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規劃 下頁

搜尋結果 407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有「鱷王」之稱的雷·達利奧(Ray Dalio),曾分別向年輕人和中年人給出人生建議,在市場動盪的當下絕對適用。 年輕人要逆直覺而行 達利奧認...

20:00 2023/03/25
「鱷王」達利奧的人生建議:年輕人要「逆直覺而行」 40歲要懂「槓桿效應」

香港作為金融市場,不少打工仔每日辛苦跑數對客,花紅佣金作為不少得的獎勵,到底目前各行業的花紅水平有多高? 今年內加人工又是否有望? 畢馬威會計師行最新調查發現, 更多的受訪者(74%)預計 2023 ...

20:06 2023/03/23
行業花紅大揭秘 平均最少兩個月糧? 轉工加薪幅度兩成起先好諗

不少港人在正職之餘,會有其餘被動收入,當有一定穩定的被動收入之後,還有必要繼續打工嗎?做決定之前,哪些因素要考慮? 1. 是否需要供樓? 眾所周知,香港樓價高企,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

08:30 2023/03/23
有穩定被動收入 仲返唔返工? 6大因素須考慮

作為女性,擁有著個人創意及成為企業家的精神,到底可以如何實踐夢想,令自己向創業王國邁進多一步呢? 身為女性企業家的 Sarah Dusek,是美國Under Canvas創辦人之一,主打豪華帳篷的住宿...

15:25 2023/03/21
女性白手興家創業5大關鍵 要懂得說「投資者的語言」

去年的施耐德電氣的大學畢業生招聘計劃,在香港區招聘了10名新人,而報名人數就超過400人,競爭相當激烈。現職電子商務分析師的郭美諭,以及可持續發展分析師成柏蕊,分別是透過「全球市場營銷畢業培訓生計劃」...

2023/03/21
畢業生招聘 面試分享實習經歷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報告,去年第4季香港的就業人士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9,000元,按年升5.6%或1,000元,按季則升1.1%或200元;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香港打工仔上季的收入中位數為20,000元...

10:30 2023/03/18
【職場趨勢】上季收入中位數$20,000 呢個行業男女差距達$7,000(附各行各業收入中位數)

人工智能(AI)科企OpenAI近日「無預警」推出最新版本「GPT-4」模型,比起上一代的ChatGPT有更廣泛的常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投行摩根士丹利也率先採用。外電報道,大摩正推出由OpenAI最新...

07:25 2023/03/16
【ChatGPT】升級更聰明 大摩率先採用 分析員要失業了嗎?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討能否改變傳統工作模式,不必每週上五天班、工作40個小時。新冠疫情期間令大家接觸遠程辦公模式,如今,無論是僱主還是政策制定者都在研究一個問題,減少每週工作天數能否在維持生產效率下,...

14:05 2023/03/13
試行4天工作制 生產率維持 員工壓力減少 9成企業想繼續

勞動力短缺危機已困擾香港一段時間,國際諮詢公司美世(Mercer)首席顧問陳尚勇(Gary Chin)認為,企業要尋覓到合適又優秀的人才,並非一時三刻能夠做到。而目前在短時間內,能夠紓困的方法,就只能...

2023/03/10
提升現職員工技能 HR首要任務

今年56歲及48歲的夫婦John及Connie,兩位也是高收入人士,其中John是位教師,於去年9月退下來,獲得一筆數百萬元的退休金,剛開始退休,生活模式有轉變,而每月支出比以往在職時間減少到約3萬元...

13:00 2023/03/08
夫婦兩年後全退休 想每年6次旅行 10年後才有長糧 專家籲先賣一層樓

有一位背負30萬元債務的失業人士在網絡上發佈求助貼文,稱其早前被騙,導致欠下這筆債務,他一共通過三個途徑借錢,做了分期,但全都連第一期都還不上,並且在溝通後得知無法再延長償還期限,於是請教大家是否應該...

08:30 2023/03/07
欠債30萬兼失業 一期都還唔到 申請破產就「萬事大吉」?

香港其實有很多有腦的年輕人,創業非常成功,像吾友Alexandra(梁翠欣)。她大學讀傳理系時,很主動地向餐廳老闆自薦替其社交媒體做小編,「我很清楚自己喜歡做生意,且只想專注餐飲業。」惟一場西班牙旅行...

2023/03/06
有腦的年輕創業人

升職加薪是每個打工仔的願望,但有幾多人會付諸實行尋覓好工作? 有求職平台最新調查顯示,10個香港打工仔有6個「被動等待」筍工上門,目前市場是由求職者主導,近7成受訪者表示一年獲新工作接洽數次,但比起其...

18:33 2023/03/01
香港最搶手3大工種 8成人獲新工搵上門 條件好都唔做有咩原因?

經歷了疫情三年經濟低迷後,愈來愈多人意識到收入多元化的重要性,加上後疫情時期,由於業務調整及削減成本需求,很多企業仍在進行裁員,開展副業已被很多人納入考慮範疇。想做副業首先要考慮哪些事項? 副業往往...

08:30 2023/02/28
想做副業豐富收入來源? 5大注意事項 善用「沉睡技能」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紓困金額不及往年,同時影響企業及個人。對中小企而言,今年最大亮點包括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申請期限,以及理順「科技券」計劃申請。有受訪商會代表表示,有助吸引更多中小企申請,惟亦有...

13:15 2023/02/24
【財政預算案2023】商會:宜趁通關好勢頭 把握投資機遇拓展市場

史丹認為,傳統的英語教育,不太足夠應付日常的飛行工作,尤其是在香港的航空公司工作。因為香港公司聘請很多不同國籍的機師,要適應不同國家同事的英語口音,已經要很多年時間,再加上平日在飛機上跟同事們溝通的英...

2023/02/24
尷尬的英語對話

遇到一個很久不見的年輕人,問他最近的工作情況,他答:「我剛在去年底辭職了。」 我好奇地問他:「你當時告訴我那份是你夢想中的工作。」「你一定以為我是那種三分鐘熱度的年輕人,怕辛苦、怕捱吧?」年輕人解釋...

2023/02/24
穩定.穩陣

航空業絕大部分的職場範疇都使用英語,現在的機師牌照中,其中一項就會標明你的英語能力。 考取牌照時,你需要做一個「ICAO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取得滿分是level ...

2023/02/23
機師英語要有幾勁?

疫情過後,航空業需求大爆發,澳洲航空(Qantas)預計到了本年中,國內航班運力達到疫情前百分之百的水平,國際運力則回復二一九年的八成水平。 眾所周知,疫情期間,大量機組人員被解僱或被迫提早離職。現...

2023/02/20
舊人新丁

在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采取員工在家辦公的模式維持運作,隨著防疫措施的放寬,大部分企業已經恢復返回辦公室工作的模式,但很多打工仔仍然希望公司可以允許在家辦公或采取混合辦公模式。部分打工仔喜歡在家...

08:30 2023/02/16
【WFH】混合工作模式成求職熱搜 遠程辦公真的更慳錢?

此文與電影無關。我想起自己的十九歲,是人生中最迷茫的日子。那時候在大學,讀書艱辛,就業前景不明,感情充滿疑問,健康也不好,非常自卑、徬徨,缺乏安全感。 十九歲,沒有學位、經驗、人脈或自立的能力。對於...

2023/02/15
我想告訴十九歲的自己

昨日提及,自費學飛申請本地航空公司,未必有特別優勢,要留意史丹說是「未必」,因為凡事都有兩面看。首先,你要想清楚,想成為哪類飛機師?可以是休閒性質的機師,空閒時飛一飛玩玩而已;可以是商業機師,載客載貨...

2023/02/10
飛機師執照

很現實地,經濟充裕而又年輕的人,確實較易成功當上機師,那麼較年長的人入行,難道就較輸蝕嗎? 首先,年輕人學習能力和速度都快,年紀愈大,無論在學習新技能、讀書方面都會愈吃力。其次,年長者多數事業有基礎...

2023/02/03
大齡考機師較輸蝕?

史丹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仔,當上機師已經十多年,若論純本地教育出身的香港機長,某程度上總會成為公屋仔追尋夢想的例子(羞),所以久不久就會有人問史丹怎樣入行做機師。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有幾個答案,主要取決於...

2023/02/02
怎樣入行做機師

大年初七「人日」晚上,一班元祖「小男人週記電影幕後團隊」相約團拜。打從一九八八年,認識這一班電影團隊,籌備《小男人週記》的電影版本,一晃眼三十五年。想當年,大家是一腔熱血,也不管刀山油鑊,陪伴我這個電...

2023/02/02
充滿了愛

廖宜建兩年前與羅銘哲(Surendra Rosha)一同接棒王冬勝,成為滙豐(00005)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在銀行界事業路平步青雲,48歲之齡當上滙豐香港「大班」,廖宜建卻非初出茅廬隨即投身銀行業,...

10:53 2023/01/30
【獨家專訪】滙豐新一代大班曾在傳媒工作? 廖宜建:不要被職涯規劃框死自己

五十歲後去面試空姐,受聘機會大嗎? 真人真事,我認識一位六十歲才當空姐的女士。究竟她身懷甚麼絕技,可以打敗一眾年輕貌美的應徵者? 「我未當空姐前是一位醫生。」 原來有醫療專業知識,這絕對是優勢之...

2023/01/30
年過半百考空姐

廖宜建兩年前與羅銘哲(Surendra Rosha)一同接棒王冬勝,成為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在銀行界事業路平步青雲,48歲之齡當上滙豐香港「大班」,廖宜建卻非初出茅廬隨即投身銀行業,而是先在傳媒機...

2023/01/30
畢業首份工做繙譯 廖48歲當滙豐「大班」

對於已身任管理層的人,近幾年可能都感到相當難請人,尤其覺得難以聘請可做得久的員工。所謂「做得久」的定義,可能只是兩年,因為現在兩年不轉工、又幫得手的員工,真的買少見少。不同世代之間的文化差異或許能解釋...

13:00 2023/01/25
解構新世代獨特工作態度 習慣不安穩 搵工要符合人生價值觀 經濟衰退無阻7成人想辭職

在職場上,農曆新年「派利是」和「𢭃利是」都是一門的高深學問。少則鬧出笑話,大則得罪上司和老闆級人士,成為箭靶。今集TOPick《靚太安樂窩》以及CTgoodjobs請來Fillture Career...

21:00 2023/01/24
【靚太安樂窩】新年職場派開工利是須知 專家醒你𢭃利是貼士避開尷尬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