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PMI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美國聯儲局最重視的通脹指標-核心PCE物價指數大致符預期,不過由於已公布的CPI數據大致與PCE數據同一方向,市場更為注視消費支出,12月個人支出由0.1%加速至跌0.2%,憂慮經濟續減速,也確立了儲...
美國12月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按年升5%,符預期,前值為5.5%,按月維持升0.1%,高於預期的0%;核心PCE按年升4.4%,符預期,前值為4.7%,按月升幅則上升0.1個百分點至0.3%...
經濟學家在年初共識為年內會出現「軟着陸」式衰退,但無論經濟數據還是金融市場的衰退預期交易都已快速減退。由經濟過熱期到央行再度出手阻遏的這段時間,商品通脹大機會重臨,冷門如木材也開始現炒風。 今年年初...
港股11月起見底回升,經歷了及後,在恒指升穿21000點,闖關二萬二當下,廣發証券判斷港股已經進入牛市第二階段,當前港股整體估值仍處於中性偏低水平,而「擴內需」將引領「牛二」升勢。 ...
美國在香港時間1月12日晚上9時半公布,2022年12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6.5%,較前值大幅回落;核心CPI按年增 5.7%,同樣較前值有所下滑,並創2021年12月以來新低;2個數字均...
市場的共識預期是2023年企業盈利會加速增長,緊縮只會推動勞動力市場回復平衡,卻不會令企業盈利放緩,但現實可能剛剛相反。 目前,市場對於2023年全年經濟預期的一致共識,是「軟着陸」(Soft La...
2022年12月歐元區製造業PMI衰退出現緩和,通脹壓力減緩以及歐元區供應鏈穩定性的提升為耐用品製造商提供了一些喘息機會。儘管從需求端來看,新訂單和出口銷售降幅收窄,但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依然導致歐元...
周一環球股市普遍向上,主要受惠於兩個因素:一是美股上周五憧憬聯儲局會放緩加息步伐,三大指數均回升逾2%;另一是中國內地放開及與香港通關後,疫情基本上仍可控,各地投資者轉為看好今年中國今年經濟可恢復較佳...
亨達集團總經理羅明立指,美國12月非農就業職位增加22.3萬個,多過預期,同期失業率亦由3.7%降至3.5%;不過,12月時薪增長年率只有4.6%,遠低於預期的5%。平均時薪增長放慢有助遏抑通脹,加上...
2022年11月至今,港股流動性以及風險偏好改善明顯,港股的春天再次降臨。有「冠軍分析師」之稱的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港股修復只是剛剛冬去春來而已,料「病樹前頭萬木春」,資金面「風水輪...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在香港時間1月6日晚上11時公布,2022年12月非製造業指數為49.6,較11月的56.5為低之餘,也低過市場預期的55。 期內,非製造業企業活動分項指數為54.7,預期...
【本報訊】隨着內地防疫措施優化,服務業景氣度改善。1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8,高於11月1.3個百分點,勝於預期,但仍連續第4個月收縮。服務業市場信心回升,經營預期指數反彈至2...
【本報訊】雖然香港特區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企業4個月以來首次增產,但礙於本士及海外市場的需求依然疲弱,因此繼續縮減採購和庫存量。標普全球去年12月香港特區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調後,從去年11月的...
隨著內地防疫措施優化,服務業景氣度改善。12月財新服務業PMI錄得48,高於11月1.3個百分點,高於預期,但仍低於臨界點。但服務業市場信心回升,2022年12月服務業經營預期指數反彈至2021年8月...
雖然香港特區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企業4個月以來首次增產,但礙於本士及海外市場的需求依然疲弱,因此繼續縮減採購和庫存量。標普全球12月香港特區採購經理指數經季調後,從11月的48.7升至49.6,連續四...
昨日美元兌主要貨幣全綫回落,回吐了周二約一半漲幅,且仍企於104水平上方,反映投資者對美元短綫不是一面倒睇淡,主要仍然觀望周三聯儲局公布的上次議息紀錄,以評估決策者對利率前景的看法。 由於新定單急劇...
內地疫情持續,打擊當地供應和需求,中金(03908)近日發表報告稱,疫情反彈將壓制內地消費活動,預計2022年第4季GDP增長或回落至1%增長附近。 中金稱,疫情反彈將壓制內地消費活動,預計社會消費...
招銀國際發表2023年經濟及股市展望,看好外圍陷入經濟衰退也不會影響中國2023至2024年的復甦周期,恒指2023年目標可達23500點,建議部署受惠中美經濟周期分化的板塊。 支持招銀國際看好20...
元旦後,各地股市前後腳復市,歐洲周一開出紅盤,但美股仍是假期,亞太股市也普遍在周二才復市,榮辱互見。上周末,中國官方發表的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均跌至近三年低位,財新及標普周二聯合發表的中...
隨着內地防疫措施放寬,感染人數持續增多,工人、供應商、顧客均受影響,製造業供需兩端受衝擊。財新12月製造業PMI跌至49,低於預期,並創3個月低,亦連續第5個月低於榮枯綫。但企業看好防控放寬後的經營前...
展望2023年之初, 投資者不要對「開門紅」有太大的憧憬, 反而要留意有5大潛在利淡因素, 制肘著股市...... 2022年港股,堪稱魔幻的一年。外圍戰爭不斷、通脹加息;國內封關鎖國,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