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政府統計處昨(20日)發表今年1月份,香港對外商品貿易貨量及價格統計數字,整體出口及進口貨量,分別按年下跌39.7%及33.6%,反映本港進出口表現依然十分疲弱。 有分析師指出,電子產品經濟周期的最...

今日
港1月商品進出口貨量 跌逾3成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指,經合組織(OECD)表示,隨着通脹衝擊略為紓緩,全球經濟前景比幾個月前有所改善,但利率上升將使風險居高不下。OECD在經濟展望中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料增長2.6%,高於去年11...

今日
紐元受制0.63

政府統計處今(20日)發表今年1月份對外商品貿易貨量及價格統計數字。 香港的商品整體出口及進口貨量,分別下跌39.7%及33.6%。對外商品貿易貨量變動是從對外商品貿易貨值變動中,扣除價格變動的影響...

16:36 2023/03/20
【香港出口】1月份出口貨量續挫按年跌近4成 輸往中、台跌近5成 美、印跌逾3成

關於空置貨櫃數量增加、堆積在港口的現象,中國海關總署表示,這包含前期新集裝箱投放量過大、國外疫情緩解後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等原因,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國際市場仍看好中國下階段的出口能力。從海關最新數據看,2月...

12:30 2023/03/20
空貨櫃港口堆積 海關總署:國際仍看好中國出口能力

本周重點看周四聯儲局議息會,看該局會否暗示加息周期見頂。 歐洲上周雖爆出金融事故,但無阻歐央行上周四(16日)議息會後宣布加息50基點,把其官方息率推上3厘水平。 明顯歐央行是要以行動告訴市場其對...

2023/03/20
歐洲在挑戰美國加息能力

於上周歐央行議息會,行長拉加德已表明其對加息捍衛通脹意向。由於美息現處15年高位4.75厘,是一個相當高水平,加上近期美國接連爆出金融事故,倘本周聯儲局一旦停加息,或加息後暗示減息周期快來臨,提防美元...

2023/03/20
歐元有機攀上1.09

英國財相侯俊偉在財政預算案中估計,未來數年經濟增長只會維持在2%以下,而債務與GDP比例仍將維持在九成以上,與現水平相約。換言之,此預算案既不能有效降低財赤,又不能推動經濟。極其量只能挽回市場對英國財...

2023/03/20
英鎊料短期重上1.23

從日央行上周公開的1月議息會議記錄中顯示,各委員曾討論應否進一步廣闊10年債息的上下波幅。明顯日央行已愈來愈傾向收緊貨幣政策。另一邊廂,美國自爆出金融事故後,市場料聯儲局將難加息。料這一轉變有利日圓後...

2023/03/20
日圓目標128

近期圍繞中澳間的消息好壞參半。受惠早前的關係改善,消息指中國正全面恢復進口澳洲煤炭,終止了持續逾兩年的禁令。但另邊廂,澳洲向英美購核潛艇卻觸怒了北京。現關注事件會否影響雙邊貿易關係。本周重點看周二澳洲...

2023/03/20
澳元支持位65.5美仙

新西蘭第四季GDP按季收縮0.6%,且跌幅全面。由於第一季其最大城市奧克蘭還受到水災及風災破壞,幾可肯定其第一季經濟有機會同出現收縮。市場估紐央行只有六成機率加息25基點。紐元基礎因素雖弱,惟受惠美國...

2023/03/20
紐元挑戰64美仙

加央行早表明其加息周期完結,息率於4.5厘見頂。當地就業市場強勁,2月新增2.18萬個職位,倘本周二公布的2月通脹數字同時高企(1月為5.9%),不排除加央行有續加息可能。美國爆發金融事故,或阻礙聯儲...

2023/03/20
加元繼續穩守1.39

經濟大幅走弱而通脹仍高於聯儲局目標,通脹回落速度將有多快,聯儲局又應如何應對,皆是我們短期內要面對的問題。 聯儲局因在2021年將通脹急升描述為「暫時的」而備受嘲笑。 在不久的將來,通脹看似會消退...

2023/03/20
持續通脹的可能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0日至22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指,國事訪問對新時代中俄關係具有里程碑意義。 張漢暉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指,中俄元首保持密切交往,就雙邊合作和重大...

11:08 2023/03/18
駐俄大使張漢暉:習近平訪俄對新時代中俄關係有里程碑意義

【本報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指,在芯片製造技術方面,中國大陸仍落後台灣5至6年。他支持美國減緩中國芯片進步的政策,但認為那將推高成本,危及自由貿易。 指美阻華芯片政策 推高成本 據台媒報道,張忠謀...

2023/03/17
張忠謀:大陸芯片技術 仍落後台灣5至6年

【本報訊】與台灣有邦交的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計劃放棄與台灣的邦交,該國外長表示,與北京建交是基於經濟考慮。在北京,外交部回應指,中方願在一個中國原則上與洪都拉斯等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京:一中原則下...

2023/03/17
洪國外長:經濟因素促使與華建交

南韓總統尹錫悅一連兩日訪問日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雙方同意重啟中斷12年的「穿梭外交」,兩國領袖再次定期互訪。 尹錫悅周四(16日)早上下機後,先與在日的南韓民間團體舉行午餐會,下午前往日揆官...

2023/03/17
尹錫悅訪日晤岸田 重啟「穿梭外交」

MarketingPulse(亞洲品牌及營銷論壇)及eTailingPulse(亞洲電子商貿論壇)昨(15日)於會展舉行,共吸引了來自18個國家及地區、逾1,400名環球業內人士參與。 今屆論壇以「...

17:56 2023/03/16
【復常商機】品牌營銷電商論壇 集1400環球代表 捕捉未來商機

【本報訊】大陸去年8月3日以在包裝上檢驗出新冠病毒為由,暫停台灣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進口。國台辦昨日(15日)宣布,隨着大陸調降新冠病毒防控等級,即日起恢復台灣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輸入大陸。 國台辦...

2023/03/16
大陸解禁 台冰鮮白帶魚等恢復輸入

【本報訊】與台灣有邦交的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總統卡斯特羅(Xiomara Castro)昨日(15日)證實,該國正尋求與中國建交,若成事,台灣的邦交國將減至13個。在北京,外交部對有關表態表示歡迎。 ...

2023/03/16
洪都拉斯尋求建交 京:時代潮流正確選擇

在北京,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為促進兩岸貿易健康發展,今起恢復台灣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輸入大陸。去年6月,大陸海關在台灣輸大陸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中檢出新冠陽性,自8月3日起暫停台灣這兩類產品輸入。...

15:12 2023/03/15
經貿回暖?大陸今起恢復進口台灣冰鮮白帶魚和凍竹筴魚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儘管面臨很大壓力,但外貿促穩提質有不少有利條件。如完善的產業體系、「一帶一路」的作用還有電商作為新增長點。 他表示,中國外貿增長建立在我們有非常良好的產業體系和完備的...

13:48 2023/03/15
國家統計局:數字貿易可成外貿新增長點

【本報訊】全國兩會閉幕後,新一屆國務院開始全面履職。國務院總理李強昨日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研究國務院機構設置有關工作,討論《國務院工作規則(修訂稿)》。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日前表...

2023/03/15
李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 確保機構改革有序銜接

【本報訊】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已允許國內所有公司進口澳洲煤炭,標誌着從2020年起實施的貿易限制已結束。國家發改委暫未回應。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中國的海關部門及港口收到上級通知,可開放所有澳...

2023/03/15
傳全面開放澳煤進口 發改委未回應

俄羅斯官員周一(13日)與聯合國代表會面後表示,俄方只願意延續去年達成的烏克蘭糧食黑海出口四方協議60日。聯合國表明,將盡一切努力維持協議繼續履行。 一名烏克蘭高層官員透露,基輔政府認為協議延長60...

2023/03/15
烏糧食黑海出口協議 俄僅允延60日

全國兩會閉幕後,新一屆國務院開始全面履職。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研究國務院機構設置有關工作,討論《國務院工作規則(修訂稿)》。 會議强調,國務院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

21:17 2023/03/14
李強首次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要確保機構改革工作有序銜接

據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規定,當電動車電池中有一定比例關鍵礦物是於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開採或加工,就能獲得數千美元補貼。為獲得補貼,福士汽車(Volkswagen)宣布在加拿大建立...

18:00 2023/03/14
【電動車】福士汽車為獲美國補貼 於加拿大建電動車電池工廠

路透社報道,印度要求銀行和貿易商避免使用人民幣支付從俄羅斯進口的商品,中印長期存在分歧,但消息來源未提及是否是經濟原因。 報道引述3名政府官員指,印度已成為俄羅斯石油和低廉煤炭的最大買家,不過印度更...

17:23 2023/03/14
路透:印度拒用人民幣與俄進行貿易結算

新冠疫情出現後,全球多地供應鏈受阻,引發不少問題,例如一些企業因錯估市場形勢、產能過剩,導致今日要面對去庫存問題。有調查結果指,過去2年,超過8成的香港企業儲備額外庫存,存貨量平均比正常水平高出37%...

16:16 2023/03/14
【供應鏈】全球供應鏈受疫情重挫 企業轉向利用「關係」確保供應鏈穩定

彭博社報道,中國政府允許所有國內企業進口澳洲煤炭,標誌著2020年底以來對澳洲實施的一系列貿易限制將結束。發改委未回應彭博的置評請求。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中國的海關部門及港口收到上級通知,可允許有...

13:06 2023/03/14
彭博:中國全面開放澳洲煤炭進口

新冠疫情打斷了環球供應鏈,導致部分物資出現短缺,而近期的地緣政治事件,如中美緊張局勢及俄烏衝突,亦凸顯出過度依賴單一市場供應關鍵物資(如能源、食品及電腦晶片)所存在的風險。 過去數十年,隨著全球化進...

12:00 2023/03/13
疫後供應鏈回流對投資者有何啟示? 4大回流受惠行業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