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本報訊】兩岸關係近期持續緊張。台灣的國安部門表示,台灣人入境大陸遭到盤查的案例,由上半年4宗增至下半年的9宗,有人甚至入住酒店後才被國安約談,相當不尋常。 該部門負責人蔡明彥昨天接受立院質詢時指,...

今日
台當局指民眾赴內地 遭盤查案例倍增

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進一步成長的關鍵動力,而「研究與發展」(R&D,下簡稱「研發」)無疑是技術變革的主要驅動力,因此研發在經濟成長和福利改善中發揮核心作用舉足輕重。主張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

今日
企業研發強度高 股票回報水漲船高

颱風小犬接近台灣,當地氣象署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暴風圈已進入東半部陸地,預計明日(5日)上午登陸台灣南端恆春半島一帶。陸上颱風警報範圍已擴大到15個縣市,多個縣市明全日停工停課。台灣的氣象部門預計,今晚...

21:50 2023/10/04
颱風小犬將登陸 全台灣18縣市明停工停課

心臟病往往防不勝防!台灣有男子因胸悶到急症室求醫,即使照了3次心電圖仍未發現異常,直到後來經電腦斷層掃描,才證實為「主動脈剝離」,儘管已進行緊急手術,惟最終留醫深切治療部2天後終不治身亡。死者妻子為此...

18:51 2023/10/04
【身體警號】男子胸悶照3次心電圖無異常 電腦斷層掃描揭病因惟2天後終不治

踏入秋季,病毒細菌開始活躍,家長除了為小朋友預防流感,還要留意另一種病毒。有兒科醫生發現,近日有很多兒童因為一種病毒需看急症,感染症狀包括「咳、痰、喘」,兒科醫生警告,當嬰幼兒感染這種病毒後,最嚴重有...

18:41 2023/10/04
【病毒肆虐】入秋RSV病毒肆虐無藥醫 兒科醫生:留意7症狀嚴重可猝死

人到中年或會有夜尿困擾,台灣有泌尿科醫生就分享,有些人可能會單純以為夜尿成因,是由於器官老化、攝護腺(前列腺)肥大而忽略問題,甚至拒絕就醫。但其實夜尿症不等於攝護腺肥大,還有很多疾病原因會造成夜尿問題...

18:32 2023/10/04
【夜尿困擾】夜尿不一定是前列腺肥大 醫生揭恐是4原因所致

直腸癌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若排便出現異常,就要及時求醫。台灣一名50多歲男子平日喜愛應酬、吃肥膩重口味食物,出現間歇性排便黏糊摻雜血絲,但因工作繁忙不以為意,持續了4年,更出現肛門急迫感、偶爾失禁等症...

18:24 2023/10/04
【癌症殺手】男子持續4年血便不以為意 失禁求醫揭患直腸癌險切除肛門

天文台表示,強颱風小犬的外圍下沉氣流正為華南帶來大致晴朗的天氣。本港方面,下午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4.6度,是有記錄以來十月份的最高氣溫。此外,高溫觸發的驟雨正影響廣東。按照現時預測路徑,熱帶氣旋小犬...

17:02 2023/10/04
【颱風消息】小犬將沿廣東沿岸向偏西移動 天文台今晚至凌晨掛一號波

脂肪肝未必與個人體重成正比!一名30多歲四肢纖瘦的女子,長期維持低熱量飲食,但抽血竟發現有高血糖問題,體脂甚至高達33.8%,並患上脂肪肝;而這結果都是因為她的一個午餐習慣所致。最新影片:台灣營養師劉...

13:23 2023/10/04
【飲食陷阱】30歲纖瘦女子體脂達33.8%患脂肪肝 揭1個午餐習慣傷身

近年不少人會以瑜伽、打坐冥想來維持身心靈健康。盤腿坐的姿勢,亦因此經常與養生被聯想在一起。但台灣就有物理治療師指出,盤腿坐其實會對身體造成極大負擔,造成關節過度旋轉、增加椎間盤突出風險等傷害,並提出一...

12:48 2023/10/04
【姿勢不良】盤腿坐隨時增椎間盤突出風險? 物理治療師揭3大禍害

豆漿及豆奶是不少人的早餐飲品之選,但坊間一直流傳不少有關豆漿的迷思,台灣就有醫生拆解7個常見說法,分析豆漿對人體的營養價值。最新影片:台灣重症科醫生黃軒9月25日在個人Facebook專頁上發文,分享...

11:05 2023/10/04
【豆漿迷思】醫生拆解7大豆漿迷思 注意1種飲法可致食物中毒

美國避險基金橋水(Bridgewater )創辦人達里奧(Ray Dalio)表示,中美關係處於「紅線邊緣」,但他並不認為會爆發戰爭。達里奧在格林威治經濟論壇(Greenwich Economic F...

10:17 2023/10/04
橋水達里奧:中美關係處「紅線邊緣」 但不至於開戰

外電報道,台灣崇越科技等最少4間台灣科技公司,正協助華為建造芯片工廠的基礎設施。台灣當局負責出口管制的部門表示,將展開調查。 彭博:台工人現身深圳地盤 彭博社記者8月下旬到華為計劃興建芯片廠的深圳...

2023/10/04
多家台企被指助華為建芯片廠 台調查

目前,隨着美國全球戰略重心從中東、西亞轉向歐洲和亞太地區,世界地緣政治正在發生3大變局:其一,中東亞太化,即中東與西亞地區正在迎來和解潮,隨着和平曙光的到來,中東這一地區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亞太;其二,...

2023/10/04
當今世界地緣政治的3大變局

手部麻痹、觸覺出現異常可能是疾病徵兆!台灣有醫生指出,如果發現自己有手麻症狀,且伴隨著3種情況,有可能是罹患糖尿病、腦中風甚至癌症。因此如果觸覺出現異常,或有「摸東西感覺像戴著手套」之類的情形,便很有...

17:05 2023/10/03
【健康隱患】手痺恐是患癌中風警號 醫生揭3種情況需留神

天文台表示,按照現時預測路徑,熱帶氣旋小犬會在明日(4日)下午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天文台會在明晚發出一號戒備信號。預料小犬會移近廣東東部沿岸,隨後可能沿廣東沿岸及其鄰近海域向偏西方向移動,並受東北...

16:39 2023/10/03
【颱風消息】強颱風小犬明午進入本港800公里 天文台明晚掛一號波

小朋友誤吞異物後果可大可小。近日有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7歲男童誤吞電池,出現肚通、冒冷汗的症狀,送院檢查後發現腸道穿孔,所幸接受手術後沒有生命危險。醫生提醒,誤吞電池嚴重恐有致命的可能,如家長發現孩子...

14:10 2023/10/03
【誤吞異物】7歲童誤吞鈕扣電池致腸穿孔 醫生教餵服1物爭取救命時間

一碗甜品12人分享,究竟是否過分? 近日網絡上便瘋傳一張照片,指有一行12人的客人,進入台灣一間專吃芒果冰的店舖後,卻僅僅點了一碗價值140元台幣(約34港元)的小碗芒果冰,令該店店東大呼無奈。事件曝...

14:07 2023/10/03
【食用安全】極品客一枱12人分食1碗芒果冰 老闆感嘆:生意難做

華為突破美國制裁推出新一代智能手機Mate60系列,引發中外關注。彭博社最新報道指,發現至少4家台灣企業協助華為建設芯片基礙設施。報道指,今年8月於華為在深圳即將建成的芯片廠工地,發現多名來自台灣企業...

12:20 2023/10/03
【芯片大戰】彭博:台灣4家企業協助華為在深圳建芯片廠

彭博社報道,多家台灣科技公司正參與華為在深圳的芯片工廠建造,並提供了大力協助。台灣的經濟部門表示,將調查這4間公司與華為的關係,以了解他們的動態,並提醒企業留意美國的出口管制措施。報道點名4家台灣科技...

10:08 2023/10/03
多家台灣企業被指協助華為興建芯片工廠

【本報訊】澳洲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將於下周訪台,出席玉山論壇等活動。中國大陸駐澳洲大使肖千警告,這勢必對中澳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莫里森將出席玉山論壇 台灣的外交部門公布,莫...

2023/10/03
澳前總理莫里森將訪台中方警告 勢損中澳關係

強颱風小犬料沿廣東沿岸海域移動,天文台估計,小犬明日會加強成超強颱風,如能在台灣南部上岸,則會逐步減弱,接近香港前或能降至颱風水平;受小犬影響,本周末天氣將轉差,料多雲有雨。天文台又預測,明日本港日間...

21:31 2023/10/02
【颱風小犬】天文台列出3大可能路徑 如避過台灣或令香港天氣顯著轉壞

天文台表示,東北季候風正影響廣東沿岸。同時,高空反氣旋正為華南帶來大致晴朗及酷熱的天氣。下午本港部分地區氣溫上升至33度左右。颱風小犬已增強為強颱風。在下午4時,小犬集結在馬尼拉之東北約820公里,預...

17:28 2023/10/02
【颱風消息】天文台料小犬達超強颱風級 或沿廣東沿岸海域移動

大腸癌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但台灣有一名40歲女子,平時不煙不酒,飲食清淡,竟罹患大腸癌第四期,醫生揭示,她日常一個不良飲食習慣,可能是患癌的元兇。最新影片推介:台灣中山醫院家醫科醫生陳欣湄在節目《健康...

17:17 2023/10/02
【癌症殺手】40歲微胖女不煙不酒患大腸癌末期 求醫揭每天飲1種飲料惹禍【附大腸癌症狀】

中風有越發年輕化的趨勢!台灣北部一名14歲中學女生在游泳時突然昏倒,緊急送醫後發現為自發性腦出血,亦即出血性中風。但女生並沒有任何先天性疾病,醫生就指出是因為1項常見的壞習慣引起。最新影片:根據《ET...

12:07 2023/10/02
【中風危機】14歲女生游泳時突然中風昏倒 醫生:發病前幾天都在熬夜

天文台指,熱帶氣旋小犬正增強,料周三(4日)增強為強颱風。小犬會在未來兩三日移向呂宋海峽至台灣南部一帶並逐漸增強,隨後可能進入南海東北部。打風前維港煙花綻放而高空反氣旋正為華南帶來大致晴朗的天氣,高溫...

23:40 2023/10/01
【天氣預報】風暴小犬威力增強 周五直撲香港400公里

過去疫情3年,家長都嚴格要求孩子勤洗手、戴口罩,孩子的發病率也隨之減少,但這能維持多久?台灣兒科醫生陳木榮近日分享一個案,體弱的小四生在過去3年均沒有病歷紀錄,近日卻因生病而求診,一問之下發現他幾乎沒...

18:02 2023/10/01
【兒童健康】小四生疫情3年零病痛失抵抗力狂病 醫生籲別困孩子入「無菌玻璃屋」

近期中美接連釋出改善關係訊號。《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美中正在討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最高經濟政策助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問華盛頓的事宜。若能成行,何立峰將是拜登(Joe Biden)上任美國...

2023/09/30
何立峰王毅傳10月訪美 鋪路習拜會

疫情過後經濟活動一切回復正常,曾一度火爆的網購平台生意也沉寂下來,網購發展難道會放緩?業界人士指本地網購仍大有可為,只是模式必須轉變,由過去的大賣場上架模式,逐轉變成商家自設網店。另一邊廂,台灣的電商...

2023/09/30
網購平台不再火爆? 轉型助突圍

頸部莫名出現腫塊或淋巴結腫大,可能是罹癌警號!台灣頭頸外科醫生邱正宏指出,頸部淋巴結腫大可能是罹患6種癌症,並教路3招自行分辨惡性腫瘤的方法,供民眾參考。最新影片:邱正宏在節目《健康2.0》上講解,淋...

18:43 2023/09/29
【癌症殺手】頸生腫塊恐是6種癌症象徵 醫生教路3招分辨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