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外資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通關後甲廈租務稍有改善,而近期中區租務亦增加,在租金調整下,外資及中資機構紛進行擴充及升級。近日整體甲廈租務稍增,當中以核心區租務較理想。市場消息指,中環友邦金融中心錄得租務,涉及物業高層1室,面積約...
日本股市走出「迷失30年」,日經平均指數創33年新高,今年來累升逾18%,表現遠勝港股。綜合專家認為,市場愈益關注地緣政治風險下,日股成為港股的「代替品(proxy)」,加上日圓貶值等利好因素,預期日...
近期人民幣滙價續弱,兌美元跌穿「7算」後續下試低位。對於人民幣的走勢,開源證券認為,短期而言,判斷人民幣滙率仍有貶值壓力,或掣肘外資流入。主要基於一方面,美聯儲加息預期再起,美債收益率有所反彈,人民幣...
國家統計局公佈,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按年下降18.2%,降幅較3月份收窄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收窄。當月營業收入按年增3.7%,增速較3月份加快3.1個百分點。前4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按年...
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CNY)昨日收盤大跌近270點子,盤中一度跌穿7.07關口,創近6個月最低;離岸價(CNH)曾跌破7.09。分析指中國監管層展現對滙價走弱的包容性,人民幣短期料繼續向...
中國最新出爐的4月經濟數據全綫不及預期,按月看各項指標均放緩,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一個會議上指,從4月數據看,中國復甦之路仍崎嶇,刺激經濟的關鍵在於「提振信心」。 下一頁】 ...
美債危機,市場普遍認為將釀成災難,但不少港人卻以為「災在天邊,唔關我事」。其實債務危機容易導致銀行倒閉,引發連串骨牌效應,而美國政府不思補救,不管國家信用和信譽,反而像無賴狗急跳牆,發窮惡明搶銀行存戶...
能稱得上「股場驚艷」,可能十年一遇,也可能百年一遇,是中特估、還是AI,本篇將由兩位財金猛人,騰訊馬化騰,與洪灝一評,各自眼中之「驚艷」。 中國出口超預期 美國衰退的概率有80% 洪灝: 從...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今日(22日)在上海與3M、強生等美資企業代表舉行座談會,強調中方會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繼續歡迎美資企業在華發展並實現共贏。 王文濤聽取了會企業代表在華經營上的情況和建議,他指,中...
日經指數上周突破30,000點大關,創52周高位,為2021年9月底以來首次,而東證指數亦刷新33年新高。 年初至今,日經及東證指數皆錄得顯著升幅,而近期日股跑贏大市,主因是當地地緣政治風險較低,內...
重點 1.恒生投資薛永輝料港股下一個轉機在8月業績期,上半年難突破年初高位。 2.薛永輝看好國企股估值提升,受惠國企改革、提高派息。 3.瑞士百達黃思遠看好人工智能板塊,認為美國大型科網股具韌性...
重點 1.內地最新的主要經濟數據,均差過市場預期。 2.大行野村認為,目前內地經濟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 3.大行巴克萊認為,未來內地或有更多半財政刺激措施出台。 --------------...
日本股票今年狀態大勇,加上有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光環「照耀」,日經平均指數周五升0.77%,報30808點,創近33年以來高位,突破泡沫經濟崩潰後的高點,全周急升4.8%,為繼...
中特估在中美關係惡化及外圍投資環境不穩下,成為大部分中資、港資基金的抱團對象。外資在美國限制投資中國的大前題上,難以有過多參與。不妨候中特估調整時, 部署大型中資金融股及石油石化股 地方政府缺...
5月3日,美國聯儲局決定再加息0.25厘,聯邦利息加至5厘至5.25厘,不過,在議息後,聯儲局發表報告,強烈暗示這一輪加息周期是最後一次加息。當然,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Powell)在會見記...
三年新冠疫情期間,旅遊相關企業成為重災區,經營中港旅運的央企龍頭香港中旅(00308)業績持續受壓。 2021年由於有物業收益令整體仍有盈利,但2022年又再虧損3.5億元,合每股蝕6.43仙,繼續...
本地經濟復甦進度符合預期,營商環境穩步向好,商廈租售價表現向好。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發表的《商廈快訊》報告指出,4月份分散業權甲廈售價及租金均錄得升幅,兩者分別按月升3.2%及0.3%。截至今年4月底...
中航科工(02357)自年初突破自2021年延伸的中期下降軌,近月再突破月綫圖保歷加通道4.2元中軸阻力,中期趨勢改善明朗,目標上望5.5元,3.9元止蝕。 技術分析:利漲訊號配合 中航科工昨收報...
引述外電報道,中國AI及智能設備製造商出門問問計劃來港上市,現正與中金及招銀國際合作為上市作準備,最快有望今年完成上市,集資介乎2億至3億美元。出門問問上月推出自家人工智能大型語言模型,據了解有關上市...
中特估成為中港股市炙手可熱的概念,對上證而言,中特估更是推升其表現的一大動力,2023年以來累計升幅達8.69%。 不過,中特估與科技股不同,背後要有盈利與派息支撐股價,不可以單憑概念谷估值,升幅難...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本輪經濟復甦,與2008年雷曼危機之後及2015年股災之後,有顯著差別,主要來自外部環境、房地產市場、居民消費三方面的不同,制約了今年經濟復甦的力度。 【同...
粉嶺安樂村工業區近年積極轉型,不少財團及發展商購入該帶地皮、舊工廈以改裝或重建為數據中心、物流中心等,配合市場日益增加的需求,而當中佳明(01271)頗為積極在該帶發展數據中心業務,將發展2座數據中心...
金融市場上,某些課題,總是每年皆有,消息出來,似乎要關注,但實際對投資的影響,卻是「虛驚一場」。 近期,來自美國邊廂的消息不絶,市場熱傳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又臨,大家是否覺得耳熟?是的,資深的投資者不難...
中海油(00883)年初突破自2011年延伸的長期降軌,至今守穩50天綫,保持一浪高於一浪趨勢,中期走勢轉強,反覆上望挑戰15元,止蝕11.5元。 技術分析:上升通道底見支持 中海油A股(滬600...
中美角力,陰霾再現,拜登對華限制,外侮不斷,故政策加強對內催谷,適逢其時。資金避開科技股,反而成就國企改革概念、中特估板塊的抱團。 七大工業國組織(Group of Seven,G7,即美國、德國、...
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1至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167.4億元,同比下降21.4%。 1至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92....
「人棄我取、別人恐慌我貪婪......」雖是股場老調,但真實寫照,不無。以港股為例,近5年雖然熊絕全球,不過: 港股近年5倍股數量,並不遜於A股及美股,而目前有「5倍股」潛力的數目或也不少。 ...
【本報訊】香港全面對外通關刺激租務需求,市場消息透露,由小巴大王馬亞木持有的九龍塘喇沙利道18號A號洋房,實用面積4,512平方呎,屬於5房間隔,並設有約891平方呎花園及984平方呎天台,由於單位全...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表示,美方無意與華脫鈎或冷戰衝突,但在先進技術領域貿易監管,必須降低來自中國的風險,以符合美國安全利益。 他關注近期中國對美企的調查行動,指由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