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又到年關,世界輿論對中國經濟體格外關注。按照慣例,每年12月份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的經濟工作做出全面系統部署。而之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則是一個「定調會」,會釋放許多重要信息。 上周五(8日...

今日
政治局會議信息量大 香港力谷商機

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在上周二(12月5日)公布,維持中國A1的主權信貸評級,但將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穆迪的宣布引來中國官方不滿,投資者關注。 緊接着,穆迪也將香港和澳門這兩個中國特別行政...

今日
展望下調是一個警惕

重點 1.內地經濟學者江小涓表示,中國高水平開放,能成為經濟發展更強勁的推動力。 2.經濟新形態是水平分工和競爭合作。 --------------------------------- 中國工業經濟...

今日
經濟學者江小涓 中國開放闢發展新機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一系列新的數字金融和資本市場舉措,以擴大與中國的金融合作,包括兩國之間的跨境數字人民幣試點,成為第一個宣布有關措施的主權國家。 繼新加坡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於202...

2023/12/09
中新旅客可用數字人幣 添便利

中國與新加坡簽署關於進一步升級《自由貿易協定》的議定書,中國商務部指,該議定書的簽署將為中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

2023/12/09
中新自貿協定升級 鋪路華加入CPTPP

美國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初值報69.4,遠高於市場預期62及11月的61.3。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職位升至19.9萬,高於預期的18.3萬,前值為15萬;失業率回落至3.7%,低於市場預...

23:10 2023/12/08
【美國經濟數據】美國1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初值報69.4 高於預期│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職位升至19.9萬 較預期多

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下稱「區域中心」)主辦的「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年度仲裁論壇2023」已於12月5及6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順利舉行。這項為期兩天的法律界國際旗艦盛事,吸引逾1,500名人士親...

15:40 2023/12/08
【仲裁論壇】商業及金融領袖聚首 討論國際法律議題

中國商務部批歐盟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缺乏證據,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不符雙方利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10月初歐委會在沒有歐盟產業申請的情況下,自行對中國電動汽車發...

2023/12/08
京:歐反補貼調查 不符雙方利益

【本報訊】正在訪華的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CBC)會上透露,在星中航班不斷增加的基礎上,雙方將通過30天互免簽證安排,加強兩國人員往來。 新加坡總理公署發文證實,新加...

2023/12/08
中星擬30天互免簽證 盼明年初落實

【本報訊】據海關總署公布,今年首11個月,中國對俄羅斯出口按年增50.2%,兩國貿易總額歷史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提前1年實現目標。 11月215億美元 俄烏戰後新高 數據顯示,以美元計,今年首1...

2023/12/08
中俄貿易額破2千億美元 提前1年實現目標

內地11月出口以美元計按年增0.5%,是自今年5月以來首次轉正,反映外需呈現邊際改善態勢,然而全球需求前景趨緩仍制約出口前景,出口商降價策略也或難以持續,明年中國經濟仍需依靠內需,當局需繼續在擴內需方...

2023/12/08
外需偏弱制約出口 擴內需政策宜添力

中國11月以美元計出口優於預期,按年增長0.5%並創7個月高位,結束此前連續半年下滑勢頭;但進口由上月增長3%轉為下跌0.6%,遜預期。分析師認為,年末傳統旺季、價低量高等因素下,出口年底保持低位正增...

2023/12/08
內地11月出口轉升0.5% 年末料續穩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周四,在岸人民幣(4時30分)收盤報7.1513兌一美元,較上一交易日漲58個基點。人民幣中間價報7.1176,調貶36個基點,連續三日下跌。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7.1140。 ...

2023/12/08
人民幣反彈空間受限

美國科技股領漲●美股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符合預期,利好市場氣氛。美股三大指數周四高開,道指升幅收窄至15點,報36069點,納指窄幅上落,升0.7%報14239點,標普500指數升0.4%,報45...

23:06 2023/12/07
【有圖有勢】美股納指升0.7% 港夜期升幅收窄至4點

今年首11個月,中俄兩國貿易總額達2181.76億美元,歷史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中俄貿易額為2181.76億美元,按年增長26.7%。其中,中國對俄出口1...

15:56 2023/12/07
中俄貿易總額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

中歐領導人峰會今日(7日)在北京舉行。歐方赴華前已表示,不會容忍歐中貿易逆差擴大,希望以談判解決。中國學者指出,貿易差並非中歐關係中的唯一挑戰,雙方應在經濟領域建立互信。學者:雙方在經貿戰略上有差異據...

15:37 2023/12/07
中歐峰會 | 學者:貿易逆差並非唯一挑戰 雙方需建立互信

金融市場對於經濟衰退風險的持續討論,引起人們對經濟增長與企業盈利關係強度的質疑。 企業盈利市驅動股票回報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許多投資者非常關注國內經濟狀況,以及企業盈利對市場盈利和投資回報前景的潛在...

2023/12/07
施羅德:GDP企業盈利關聯性拆解

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今日(7日)在北京登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會前表示,不會容忍歐中貿易逆差擴大,希望以談判解決。中國外交部回應指,中國從不刻意追求貿易...

2023/12/07
中歐峰會今登場 歐冀解決貿易失衡

【本報訊】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據報使用新手機,從蘋果「轉會」到華為,消息在中國網絡引發熱議。俄外交部回應稱,拉夫羅夫早已棄用蘋果手機。 俄羅斯傳媒報道,拉夫羅夫日前在莫斯科...

2023/12/07
俄外長被曝棄iPhone 改用華為手機

發改委在記者會上指出,抱樂觀預期的民營企業佔比有提升。事實上,與民企關係較大的PMI表現也較佳,戰略性新興產業PMI表現猶為凸出,可留意企業由「小不點」長成「大塊頭」、「小巨人」的機遇。 國家發展改革...

2023/12/07
誕生小巨人 希望在民企

繼11月中旬三藩市中美元首峰會後,外交部宣布,中歐領導人峰會周四(12月7日)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2023/12/05
中歐峰會周四登場 京冀合作迎挑戰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人民日報》撰文,指要主動適應中國房地產市場重大轉型,牢牢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要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 潘功勝指出,要...

2023/12/05
潘功勝:適應樓市轉型 堅持房住不炒

恒隆董事長陳啟宗認為,香港今天面對的危機,不是傳統上循環性的危機,而是系統上的大改變,香港第一件事就是要先自保。 國際政局風雲幻變,在中美政經界都有強勁人脈的恒隆地產(00101)董事長陳啟宗直言,在...

2023/12/05
中美博弈難獨善其身 陳啟宗:港要自保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指,新西蘭統計局周一公布,經季節調整後的第三季度商品貿易條件指數按季轉下跌0.6%,跌幅小過市場預估的降2.2%,前值向下修正至回升0.3%。同期,貿易總額按年轉降6.2%至49...

2023/12/05
紐元沿升軌攀升

自停戰協議周五結束以來,以方連日來對加沙的襲擊造成平民傷亡,加沙當局昨稱,在過去24小時有700巴人死亡。哈馬斯表明,除非以方停火,否則不會再討論交換人質。 美國就加沙人道狀況加強對以施壓,防長奧斯汀...

2023/12/04
加沙1天700死 美加強對以施壓

【本報訊】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強調上海要聚焦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及科技創新中心,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 據新華社報道,11月28日至...

2023/12/04
滬加快建「五個中心」 習:中國式現代化龍頭

【本報訊】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上周六(2日)在北京閉幕,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展會共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200多項,涉及金額1,500多億元人民幣。 515家企業參展 簽200多項協議...

2023/12/04
首屆供應鏈博覽會 簽約額逾1500億人幣

重點 1.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到2030年,中國在液化天然氣(LNG)有效合約中的份額,將從2021年的12%增至25%左右。 2.考慮到中國計劃提升天然氣管道輸送能力並有可能建設新的管道,中...

2023/12/04
中國天然氣需求對全球市場影響幾何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強調上海要聚焦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及科技創新中心,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據新華社,11月28日至12月2日,習近...

21:08 2023/12/03
習近平:上海要聚焦建設「五個中心」 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韓國公司報告稱,尿素這種化肥和減排化學品在運往半島的途中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通過中國海關,韓國周一表示將與中國協商,以防止尿素供應中斷,因其 90% 以上的尿素供應來自中國。延伸閲讀:天水圍鐵路上蓋盤YO...

12:30 2023/12/03
韓國尿素僅夠三個月用 呼籲中國立即解決通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