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園 下頁
共 9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本地生物醫學發展蓬勃,軟件、硬件配套逐步完善。生物醫學科技集團Medera Biopharmaceutical繼早前將再心生物科技集團私有化後,近日宣布設立香港首個商業用動態藥品生產管理規範(cGMP...

財政預算案2021今(24日)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政府在過去3年放過千億元支持發展創科。其中在支援科技業方面,財政預算案2021提到會繼續透過「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科技券」、「再工業化資助計...
近年,本地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到生物醫藥科技,以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科學園生物科技園區面積亦逐年擴大,生物科技業界發展開始蓬勃。 得易健康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翁錦輝表示,香港本地醫學科技一向都在高階水平,亦...

疫情持續,殺菌與消毒家電仍不斷推出。今期率先介紹本地科企Aurabeat研發的AG+ Pro銀離子抗病毒空氣淨化機,只需15分鐘便可消滅99.9%新冠病毒。另外,Panasonic最新《Smaller...

香港科技園公司早前獲撥款8億,在香港科學園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創新斗室」(InnoCell)。科技園公司及建造業議會今日(12日)宣布,創新斗室已於去年10月落成,今年上半年會試業和招租,料6月可...
【本報訊】疫情打擊本港服務業,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認為,現時本港經濟不夠多元化,過於強調服務業,工業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約6%,新冠肺炎下更見經濟失衡,因此本港應該要再工業化,以帶動其他行業發展。 ...

現時全球的政經局勢未算明朗,惟經濟周期循環不息,加上香港人擅長打「逆境波」,大家都相信,總會有雨過天晴的一天。 對於香港的營商環境而言,今年有兩項來自資訊科技範疇的利好因素。首先,政府將於今年稍後公...

近年來本港創科發展勢頭良好,中央政府大力支持港深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同意港深政府可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園區,以及位於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實現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

特首林鄭月娥今天(25日)發表施政報告中提到,中央支持香港與深圳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園區和位於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實踐「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
【本報訊】曾引起公眾關注的元朗橫洲,其中元朗工業邨擴展計劃,科學園計劃在14.65公頃的棕地興建現代化工廈,預計2032/33年落成,跟橫洲第三期公屋完成時間相若。 根據科學園提交的環評申請報告,該...

新冠疫情後,大眾開始注重健康,生物科技以及醫藥公司發展比從前更快。早年已在德國及加拿大上市生物科技公司再心生物科技(Novoheart),近月亦在香港設立實驗室及研發基地,並與美國、加拿大實驗室交替使...

新冠肺炎疫情後,大眾開始注重健康,生物科技以及醫藥公司發展比從前更快。早年已在德國及加拿大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再心生物科技」(Novoheart),近月亦在香港設立實驗室及研發基地,並與美國、加拿大實...

香港創科求才若渴,成為推動產業的一大阻礙。香港科技園公司推出「香港科技園創科學院」(HKSTP InnoAcademy),以及旗下「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TLT計劃),已聘請8位學員在園區公司內工作...

香港創科求才若渴,成為推動產業的一大阻礙。香港科技園公司推出「香港科技園創科學院」(HKSTP InnoAcademy) ,以及旗下「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TLT計劃) ,已聘請8位學員在園區公司...

近年有不少本地企業加入創科陣營,港府亦相繼推出政策扶助,包括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在香港科學園建設專注於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的「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 實踐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化,一個...

近年創科行業發展熾熱,不少年輕人對投身創科行業充滿熱誠。向來致力提升本地創科優勢及培育人才的香港科技園公司(下稱科技園公司)每年都會舉辦以創新及科技為主題之職業博覽,為科技企業及創科人才提供配對平台。...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今(8日)更新各項以科技協助應對時下疫情及各社會挑戰的措施情況,包括:由本月至9月配合「防疫抗疫基金」推出為期6個月的租金寬免及補助措施;提供支援如改變科學園實驗室用途,配合科...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即將公布新一輪防疫抗疫基金內容。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莫乃光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轉差,中小企特別是資訊科技經營環境急轉直下,他建議撥出 10 億元向 ICT(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本地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