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小學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第24屆「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今日(14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屆多達3,500名學生參賽,當中有學生以果皮製造可食用及可生物降解飲管等。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社交平台撰文恭賀得獎同學,希望學生繼續努力,...
名廚黃亞保(保哥)育有3子1女,最近大女升中,早前他在社交網報喜,指女兒獲派最喜歡的中學,一家上下都非常高興,更上載相擁合照到社交網。而黃亞保太太為了答謝老師對女兒6年小學的教導,親手為阿女縫製散紙包...
多間熱門直資及私立小學陸續展開2023至24學年的小一收生程序,其中包括深受家長歡迎的傳統名校及平民國際學校。由於其課程編排具彈性,加上學校資源較豐富,可讓學生不止在學術,亦能在其他才藝發揮所長。 ...
香港培正小學旁邊有一座新建大樓,在舊區樓宇包圍下非常突出,不過大樓由興建至今一直引起熱議,TVB節目《東張西望》日前一集探討了大樓用途,並訪問了校友、家長及學生,不少學生對大樓認知不多,從未使用過。 ...
放暑假前,爸爸媽媽肯定會收到子女的成績表,有喜有悲,而超級奶爸何基佑,收到仔仔何清義的成績表卻得啖笑! 最新影片推介: 何基佑(Kay)在其Facebook專頁超級奶爸,分享了仔仔清義哥派成績...
疫情困擾不少港人,困局下亦能啟發大小創意。3名小學生受疫情啟發,以Minecraft編程打造出智慧醫院模型,將重複性工作分派予人工智能機械人完成。他們更憑此項設計,獲得教育城主辦的MasterCode...
疫情下學校長時間轉為網課,學生精神健康狀況備受關注。教育局今(10日)指,將於2022/23新學年推出新一輪促進學生精神健康的活動,包括由不同專家主講的全港性網上研討會、為家長舉辦主題式「守門人」網上...
本港昨增4,045宗確診,為連續20日確診破4,000宗。另有3宗死亡個案,其中90歲老翁上周二快測陽性但未有入院,3日後在家昏迷,入院搶救不治;醫管局強調,染疫長者即使病徵輕微都不能掉以輕心,應盡快...
周五(12日)起海外抵港人士改為「34」檢疫模式(即3天酒店檢疫加4天家居醫學監測),「安心出行」加入「紅黃藍碼」配合。政府日前公布如處所或校方無額外限制,持「黃碼」人士仍可上班、上學,教育局局長蔡若...
今年初爆發第5波疫情期間,政府宣布全港學校提早於3至4月「放暑假」,最終除國際學校外,所有本地學校均在8月才繼續放暑假,不少學校正忙於籌備新、舊學年交接。教工會今日(9日)表示,近日接獲多項涉及教師權...
林盛斌(Bob)日前在社交平台稱聘請了英文老師Leona教導子女發音,大讚老師靚女又教得好,子女的英文發音大有進步。Leona接受TOPick訪問分享更多學習心得,坦言自己小學時英文成績不合格,後來受...
人們常說「閱讀是學習的根基」,但如何能讓學生打從心底愛上閱讀,全身心地享受其中並成為伴隨其一身的好習慣呢?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悅讀日」提供了答案。「悅讀日」是A-School一年一度的...
談吐是指說話時的態度及措辭,一般人會看別人的談吐而認知他的修養,所以從小父母及老師便教導我們要注意談吐及言行,以建立一個好的形象。但時代變了,現今盛行真我表現。我發覺時下有不少年輕人不論學歷或家庭背景...
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泳總及海洋公園聯合主辦的賽馬會小學生習泳計劃將於10月正式開課,即日起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8月16日,獲取錄的學生費用全免。 最新影片推介: 計劃首季度課程為期半年,參...
周五(12日)起海外抵港人士將改為「34」模式進行檢疫(即3天酒店檢疫加4天家居醫學監測),政府今日(8日)公布,檢測陰性「黃碼」人士在醫學監測期內,會被限制出入食肆及學校等處所,但如處所或校方無額外...
疫情持續兩年多,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群藝群動」計劃——誇啦啦藝術集匯「藝力起躍」,在過去四十多個月仍持續走進校園,見證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透過藝術融合學習。 計劃由2019年至2022年...
新冠疫情持續令大部分應屆K3畢業生缺乏校園生活下升讀小學,早前有調查指出,逾9成家長對子女升小感憂慮。有見及此,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兒童及家庭服務組將舉辦升小體驗日暨升小適應家長講座,協助學童及家...
香港這一年充滿離愁別緒,身邊總有人說要移民,學校裡老師、學生的人數猶如鬼故般,數下又少一個、數下又少一個,不同人有不同的應對方法,有的逃避現實「都不是太多,沒有影響的」;有的視作等閒「人來人往,緣盡緣...
朋友得知我臨盆在即,特意送我幾本書,其中一本叫《懶爸媽,好孩子》(黃曉紅著)。 「做父母都可以偷懶咩?」看到書名,我問她。「你遲下就會明㗎喇!」她留下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為甚麼說「遲下就明」?因...
小六畢業即將升讀中學,是否需要做暑期功課?台北桃園市一對父母,不捨剛小六畢業的女兒,被即將入讀中學要求做暑期作業,認為中學此舉是剝奪孩童權利,向桃園教育局陳情未果,兩人以教育局和中學校方為被告出提行政...
距離2022/23學年尚有不足一個月,教育局昨公布新學年防疫安排維持不變,中小學及幼稚園繼續半天面授課,如中學滿足疫苗接種要求,可申請回復全日面授課、小學及幼稚園則只可安排半天課。師生回校前要繼續進行...
教育局擬更新中小學《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包括新增認識網絡欺凌的內容,亦加強資訊評估,初中生應裝備事實查證(fact check)技巧,學習辨別資訊內容是否涉及偏見、欺詐或捏造成分,涉「假新聞」...
疫情持續兩年多,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群藝群動」計劃誇啦啦藝術集匯「藝力起躍」,在過去四十多個月仍持續走進校園,見證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透過藝術融合學習。 計劃由2019年至2022年期間...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教育局(5日)宣布,全港學校在2022/23學年暫時維持半天面授課堂,如中學達接種疫苗要求可回復全日面授課,小學及幼稚園仍只可安排半天課。另外,師生每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安排將繼續推...
網絡欺凌在現今科技發達的社會甚為普遍,教育局昨日(4日)公布,正更新涉及中小學的《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其中在「素養範疇 1」新增有關認識網絡欺凌的內容,包括認識對受害者心理的負面影響和欺凌者可...
教育局宣布,因應疫情最新發展、學校準備情況及衞生專家的意見,決定全港學校在2022/23學年,暫時維持半天面授課堂,如個別中學能達到教職員符合接種「疫苗通行證」的要求及全校9成學生完成兩劑疫苗,則可安...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教育局今(5日)宣布,鑑於疫情的最新發展、學校的準備情況,及衞生專家的意見,決定全港學校在2022/23學年暫時維持半天面授課堂,如中學達接種疫苗要求可回復全日面授課,小學及幼稚園仍...
香港教育大學今日(5日)宣布加入全國學校體育聯盟,並與華東師範大學簽署為期3年的合作備忘錄,期望可透過協作,促進與全國各分聯盟成員學校的交流,推動全國體育教育改革和發展。 全國學校體育聯盟由北京大學...
美國康涅迪格州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後,陰謀論者瓊斯曾公開表示事件屬騙案,引起死難者家屬不滿,並提出控訴及索償。德州法庭日前裁定,瓊斯需補償性損害賠償410萬美元。瓊斯另需面對懲罰性賠償訴訟。 【美國六...
「後疫情,新常態」帶來了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模式,學習不再局限於實體書本。愛秩序灣官立小學與環保機構合作,聯同來自十八區的小學合辦《第一屆全港小學野外大搜查》,來自全港5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