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正能量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我愛上這個小島,不會搬回到城市。」13年前遷居坪洲的何如寶說。 如寶從前是港島人,住在銅鑼灣,退休後為減低生活開支,於是搬到坪洲過退休生活。以為生活淡淡似是湖水,卻在小島上做義工,幫助不同階層的人...
媽媽總會把孩子放在首位,希望他們健康成長。中學老師蔡南慧(Vivienne)的兒子患有濕疹,於是放棄執教鞭專心研製天然護膚品,還分享給親朋戚友使用。由於反應很好,於是8年前開設天然生活產品店aWitc...
呢個時代,原來派散水餅都要講究霸氣嘅!話說去年10月電影《殺神4》早前在巴黎煞科,奇洛李維斯臨別秋波依依不捨之際,對一直對佢照顧有加的拍攝團隊,實行加碼送Rolex 黑水鬼(Submariner)給多...
疫情下,網課學習令學童與家人相處時間增加,更容易產生磨擦,雙方壓力大增。為學童減壓、提升抗逆能力及支援情緒健康成為重要課題。保良局屬校2018年初獲利希慎基金贊助,於屬下10間幼稚園推展為期3年正向教...
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音樂事業成就有目共睹,日前紐約大學更向她頒發藝術榮譽博士學位,肯定她在藝術上卓越的貢獻。Taylor Swift在畢業禮上致辭,分享獲頒榮譽博士學位的感受,同時不忘...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長者,理應多一點關懷。日前一段網傳影片顯示,一位駝背老伯在長沙灣道鄰近貿易廣場推著滿載的買餸車截的士,詎料他截到的士上車後,卻慘遭的士司機趕下車。老伯呆站於路中心無助...
2020年港姐冠軍謝嘉怡(Lisa),「暫別」TVB返蘇格蘭探望家人,已經成年沒有見家人,Lisa上飛機那刻已經很興奮,兩父女一見面就即刻擁抱,而謝爸爸親自下廚煮Lisa最鍾意食的炸魚薯條及炸Pizz...
學校恢復面授,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為了給學生感受校園充滿活力的一面,決定暫時拋開緊迫的課堂,為學生帶來一連3天的歷奇體驗活動「劉小動起來」,為學生重返校園的學習生活,注入滿滿的正能量。 「劉小動起來...
夏天雨水增多,本港過去一週出現暴雨天氣,各區都出現有街邊小動物受困的求助;還有餐廳發生火警,有店主的寵物受困。而這些求助均獲消防員拯救而化險為夷,近日網上也有不少市民發文,向消防員致敬。 最新影片:...
珠峰堵人情況越來越嚴重! 香港資深登山家曾志成與18歲的兒子曾朗傑登上峰珠穆朗瑪峰,成為首對攀登珠峰的港人父子,更打破最年輕登頂港人紀錄,值得高興。 但要成功登上8849米高的珠穆朗瑪峰山頂,...
疫下復課後有多宗青少年或學生輕生個案,詳情請看:下一頁。有精神科醫生指,疫情下收到更多年輕人求助,建議市民應留意身邊人4大方面有沒有出現異常,並建議市民如遇上年輕人出現情緒問題,應給予同理心,嘗試理解...
疫情連年,食肆經營困難,灣仔一間素食店日前更有「客人」預訂320份外賣後,以空頭支票付賬。最終「客人」亦未有取外賣,餐廳懷疑被惡意棄單。藝人梁祖堯得悉情況後,不忍暴殄天物,在facebook發文呼籲網...
過往跟大家分享過不同的美食、運動和生活之選,目的都是希望大家為自己身心靈保鮮,享受積極樂觀的每一天。食得好又多運動,身體健康固然可以令人容光煥發,但提升內在質素,學習關愛共融,減少傲慢與偏見,也許可以...
這日聽到屋外,傳來一下又,一下「揼揼聲」,好奇心走出外面看看。穆罕默德的媽媽,妹妹和大嫂坐在屋外,看見她們好似忙着,媽媽從乾葉子取走幼樹支,大嫂則將乾葉子一吓一吓揼成粉末。 疑惑地問媽媽這是甚麼?經...
「將興趣變成職業,是一件很奢侈的事。」現役香港籃球代表隊成員劉子禮說。今年31歲的子禮自中學起已將籃球當作自己的生命,更為它放棄投考消防員,全職打波,曾效力甲一東方龍獅及福建等。但3年前他毅然跳出co...
閱讀應該是「悅讀」,不要變成苦差!每個小朋友其實都喜歡聽故事,作為故事義工或家長,可怎樣把故事的力量釋放,讓小朋友從只聽故事,變成閱讀圖書,再養成閱讀習慣? 看圖書應該是快樂的事,重點是「悅讀」,而...
有娛樂圈「最強繼母」之稱的楊卓娜,早年與燈箱大王楊志翹結緣,共同育有3名女兒,一直與親生女楊舒然和視如己出的兩名繼女保持良好關係。由於她初入行時月薪只得6,000元,為了供樓及應付日常開支,她養成知慳...
減肥講求意志恆心,台灣一名女網民最近分享瘦身經歷,指自己從14年前生完小孩後就變胖,去年年中她下定決心減肥,由原本體重77.2公斤(約170磅)減至61公斤(134磅),靠著控制飲食,在不運動的情形下...
很多人認識醫療輔助隊(AMS)是它救急扶危的精神,除肩負公眾活動如百萬行、馬拉松、單車節等急救服務,日常亦會在郊野公園急救站值勤,也會協助衞生署管理美沙酮診所。 以下兩位資深醫療輔助隊隊員,講述面對...
「只要不放棄,凡事都有可能!」這句鼓勵說話在現實中的確會發生。美國一名7歲女童日前參加學校一個200米短跑賽時,一開跑便脫腳甩鞋,她折返穿鞋後急起直追狂奔,最後不但反超前,更大幅拋離對手奪冠!有觀眾拍...
本港5歲男童小鐵漢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去年9月底完成第6次大手術,即將要做另一次心導管手術。在手術前,加上趁疫情緩和,爸媽與小鐵漢四處去,日前就去了貓Cafe及坐電車,小鐵漢更好叻仔大步走,成功自己行樓...
大部分上司收到員工的離職信,第一句話總是問及是否因為工資的緣故。打工仔的回應多數都是簡單又明確地答:「是的」,下一句總是說想有更好的發展。不過,僱員體驗平台Officevibe引述數據指,89%的僱主...
「香港教育制度較刻板,好遺憾喺香港做人道救援,總會受到質疑。」常人離開安舒區出發戰亂國家支援,旁人都難以理解,何況是一位在港一向被視為精英階層、前途無可量的醫生,香港人道年獎2021得獎者兼外科醫生陳...
原以為醫生已習慣面對生離死別,陳詩瓏在戰亂國家經歷生死卻有更深刻的體會,「最難是接受死亡,當地資源不及香港,有些病人是救不到的。」2019年底,她到也門穆哈前線醫院參與第二次救援任務,有一次一群孩子誤...
突如其來放暑假,學校的網課暫停,疫情每天「萬人中」,大家都好乖留家抗疫。家長擔心孩子虛度光陰,或是沉迷打機?有機構就想到,反正家長到處張羅網課,那不如向學生免費提供健康、有質素的網課,其中有請到劍橋大...
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肆虐超過兩年,不少市民在疫情期間求助無援,只能自求多福。急症科專科醫生洪磯正認為疫情是一場災難,希望港人在面對疾症時,除了考慮自身染疫風險,也要社會的承受能力,又希望市民在災難面前要...
急症科專科醫生洪磯正去年獲得「香港人道年獎2021」,以表揚他的人道救助的貢獻。他曾多次參與人道救援工作,期間見盡颱風和地震等災難現場,致力為當地人提供醫療救治。即看:【下一頁】 他認為獎項並非其個...
「當服務時不明白別人需要,就會變成一個不人道的服務。」急症科專科醫生洪磯正自2008年起參與人道救援工作,期間見盡颱風和地震等災難現場,致力為當地人提供醫療救治。在多年的救助中,他最難忘汶川一名患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