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基建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路透引述消息指,中國正擬成立國營基建投資基金,規模達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用以增加基建開支,刺激經濟。報道又指,中國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發行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先行額度。 近月,北京當...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持續,但戰後重建的商討已經展開。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預計,當地重建所需金額高達7,500億美元,並分3階段實行。什米哈爾認為,俄羅斯的寡頭富商應為重建負責部分開支。 歐洲投資銀行建...
時至年中,國家發改委據報展開密集摸底,分析上半年經濟運行,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相關會議指,當前經濟逐步向好,保持良好復甦態勢,但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下一階段,將助力企業滿產穩產、因地制宜出台提振消...
七一前後,中國國務院和中央部委在擴大投資方面動作連連,但擴投資、穩經濟早已是題中之義,更值得關注的,還是國務院全面部署重點工程的「以工代賑」,不僅提出要加大力度,還有口號是以工代賑要「能用盡用」。這對...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仍然激烈,惟歐盟已準備為烏克蘭戰後重建。歐洲投資銀行據傳提出基金計劃,提供最多1,000億歐元幫助烏克蘭重建,包括借貸﹑資助及擔保。詳細計劃預計在周一(4日)公布。 土耳其截烏港...
中央繼續加碼基建穩增長,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用於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料可提振工程機械需求,利好龍頭股三一重工(滬:600031)。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實施好穩健...
港股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回調,璟裕集團(Avantua Group)首席投資官劉暢表示,集團今年在二級市場的主策略是偏重於高股息股份,防禦性較高兼流動性較好,如提供7至8厘股息率的銀行及電訊股,「若市場繼...
早在俄烏戰爭之前,物價的加速上漲就已是一種全球現象。除了商品和服務價格普遍上漲外,包括薪資和產出價格也存在很大變化。 我們認為,這會是全球投資者所面臨的挑戰,而對抗通脹的關鍵,在於聚焦哪些擁有商品與...
七一前夕,恒生指數全周微升140點,收報21859點。濠賭股是大市功臣之一,因應內地上周放寬出行限制的消息而跟炒。但正如本欄指出,澳門重新爆疫後防疫限制增加,對比內地其他已無出行限制的省市吸引力大減,...
業務: 中國中鐵(00390)為多功能綜合型建築集團,提供全套建設相關服務,包括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諮詢服務及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同時拓展至房地產及礦產資源開發等業務。 賣點: 1. 基建屬穩...
「西電東送」是把煤炭、水能資源豐富的西部省區的能源轉化成電力資源,輸送到電力緊缺的東部沿海地區。這項工程從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總投資將超過5,200億元人民幣。到了今年,「西電東送」的重點...
機管局今日公布,將於7月8日起安排航班於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進行升降,讓本地及海外航空業界持份者有秩序地熟習相關運作程序及協作安排。 機管局於今年5月31日獲民航處發出已更新的機場營運牌照。在今年4...
中央繼續加碼基建穩增長,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人民幣,用於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料可提振工程機械需求,利好龍頭股三一重工(滬:600031)。 國常會3000億補充項目資本...
國內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新能源相關的產業在當下是是未來中國經濟最有希望,最具爆發力的領域,直言:「從長遠看,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 獨家專訪 基金經理環球策略師 港股下半年迎反彈...
環球經濟增長放緩,意大利威尼斯或將出台新招 「開源」,擬透過旅遊業進一步刺激當地經濟。據外電報道指,意大利威尼斯計劃從明年1月起,開始向不在當地留宿的旅客徵收3至10歐元的費用。 據報道指,威尼斯市...
體育競技有助向世界展示軟實力,耗資319億元興建的啟德體育園將於2024年落成,更將成為2025年全運會主場館之一。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接受本報專訪表示,當局正構思全運會揭幕前的試運活動,透露香港...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9日(周三)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舉措,決定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人民幣,用於補充重大項目資本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 ...
資深外滙評論員陳健豪指,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重申美國可避免陷入衰退,同時亦指經濟狀況仍然穩健及強勁,足以應付加息,其言論跟上周基本變化不大,反映聯儲局目前仍以打擊通脹為首要任務。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正研究...
中國電力(02380)收市報4.98元,升8.26%。市場憧憬內地經濟回暖,基建開工率及內房投資增多,料發電量及電力需求回升。獨立股評人梁耀康指,除了火電股受惠外,新能源電力股亦是好選擇。中國電力整固...
中國經濟增速因為疫情放緩,中央政府如何出招穩經濟廣受關注。過去,當局應對經濟挑戰往往大興土木,興建基礎設施拉動需求,惟現在中國基建很多範疇已成世界第一,更一步推動的振興經濟效果或會愈來愈小。美國傳媒則...
英國保誠集團旗下瀚亞投資表示,除了中國的清零政策外,全球增長狀況繼續受到現有不利因素如俄烏戰爭、鷹派央行、收益率上升、供應衝擊等挑戰。但整體而言,他們認為多國經濟重新開放後會有利全球經濟增長,但鷹派央...
斯里蘭卡面臨數十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日前宣佈未來兩星期內,將會向非必要車輛禁售燃油。 綜合外電報道,斯里蘭卡現時只批准公共巴士、火車,以及醫療用途及運送糧食的汽車購買燃料。市區內的學校已經關...
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工程深中通道(連接深圳至中山)中山大橋周二(28日)正式合龍,為2024年如期建成通車奠定基礎。屆時,地處珠江口東岸的深圳與西岸的中山之間車程,將從原來的2小時大幅縮短至約半小時。...
香港回歸25年,不單經歷本地以至國際金融危機,近5年面對疫情、地緣政治轉向,但股市市值去年初曾創50萬億元新高,最新外滙市場交易量名列全球4大,多個互聯互通機制增強香港融通中外能力,與倫敦、紐約一同佔...
英國據報已同意為非洲開發銀行向非洲各國政府提供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債務提供擔保,使貸款機構能為氣候相關項目騰出額外資金。 彭博社報道,非洲開發銀行行長Akinwumi Adesina表示,...
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G7)宣布,計劃未來5年籌集6,000億美元,推動中低收入國家基建,顯見總統拜登執意圍堵中國,欲反制一帶一路倡議。一方面,G7今次僅是新瓶舊酒,尚未解決過去曾遇的資金困難,俄烏戰事...
美國聯手七國集團(G7)盟友推出「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PGII)計劃,未來5年向發展中國家的基建項目投注入6,000億美元資金,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拜登強調不是搞慈善,而是讓各國看到...
七國集團(G7)峰會周日起一連三日在德國召開,與會領袖宣布承諾在五年內籌集6000億美元資金,用於資助發展中國家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新增中國外交部回應) 中國外交...
官媒引述多名經濟學家分析,二季度GDP按年增速預計為1%至2%,下半年財政和貨幣政策有發力空間,但要確保全年5.5%目標,三四季度需反彈至7%。 央媒經濟日報轄下《證券日報》報道,回顧今年上半年,受...
內地次季受到疫情衝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其後內地出台穩住經濟多項政策措施,官媒《證券日報》報道引述多位首席經濟學家分析中國經濟,預計中國次季GDP按年增長1%至2%,上半年GDP增速或在3%左右,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