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隨著去年虛擬銀行逐步推出市場,現時本地金融、銀行業百花齊放。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市民大眾居家抗抗疫,無論購物、娛樂、投資及使用銀行服務都轉而使用網上,對銀行網絡系統的負荷亦愈來愈大。 Though...

焦點板塊:港股券商相關 恒指現升2.29%,收報29526點。國指升2.36%,報11734點,恒生科技指數升3.33%,報9422點。83個板塊成員中,有72個上升,11個下跌。表現最差包括航運股...

自從環球金融危機過後,各國金融銀行監管更加嚴格,而近年配合科技,就衍生合規科技,或稱監管科技(RegTech)技術及公司。SWIFT北亞地區總經理張志偉預測,2021年RegTech將繼續發展,因為見...

2021年已經悄悄來到,環球政治、經濟仍然不穩,去年零售、旅遊等行業受盡苦頭,依靠科技力量勉強維持,但金融、銀行業則未受太大影響,而香港在過去2、3年間,本地金融業背靠科技技術,整體發展亦非常理想。 ...

進入數碼新紀元,各行業都開始融入數碼技術,本地金融銀行業較其他行業就走得更前,惟數碼化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從根本的雲端基礎建設上改變,同時亦造就了不少服務供應商機。 隨着去年虛擬銀行逐步推出市場,現...

隨着數碼化步伐加快,網絡安全成為重大挑戰。SWIFT北亞地區總經理張志偉認為,隨着數碼化加快,將出現新的網絡安全和金融犯罪風險。業界必須在安全方面採取更協作的監管方法,同時更新其風險管理流程,以應對新...
自從環球金融危機過後,各國金融銀行監管更加嚴格,而近年配合科技,就衍生合規科技或稱監管科技(RegTech)技術及公司。SWIFT北亞地區總經理張志偉預測,2021年RegTech將繼續發展,因為見到...

好不容易來到2021年,經過2020年的洗禮,各行業皆期望今年有新景象,而金融、銀行業乃香港命脈所在,到底今年行業趨勢或未來將向哪些方向發展?專家對本地金融、銀行業非常樂觀,預料該行業配合科技技術,將...

【本報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昨日(18日)在第十四屆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新需要在審慎的監管框架下發展,以防止及減輕面對的金融風險。此外,對「大陸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說...

美股業績期揭幕,今次市場對於原材料股及金融股的期望最高,留意超預期的業績後的股價升跌,將決定今季的交易策略。 美股業績期揭幕,從過去經驗看,業績期後的市場反應都非常有參考價值,特別是出現「業績差、股...
經濟復甦利內銀,招行績佳候低吸 疫情持續受控下,內地經濟正穏步復甦,與經濟週期敏感度甚高的內銀股或會持續受惠,特別是日前部分內銀已發出業績快報更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業績已有明顯好轉下,支持招商銀行(03...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東南亞叫車服務和食品配送巨頭Grab尋求今年在美國上市,集資至少20億美元,有可能成為東南亞企業最大的海外IPO。 消息指,目前集資規模及金額仍未有最終定案,需視乎市場條件。 ...

近年來,雲端科技愈趨成熟,各行各業都將其視作創新利器,以推動數碼轉型。金融業亦積極擁抱這個趨勢,加速駛入數碼化的關鍵賽道。尤其受去年疫情影響,綫上金融服務需求大幅攀升,「上雲」成為愈來愈多金融機構和企...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亞洲金融論壇(AFF)表示,全球都投放了大量資源令經濟復甦,香港也不例外,投放資金已超過本地生產總值(GDP)10%,支持本港經濟。他強調,政府對於刺激商業活動有重要角色,...
人力資源顧問Michael Page《2021人才趨勢報告》指出,數碼轉型繼續對香港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所有行業對科技的需求都很高,尤其是在商業和金融服務領域。 報告指,由於近年大眾高度重視網絡安全,...

市況交投暢旺,無論是港股還是美股,很多公司即使未有盈利、也先炒起。對此,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及首席中國策略師洪灝,在接受《投資理財周刊》專訪時坦言:「投資有時需要想像力!」 「基金教父」拆...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周五(1月15日),在岸人民幣(4時30分)收報6.4752兌一美元,較上一交易日跌74個基點,成交量283.93億美元,本周累計跌33個基點。人民幣中間價報6.4633,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