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政府公布2023/24年度將建1.84萬伙公屋,當中僅有深水埗填海區項目位於市區,供2,600伙。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稱,下年度推售的綠置居選址仍待落實,但指深水埗項目位於市區,較受綠表家...
談起本港的土地問題,承建商、工程師出身的單偉彪認為,明日大嶼無法迴避,公眾應從成本、時間及適當與否三個層面,衡量不同造價方案的利弊。 填海每呎成本 較收地便宜 香港過去20年內沒有新的土地供應,一...

港府擬斥資50億元興建過渡性房屋,以改善基層在上樓前的居住環境。港府宜汲取英國經驗,避免過渡性房屋變永久性問題之嫌,更應針對公屋短缺癥結入手,盡快釋出土地建屋。 運房局早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撥款...
特首上月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到將會展開東涌綫延綫、屯門南延綫及北環綫的詳細規劃和設計。值得留意的是,三條新鐵路全在大嶼山及新界西北,而這兩個地方,正正就是將來本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主要連接點。 ...

政府提出以「北發展、南保育」發展大嶼山,去年更有「明日大嶼」願景,擬於交椅洲中部水域填海建人工島,大嶼山的鄉村面貌勢將翻天覆地。 為保留這片土地的獨有風貌,有保育團體與地區組織在梅窩推出「Farm ...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網誌指,東涌填海工程於2017年12月底開始,相信明年可移交首批土地發展公營房屋,而整個填海計劃預計將於2023年完成。 整個計劃 預計2023年完成 黃偉綸指出,東涌新市鎮擴展...
【本報訊】政府推動東涌填海,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網誌指,填海工程在2017年12月底開始,進度理想,相信明年可移交首一批土地發展公營房屋,而整個填海計劃預計將於2023年完成。 整個計劃 預計2023...
政府提出以「北發展、南保育」發展大嶼山,去年更提出「明日大嶼」願景,擬於交椅洲中部水域填海建人工島,大嶼山的鄉村面貌將面臨翻天覆地的改變。 為了保留這片土地的獨有風貌,有保育團體與地區組織在梅窩推出...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3日)在網誌指,預計東涌新市鎮擴展填海工程明年可提供首批熟地「打樁起樓」,2024年首季可入伙,而整個東涌擴展計劃可容納逾14萬新增人口,並創造約4萬個就業職位。有區議員則批評指...
政府推動東涌填海,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網誌指,填海工程在2017年12月底開始,進度理想,有相信明年可移交首一批土地發展公營房屋,而整個填海計劃預計將於2023年完成。 黃偉綸指出,東涌新市鎮擴展是繼...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3日)發表網誌,指東涌新市鎮擴展填海工程,在時間和財務控制方面進度理想有信心明年可移交第一批土地予房屋署,可供「打樁起樓」發展約3.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首批居民可於2024年...
中區甲級寫字樓租金持續高昂,加上核心商業區與其他商貿區交通連接的提升,促使不少企業租戶尋求去中心化機會。世邦魏理仕早前發布的《The Evolution of the Hong Kong Grade ...
特首林鄭月娥曾經指,連串的社會事件反映社會有着深層次問題,包括房屋問題。陳超國認為,房屋問題首要是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特別是出租公屋,滿足基層住屋需要,才能化解社會怨氣。 陳超國指出,房屋問題是社會其...

今年施政報告環保措施論數量和質量,均是特區成立以來最差的一份。當中重提極具爭議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對海洋生態帶來無可逆轉的傷害,強推只會進一步削弱特首似有還無的管治能力。 近月因反送中引發的社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預計,本港第三季經濟將會進入技術性負增長,貿易、零售、餐飲情況全部都會向下,而且跌幅相當凌厲,相信本港物業市場未必會熾熱。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施政報告建議放寬按揭保...
今年施政報告環保措施論數量和質量,均是特區成立以來最差的一份。當中重提極具爭議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對海洋生態帶來無可逆轉的傷害,強推只會進一步削弱特首似有還無的管治能力。 僅兩環保措施 斬件式成...

「明日大嶼願景」受社會爭議,政府指會就計劃搭建平台,讓不同專業人士和青年人可參與其城市設計、土地用途和智能、環保及可持續發展措施等,確保明日大嶼的住屋建設是屬於市民、香港的。 增溝通 連繫市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