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土地供應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5日)發表網誌表示,為支援棕地作業者,由現時至2026年,政府將陸續進一步收回及清理200公頃棕地﹔另今年起會陸續為首批5幅位於洪水橋和元朗的有關土地進行招標。而根據資料,首批推...
【本報訊】內地調整供地政策,地方不再需求集中組織出讓活動,而年度供地計劃編制也從根據過去5年交易量測算改為3年,並要求去化長、流拍高的城市控制供地規劃。 一份名為《關於進一步規範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
【本報訊】新世界(00017)申請唐人新村兩幅合共約93萬呎的綠化地申請改劃成「住宅(乙類)」,將發展大型住宅屋苑,總數涉及5,601伙,相當於嘉湖山莊的三分之一。 共建13幢分層住宅 用地為唐人...
市建局剛公布,市建局董事會決定收回觀塘市中心第4及5區重建項目(即裕民坊位置)。 市建局董事會設立的招標遴選小組經詳細審議項目的入標價後,向董事會建議不接納有關標書,董事會認同招標遴選小組的建議,決定...
城規會將於周五討論兩住宅申請,包括北角繼園街及元朗南生圍的申請。早前有財團就前者向城規會申請,在劃為「綜合發展區(2)」等用途的北角繼園街進行綜合住宅發展,並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以提供1,4...
隨著香港持續發展,對土地房屋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而市民亦愈趨重視可持續發展和生活質素,因此社會對建設新社區的期望愈來愈高。而港府近十年多一直推出各項土地供應政策,希望為香港帶來更多適切土地供發展,其中...
將軍澳第137區規劃方案曝光,將會填海20公頃組成一個逾百公頃的社區,一半土地用作建屋,提供5萬伙,相當於兩個日出康城(約2.5萬伙),可增加短中期供應,最快2030年開始入伙。 將軍澳第137區位...
【本報訊】城規會早前對《旺角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提出修訂,主要涉及放寬區內多個商業及住宅地帶的發展限制。雖然香港規劃師學會,對當局放寬彌敦道兩旁商業地高限等提出反對意見,但規劃署拒絕接納,意味周五獲城...
岩洞發展是政府開拓土地途徑之一,土木工程拓展署近日向城規會申請,安達臣道石礦場上方開闢兩個岩洞,將重置九龍灣工務中央試驗所及觀塘歷史檔案中心,前者將有助騰出九龍灣一幅住宅靚地,市值逾11億元。 據土...
整體而言, 內地12月經濟數據普遍好過預期一點點,但大致上,如消費、地產投資都保持負增長;工業、固投則呈低正增長。展望2023年,料政策也會維持「精準發力」原則,給經濟「補短板」,分析普遍預期,會施以...
屬近年最大型商業項目之一的市建局觀塘市中心第4及5區發展項目,已於今日中午12時截標,項目接1份標書。 17:45更新 市建局公布,地皮接獲1份標書。市建局董事會設立的招標遴選小組將評審有關標書...
去年樓價下跌,拖累地價表現。2023年首幅截標用地,赤柱環角道地皮最終流標收場,是不足1年第2次。有測量師認為,是次流標反映政府並非追趕供應而盲目批地,而發展商出價則反映市況,流標是兩者角力的後果,並...
2023年首次賣地出師不利,被視為豪宅地王的赤柱地皮流標收場,屬於自去年4月之後、近9個月再次有住宅地流標,背後雖然有地皮先天缺陷因素,但後市不明朗因素多,令發展商態度審慎,流標情況隨時陸續有來。 ...
去年樓價下跌,拖累地價表現。2023年首幅截標用地,赤柱環角道地皮最終流標收場,是不足1年第2次。有測量師認為,是次流標反映政府並非追趕供應而盲目批地,而發展商出價則反映市況,流標是兩者角力的後果,並...
地政總署剛宣布,2023年首幅截標用地、赤柱環角道地皮最終流標收場。該署指,由於地價標金未達到政府就赤柱用地所定的底價,所以不接納所接獲的4份標書,又指會考慮在適當時候重新出售該用地。這幅赤柱用地於上...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今日(10日)根據《鐵路條例》批准進行東涌線延線項目,增設東涌東站及東涌西站。項目預計將於今年動工,並於2029年竣工。 東涌線延線項目主要分為「東涌東段」及「東涌西段」兩部分。...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今日根據《鐵路條例》批准進行東涌線延線項目,預計將於今年動工,並於2029年竣工。 東涌線延線項目主要分為「東涌東段」及「東涌西段」兩部分,其中「東涌東段」將於現有欣澳站及...
政府去年12月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未來5年科技及創新的發展願景、方向、策略和指標,引起創科界關注。 有行內人士認為,藍圖涵蓋多個範疇,確實回應創科界多年來的訴求;惟也有業界人士憂慮,藍...
屏山、唐人新村一帶,一幅由「鄉村式發展」等用地,獲財團申請改劃成住宅,地積比較去年獲批方案再提高5成,擬建1,536伙。 該地涉及丈量約份第12約等多個地段,佔地約15.6萬平方呎,一半屬於「綜合發...
香港政府於去年12月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未來五年香港科技及創新的發展願景、方向、策略和指標,引起創科業界關注。有行內人士認為,藍圖涵蓋多個範疇,確實回應科創界多年來的訴求;惟也有業界人士...
政府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放寬強拍門檻,將樓齡達50年或以上、但少於70年的私樓強拍門檻,由8成業權降至7成,樓齡達70年以上則降至6成。 豐泰地產投資管理合夥人暨投資長朱惠德表示,香港市區土地需求大...
加息陰霾籠罩下,2022年香港樓市可謂價量齊跌,但大部分發展商認為樓市最壞時刻已經過去,2023年樓市可重回正軌。 建灝地產集團投資及銷售部董事鄭智荣表示,隨着疫情逐漸緩和,全球逐步放寬防疫措施,本...
今屆政府努力造地、建屋,早前先後公布267.9億元興建簡約公屋,以及5800億元的中部水域人工島填海,新世界發展表態支持,期望多元化房屋措施提速改善基層市民居住環境。 新世界發言分別指,簡約公屋透過...
國開証券發表研究報告指,2023年全球衰退風險上升,惟基建投資將發表一定的「托底效應」,而高技術製造業與技術改造投資將引領製造業投資,出口仍然保持較好韌性,其指出了2023年三大展望。 ...
英皇國際(00163)副主席楊政龍認為,今年樓市仍審慎樂觀,待市場明朗化後,樓價可從谷底回暖,而中高價物業可睇高一綫。 近月樓價顯著調整,楊政龍指,樓市踏入加息周期,為供樓人士帶來額外不明朗因素,或...
根據去年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報告指出,2023-24至2032-33年度十年期的總房屋供應目標43萬伙(詳見表);但有業界估計,將逼近50萬伙。 有得起盡起 測量師估49.3萬伙 43萬伙當中,包括...
雖然今年經歷樓價下跌15%,惟今年度私人住宅土地供應仍達1.6萬伙,超額達標25%,當中約4成來自私人重建及補地價,惟地價回落,導致賣地收益遠低於全年目標,令到政府須推大型商業地,催谷賣地收入。 ...
雖然今年樓價累跌15%,惟本年度私人住宅土地供應仍達1.6萬伙,超目標25%,當中約4成來自私人重建及補地價;惟地價回落,導致賣地收益遠低於全年目標,令到政府須推大型商業地,催谷賣地收入。 私人重建...
發展局本年度住宅土地供應達1.6萬伙,較目標1.29萬伙多25%,屬5年來次高;下季將會推兩地,包括荃灣寶豐路住宅地,提供490伙,以及估值約百億元旺角洗衣街商業地。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未來將會持續...
港府本財年私樓供應提早達標,土地相關收入卻將遠遜預期。誠如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所言,政府持續供地不應受一時市況所影響,惟賣地始終是庫房長久以來的重要財源,當局必須乘着與內地通關在即的利好消息,今後更主動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