轉移至保守基金,亦有分析將保守基金與銀行定存利率作比較。與其人云亦云,不如自己瞭解清楚。 強積金保守基金是什麼? 每個強積金計劃均設有貨幣市場基金—強...
正所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必須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十四五規劃將人工智能、量子資訊、積體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等前沿領域作為重要發展方向,大幅增加了產業鏈發展的相關描述。對於科技創...
廖宜建兩年前與羅銘哲(Surendra Rosha)一同接棒王冬勝,成為滙豐(00005)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在銀行界事業路平步青雲,48歲之齡當上滙豐香港「大班」,廖宜建卻非初出茅廬隨即投身銀行業,...
企業重視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新地(00016)執行董事陳康祺指出,不論商場及商廈,取得一定國際認證,才可以吸引跨國企業進駐。 新地一直重視物業質素,集團95個在香港的項目共獲得108項綠...
去年中國股市遭遇多重挑戰,隨着兔年到來,投資者期待新一年時來運轉。我們相信中國具備的五大有利條件,能助中國股市吐氣揚眉。 (1)中國股票的估值處於合理水平,我們相信企業盈利有望反彈。最重要的是,疫情...
主力零售業務的郵儲銀行(01658)2024年息率超過7厘,加上貸款需求回暖,可加入收息組合。 根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郵儲行2023及2024年預測股息率分別達6.4厘及7.2厘(見表),在加息周期...
重點 (1)有冠軍分析師美譽的張憶東表示,中國權益資產將重新佔優,上半年宜精選港股和A股,下半年配置美股。 (2)兔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是「復甦」,今年第一季3大投資主綫分別為:成長、消費和價值板塊...
英國財政大臣侯俊偉(Jeremy Hunt)周五(27日)在倫敦市中心發表演講,闡述英國政府計劃如何促進經濟增長,侯俊偉也在演講反駁英國衰退的說法,並承諾會利用「脫歐自由」來促進英國的增長和生產力。 ...
據外電消息指,金融科技支付工具獨角獸Stripe計劃於2024年底前上市,聯合創辦人John Collison及Patrick Collison周四(26日)向員工表示,將訂立上市目標,讓員工能於二級...
2023年雖然市場可能會繼續動盪,但Nuveen REAL ESTATE認為房地產領域仍可為投資者提供持續的機會。經濟分化、貨幣估值、ESG投資、另類資產貸款和個別板塊機會皆會提供強大的價值驅動力。 ...
【本報訊】人行此前發布新版《不宜流通人民幣紙幣》金融行業標準,有觀點認為,是為了推廣數字人民幣的使用;亦有傳言稱,要在2025年消滅大額紙幣。內媒引述專家闢謠,表明這是誤解,人民幣現金會長期存在。 ...
港股於兔年首個交易日造好,恒指紅盤高開逾300點後高開高走,午後升幅進一步擴大至約500點至22500點水平,創去年3月以來新高。 如看好恒指,可留意恒指牛證(69281),收回價21300點,20...
雪佛龍公司(CHEVRON CORP.)(CVX)在25日(週三)表示,由於油氣價格高漲,股票回購的預算將會增加兩倍,達到750億美元,季度股東分紅增加6%。 截至週三收盤,雪佛龍的市值約為3,50...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首度在公開演說中指,人大常委會上月就《港區國安法》釋法,或有損香港司法獨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聲明回應,批評對方大放厥詞,公然詆毀香港法治和自由,促...
內地近日有傳言聲稱,當局要在2025年「消滅大額紙幣」。傳媒最新引述專家闢謠,表明這是誤解,人民幣現金會長期存在。翻查資料亦顯示,傳言所指的人民銀行相關文件,是去年發佈,目的在於讓那些老化破損的紙幣不...
香港和內地逐步恢復免檢往來,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接受本報35周年報慶專訪時表示,「跨境理財通」近一年多潛力未完全發揮,期望可借通關「東風」再走遠些,希望可在短期內推出「理財通2.0」,擴大可投資範圍,並讓...
「今年會出現經濟衰退」已是市場共識。瑞信的陶冬本月中在《經濟通》指出,市場及央行的焦點不約而同由通脹轉向衰退,而股、債市場對全球衰退的判斷卻各有分別。 陶冬認為,美、歐及中國3大經濟體正面對迥然不同...
金管局去年統籌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作為香港向外宣傳復常首項重頭戲,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稱,峰會漣漪效應很強,預告今年除了11月再辦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最新已落實3月舉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會議,讓央行領袖到港...
恒指從去年10月谷底累計反彈5成,A股、美股同期也回升15%至20%,曾形容去年投資市場「無險可避」,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提醒,不少市場意見認為美聯儲最快今年減息,但他留意到美國失業率低、離職率(q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