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83 個
鼻敏感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鼻塞,誰沒試過?常見不等於不困擾,鼻塞難以呼吸外,也會影響睡眠質素,甚或導致耳咽管功能失調影響聽力減退。但更壞消息時,不尋常的單邊鼻塞,有可能是鼻咽癌的徵狀。鼻塞其實都未必是小事。 鼻塞與鼻子結構大...
鼻塞,誰沒試過?常見不等於不困擾,鼻塞難以呼吸外,也會影響睡眠質素,甚或導致耳咽管功能失調影響聽力減退。但更壞消息時,不尋常的單邊鼻塞,有可能是鼻咽癌的徵狀。鼻塞其實都未必是小事。 鼻塞與鼻子結構大...
每3名港童有一人患鼻敏感,塵蟎更屬主要致敏源。中大生物醫學學院指近年兒童過敏情況趨增,曾有17歲女生食自製鬆餅後,突出現過敏性休克,始揭家中鬆餅粉含大量「倉儲蟎」。學院研究揭蟎蟲具獨特基因,適應人類生...
鼻敏感困擾不少人,平均每4個港人就有1人患此症。天氣反覆、壓力大、灰塵多,也容易誘發鼻敏感。TOPick綜合常見的鼻敏感徵狀、成因及處理方法,以及註冊中醫師推介的食療,以便了解此症,紓緩不適。 最新...
近日香港天氣潮濕炎熱,市民都紛紛開冷氣睡覺,但醒來閂冷氣後,濕氣容易累積在房間,而床上用品及床褥非常吸濕,容易滋生細菌及塵蟎,有專家教天然方法除床褥塵蟎。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早前接受T...
很多港人都受鼻敏感困擾,當中不乏學生族,若DSE應考期間受鼻敏感影響狀態,實在得不償失。註冊中醫師林家揚在「醫藝同行 Eli Care」YouTube頻道釋出「DSE打氣系列」影片,教考生用簡單按摩法...
中國移動香港(CMHK)推岀線上問診及醫療應用程式「醫聊通 Dr. HK」,提供線上及線下的醫療服務,包括:查閲診所資料並預約門診、醫生遠程視像診症及配送藥物上門等。由 CMHK 及本地電子醫療保健平...
疫情下數碼化生活已成常態,同時港人防疫意識提高,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對便捷的醫療服務需求上升。中國移動香港(CMHK)宣佈首次推岀線上問診及醫療應用程式「醫聊通Dr. HK」,提供涵蓋線上及線下的...
居住於葵涌邨的35歲技術員,早前涉於同邨大廈走廊內,向住宅閘門及門鐘等吐口水後被捕。被告原被控1項遊蕩罪,今(26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再提堂,控方改控2項在公眾地方吐痰罪,被告承認兩罪,被判監30天。...
本港約有十分一人患有哮喘,患者可因呼吸道發炎引致呼吸困難、咳嗽、氣喘等症狀,常見的誘發原因包括塵蟎、花粉、二手煙、寵物、天氣轉變及肺部感染等。如果未有得到適當治療,不但會增加日後復發次數,嚴重者更可能...
本港新冠肺炎感染個案依然徘徊六、七千宗,不少人「中招」後仍要面對連串的復康後遺,例如痰多咳嗽不止甚至是肌肉痠痛及腹瀉,對患者來說不無困擾。 以下由中醫師推介多款輕症患者病狀紓緩食療湯水,種類多元,男...
感染鼻竇炎後果可大可小,切勿輕視病徵。美國加州一名女子早前出現鼻塞症狀,以為只是小感冒,未料卻患上鼻竇炎,更感染腦部,須切除部分頭骨保命。 現年25歲的Natasha Gunther是一位武術教練,...
每當轉季天氣,小朋友就容易生病,出現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又或鼻敏感發作。日前台灣一名媽媽分享,她用膠布貼在BB鼻上,有效紓緩BB鼻塞問題。有兒科醫生表示,這個偏方沒有科學根據,BB鼻塞好轉可能...
疫情下市民紛紛開始注重身體健康,更向中醫角度學習調理身體。註冊中醫師馬琦傑在個人Facebook發文,指出中醫調理不只分寒熱,而是區分9種體質。 他引述《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的標準,列舉人體體質可分...
新冠單日確診數字稍有回落之勢,然而不少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會出現有3種新冠後遺症:痰多、咳嗽和腦霧。若以中醫角度,連花清瘟膠囊能醫治新冠肺炎,而新冠所引發的3種後遺症又如何調理最適合? 病毒...
鼻敏感是常見都市病,有人會使用噴鼻劑紓緩病況。消委會檢視市面上20款噴劑,其中一類「皮質類固醇噴鼻劑」屬處方藥物,消委會在沒有醫生處方下成功購得6款同類產品,已將相關資料轉交衞生署跟進,又提醒市民如誤...
一年到晚,總有很多病人終日鼻塞難耐來找我:「鼻敏感真的不能根治嗎?」很多患者都說曾經試過用鼻敏感口服藥,但都是一停藥病徵就復發。若不想長期服藥,又不想用噴鼻劑,難道就沒有更加好的方法,去治療鼻敏感引致...
誤用「鼻敏感」噴劑或越用越鼻塞,甚至有嚴重副作用。消委會購入20款噴劑,當中6款屬處方藥物「皮質類固醇噴鼻劑」,沒有醫生處方下可輕易在藥房購入;7款含血管收縮劑成分,連續使用超過1周可致血壓上升,高血...
疫情嚴峻,不少市民到藥房搶購平安藥,首選是退燒藥,其次為傷風感冒藥。傷風感冒藥的主要成分是有效止鼻水的抗組織胺,及可舒緩鼻塞的鼻腔血管收縮劑,這兩種成分皆可減輕鼻敏感徵狀。 抗組織胺可以分為第一代及...
第五波疫情來襲,本港先後有兒童確診新冠肺炎,政府宣布3歲或以上兒童現可接種科興疫苗,5至11歲的兒童則可接種復必泰疫苗。為防疫症,部份家長已帶子女接種疫苗,但也有不少家長擔心其副作用。TOPick為此...
嚴寒天氣,不少大人和小朋友都用浸腳方法驅寒。在中醫角度來說,浸腳雖有功用,也存在不少需注意事項;否則可能會傷身。中醫師馬琦傑在個人fb專頁舉例數則有關浸腳的做法,解答市民誤區。 最新影片: ...
本港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政府周一(13日)晚上宣布,可接種克爾來福疫苗(科興疫苗)的最低年齡由2月15日起降至三歲。而5至11歲的兒童由2月16日開始亦可接種復必泰疫苗。究竟安排小朋友接種疫苗要留意甚...
鼻敏感症狀極纏人,當事人可連續打噴嚏十幾二十次,鼻水長流、淚眼汪汪,精神委靡。天氣轉變固然此症是常見原因,睡眠不足、塵埃、出入溫差大的地方、穿毛衣也動輒可引發。以下由中醫解說鼻敏感防與治,期望盡早遠離...
鼻敏感,極纏人,當事人可連續打噴嚏十幾二十次,鼻水長流、淚眼汪汪,精神委靡。 天氣轉變固然此症是常見原因,睡眠不足、塵埃、出入溫差大的地方、穿毛衣也動輒可引發,甚至聽聞誇張至揚起紙張揭報紙,都會誘發...
鼻敏感經久不癒,治療方針可增強體質,以黃芪3錢、白朮4錢、防風3錢、烏梅3枚、甘草1錢,清水兩碗半煎煮一小時後服用,建議一星期兩次,3周為一療程。玉屏風散以黃芪、白朮、防風為主方,益氣固表,烏梅收斂肺...
濕疹、哮喘及鼻敏感是常見的兒童敏感病症。港大社工系與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昨發布一項全港中小學敏感病發病研究,發現鼻炎是中小學生最流行的敏感病,分別達59.4%及62%,其次為鼻敏感、濕疹及哮喘。與以...
濕疹、哮喘及鼻敏感是三種最常見的兒童敏感病症。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與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發布一項中小學敏感病發病研究,發現不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的鼻炎情況,均為學童最流行的敏感病,分別達59....
本港社區或現Omicron隱形傳播鏈,爆發第5波疫情。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11日)宣布,當局批准調低科興疫苗接種年齡下限,5歲至11歲兒童可接種,並會安排疫苗接種隊到校為小朋友打針。 到底小朋友接...
本港出現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社區傳播,當局擴大疫苗氣泡的處所。當局會在2月24日落實一系列擴大疫苗氣泡要求。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4日)在行會前表示,「疫苗氣泡」是進入處所或參加活動都必須接...
本港出現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社區傳播,當局上周五(12月31日)宣布,在農曆新年前擴大疫苗氣泡,要求食肆及表列處所,包括娛樂場所、美容院、戲院、健身中心等,市民進入該些場所須接種最少一劑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