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歐美銀行業面臨困境,令人憂慮另一場金融危機可能一觸即發。然而,歐美當局均迅速採取果斷行動,冀能恢復市場信心。我們認為,亞洲經濟體的財政及宏觀穩定性普遍較佳,與過去的危機時期相比更見穩見,因此近期的銀行...

今日 15:38
歐美銀行業隱憂 亞洲可否成功抵禦?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指出,華為已在芯片領域完成14nm以上EDA工具國產化,今年將完成全面驗證。 徐直軍披露的14nm以上工藝所需EDA工具,便是芯片IC設計中不可或缺...

今日 15:36
華為芯片突破攻堅 力追強國競爭優勢

作為「世界工廠」,製造業養起了許多中國家庭,但極度封閉和沉悶的生活,加上看不到任何前途的工作,正迫使國內年輕人從這個行業中逃離出走。 官媒《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去年人社部公布最缺人手的百大職業,製造...

今日 14:30
年輕人逃離內地製造業 做工廠為何被視為浪費人生?

談金融市場危機,幾可說每十年八載一次,且十不離九都與債共舞。而導火綫,更多是息口上升至某個點引爆的,簡單可理解做加息後遺症。 2023年美歐銀行相繼出事,會否又是一輪危機過場,以下的5個信號,值得留...

今日 14:07
【危機過場】加息後遺症發酵未完

華為作為中國科企核心企業,任正非的言論對科企行業幾可以震動山河來形容。 任正非近日的言論,總結一個非常突出的方向就「自主攻關」。 從技術層面華為在PCB、CAD、EDA三大工具軟體上均取得重大...

今日 13:53
任正非堅持「自主」 華為攻「芯」有成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在周末火速出售給瑞士銀行(UBS),但在瑞士金融監管機關Finma要求下,瑞信價值約160億瑞士法郎(約1,344億港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價值將被完全...

今日 13:28
瑞信AT1債券變廢紙 債券先生李永權:瑞士央行夾硬來

早前矽谷銀行因擠兌倒閉,令金融市場動蕩不安,更是引起投資者們的深省。據CNBC報道,2050 Wealth Partners 的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紐約註冊理財規劃師Lazetta Raine...

今日 08:30
市場動蕩下現金為王 除了應急基金 應建立「未雨綢繆賬戶」

全球企業和政府機構加速數碼轉型,令市場對具備數碼技能的員工需求持續上升。Amazon Web Services(AWS)發布的《香港數碼技能研究:科技人才帶來的經濟效益》報告顯示,77%受訪香港僱主正...

今日
高階數碼技能員工 年薪平均高6成

美國聯儲局加息周期或接近尾聲,美滙指數走弱,在岸及離岸人民幣昨日雙雙大幅走高,其中,在岸價收升逾600點子,升破6.82關口,創2月14日以來新高。離岸價亦一度逼近6.81。 分析師指出,美滙指數走...

今日
美加息近尾聲 在岸人幣個半月高

留意到市場方面普遍期望人才多元化,畢馬威中國行政人員招聘服務總監許秀芝認為,未來「各行業均不缺機會,只是缺乏人才」,相信港府的高端人才政策整體可帶來正面幫助,並不太擔心政策會導致本地人才的薪酬及花紅減...

今日
儲備人才庫兩關鍵 發揮大灣區優勢

邁向後疫情時代,市場逐步恢復氣氛,企業高層的就業市場亦愈趨活躍。畢馬威中國昨(23日)發表《2023年香港高管人員薪酬展望》指出,有33%受訪香港高管人員表示,會在未來6個月考慮轉換工作,其中有57%...

今日
調查:33%港高管 擬半年內轉工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指,執筆時,未有英國央行的議息結果,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將上調利率25個基點,基準利率升至4.25厘,是連續第11次加息。此前英國公布2月份通脹率意外反彈至10.4%,不降反升,令到...

今日
英鎊突破向上

中信銀行(國際)稱,美聯儲局一如預期加息25個基點,主席鮑威爾隨後表示,鑑於銀行業危機,委員會曾經考慮暫停加息,暗示加息周期即將結束。美元兌主要貨幣進一步走軟,美滙指數跌102.04,收報102.55...

今日
澳元阻力200天綫

科技股昨日領漲大市,投資者可吼網遊股。當中,網易(09999)自本月起有更多新遊戲推出,推動收入增長。 內地加快審批入口遊戲版號,有助網遊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本周二(21日)公布今年3...

今日
網易新遊戲 推收入增長

去年恒指下挫15.5%,表現好過下挫19.5%的標普500指數。去年筆者的股票組合蝕約4%,跑贏恒指及標普500指數超過10%,亦跑贏所有MPF股票基金。今年1月已完全收復失地,最多賺超過10%;年初...

22:30 2023/03/23
【利財筆記】林本利:投資美股 平衡風險

科技股風頭一時無兩,港股有「ATMXJ」、美股也有「FAANG」,但似乎「FAANG」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只剩下兩強—蘋果公司(美:AAPL)和微軟(美:MSFT)主導大市。 《華爾街日報》引述St...

21:00 2023/03/23
【科網股】FAANG風頭不再 兩強獨撐大市 合計佔標指13%權重

香港作為金融市場,不少打工仔每日辛苦跑數對客,花紅佣金作為不少得的獎勵,到底目前各行業的花紅水平有多高? 今年內加人工又是否有望? 畢馬威會計師行最新調查發現, 更多的受訪者(74%)預計 2023 ...

20:06 2023/03/23
行業花紅大揭秘 平均最少兩個月糧? 轉工加薪幅度兩成起先好諗

學界對於不同年紀的學生使用ChatGPT,看法上存在差異。教大期望培訓準教師,為中學、小學、幼稚園生提供基本知識,裝備自己,但指暫時未必會全面教授學生使用有關科技。教大亦已開設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培育準...

18:26 2023/03/23
【人工智能】教大期望準教師應用AI於教學 協助學生加強認識裝備自己 

小巫見大巫,見危機諗海嘯,就是近日環球金融市場熱議課題。從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SIVB.US)危機說起的風波,是茶杯裏之波,還是翻天覆地之浪,在分析之,不妨先...

18:20 2023/03/23
銀行危機Vs金融海嘯 小巫與大巫同級了?

近日,人工智能(AI)生成工具掀起教育界討論,當中ChatGPT最備受關注。教育大學今日(23日)公布「AI生成工具教學策略」,形容有關科技「有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故建議教職員根據「6-P教學取向...

16:55 2023/03/23
【ChatGPT】教大建議教職員以「6-P教學取向」 引導學生合理運用參考文獻並檢查其準確性

邁向後疫情時代,市場逐步恢復氣氛,企業高層的就業市場亦愈趨活躍。畢馬威中國今日(23日)發表《2023年香港高管人員薪酬展望》指出,有33%受訪香港高管人員表示會在未來6個月考慮轉換工作,其中有57%...

13:38 2023/03/23
【2023人才戰】逾半企業高層預期轉工 加人工20%或以上

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今年3月進口網絡遊戲審批信息,共27款遊戲獲批。券商普遍認為,當局加快批出進口遊戲版號,證明手遊行業的監管環境更加良性,有助行業進一步復甦。 是次...

09:51 2023/03/23
賽馬娘閃耀進軍內地 手遊股「跑出」?(附券商目標價)

不少港人在正職之餘,會有其餘被動收入,當有一定穩定的被動收入之後,還有必要繼續打工嗎?做決定之前,哪些因素要考慮? 1. 是否需要供樓? 眾所周知,香港樓價高企,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

08:30 2023/03/23
有穩定被動收入 仲返唔返工? 6大因素須考慮

歐美銀行業危機紓緩,市場恐慌情緒消退,美股恐慌指數VIX回落,金價也顯著回吐。隔晚美股三大指數齊高收約1%或以上,連續第兩日上升。 市場焦點重返聯儲局議息會議,市場預期上調0.25厘的機會率超過八成...

2023/03/23
期指有初步回穩迹象

《外幣投資》作者陳業榮指,歐美銀行業流動性危機的擔憂有所紓緩,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周三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後將加息25個基點。隔晚美股三大指數高收,避險情緒略為緩和,紐元兌美元跌至10天綫及20天綫交滙...

2023/03/23
紐元整固待變

早於8、90年代高峰期,全港曾經有超過50間教科書出版社,現降至僅餘逾10間,教大研究指人口下降及推行網上學習加重業界成本,加上近年新科課本推出時間緊迫,出版社需於虧蝕邊緣「加班」製作教材,以致難以維...

22:52 2023/03/22
【出版教科書】教大研究指人口下降及推網上學習加重業界成本 出版社製作新科課本時間緊迫需加班 

聯儲局將於周四(3月23日)公布利率決議,在通脹高企和風險頻出之間,聯儲局會如何選擇令市場矚目。 自2022年3月進入加息周期以來,聯儲局已累計加息4.5厘,但美國通脹水平仍居高不下。美國勞工部3月...

20:42 2023/03/22
議息結果即將公布 鮑威爾會防風險還是抗通脹?

内地三大電信營運商中移動(00941)、聯通(00762)、及中國電信 (00728)陸續2月營運數據,中電信2月份移動用戶數達3.96億戶,單月增340萬戶,當中5G套餐用戶數達2.78億戶,當月淨...

16:52 2023/03/22
【中資電訊股】中電信擁2.8億5G套餐客戶 一文看清內地電訊商2月數據

內地汽車市場本月牽起減價促銷潮,繼官媒《經濟日報》刊文稱,價格戰「別用力過猛」,中汽協亦表示,此輪降價的炒作應盡快降溫,使行業回歸正常運行狀態,確保全年行業健康平穩發展。 中汽協在旗下《汽車縱橫》撰...

16:08 2023/03/22
【汽車減價戰】中汽協籲減價炒作應盡快降溫 「價格戰非長久之計」

香港運輸物流業工會聯會及香港倉庫運輸物流員工協會表示,贊同三隧分流基本原則,不過對於政府於新方案當中將商用車輛過海劃一收費 50元,變相將紅隧及東隧加價,未有顧及商用車輛的實際運作而深表遺憾。 兩個...

15:33 2023/03/22
【三隧收費】工會:新方案下小巴及非專營巴士使用紅隧費用升幅達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