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政府建議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海外律師參與國安法案件須先取得行政長官證明書,條例適用於所有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包括刑事、民事以至司法覆核案件等。有議員關注範圍是否定得太闊,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若將...

15:57 2023/03/17
【法律執業者條例】林定國指適用範圍不宜太狹窄 強調覆核機制無追溯力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並明確在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基礎上組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特首李家超今日代表香港特區,表示堅決擁護和支持,並感謝中央對香港的深切關懷和對「一國兩制」實踐的...

20:29 2023/03/16
【機構改革】黨中央組建港澳工作辦公室 李家超:中央高度重視「一國兩制」的實踐

美國參議院通過決議案,敦促美國政府回應中國針對本港民主派人士的行為,包括推動取消香港在國際組織中的獨立投票權地位。港府今日發聲明,就美國參議院的涉港決議對《港區國安法》、香港特區權利與自由、法治等情況...

17:42 2023/03/16
【港區國安法】美參議院提案倡取消香港的國際組織獨立投票權 港府: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新任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身負5要職,如何取捨?有政圈中人率先幫其剔除「區議員」。她昨日亦鬆口承認,區議會工作相對易放下,但仍重視聯繫群眾,否則向國家反映民意時會不夠貼切。 李慧琼又話,見到香港社會對國...

2023/03/16
李慧琼露口風 「區會工作較易放下」

新任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表示,人大常委會是國家的立法機關,相信自己多年的立法會工作可以借鏡,會盡快適應新角色,努力學習。 至於身兼多職如何取捨?李慧琼承認區議會的工作相對容易放下,但強調要與群眾聯繫,...

17:55 2023/03/15
【身兼多職】李慧琼承認區議會工作較易放下 惟仍須聯繫群眾

香港研究協會今日發布一項調查,調查市民對今屆立法會議員的表現評分,以及的13個香港主要政團之支持度,發現田北辰評分膺地區直選議員之首,民建聯以一成九續居政團支持度榜首。 香港研究協會於2023年2月...

17:26 2023/03/15
【議員評分】民調:田北辰評分膺地區直選議員之首 民建聯續居政團支持度榜首

年僅49歲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接黨友譚耀宗棒,成為歷來最年輕的港區全國人大常委。她現時身負5大要職,包括九龍城區議員、九龍中立法會議員、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政圈關心,她會一...

07:00 2023/03/15
李慧琼的抉擇 身兼5職如何取捨?

【本報訊】接棒譚耀宗擔任人大常委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會做好雙向的溝通橋樑,又指香港及國家的利益一致,常委與在港公職,理論上不會有矛盾,時間分配上,會以國家職務優先。 接棒人大常委 與港公職無矛盾...

2023/03/15
公職時間分配 李慧琼:國家職務優先

剛在周一(13日)過生日、年僅49歲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成為香港歷來最年輕的港區全國人大常委,任期5年。政界評價「未來可期!」 李慧琼現時身負5大要職,包括九龍城區議員、九龍中立法會議員、立法會內務...

2023/03/15
李慧琼的選擇題 身兼5職如何取捨?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接棒譚耀宗,擔任人大常委。她表示,身為人大常委,會做好雙向的溝通角色。至於在港的公職與人大常委的工作如何分配,她指會與不同持分者商量,但認為,香港及國家的利益一致,理論上不會有矛盾,時...

19:17 2023/03/14
【兩會2023】李慧琼︰人大常委與港公職無矛盾 時間分配國家職務優先

五間巴士公司申請加價,A4聯盟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對申請感到憤怒,質疑巴士公司「賺到盡」,完全漠視基層市民負擔能力,缺乏社會責任。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斥加價幅度誇張,打擊香港經濟復甦勢頭。 立法會文件...

17:16 2023/03/14
【巴士加價】多議員斥機場線加幅過高 鄧家彪︰如向民航業復甦摑一大巴

「關愛隊」將擴至全港18區,繼荃灣和南區展開遴選工作,其餘16區昨日起亦接受報名。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期望,做到「政商民」合作,推展關愛活動。 民政事務總署昨宣布,荃灣和南區之外,其餘16區關...

2023/03/14
16區關愛隊可報名 當局冀政商民合作

習近平全票連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本港各界對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表示支持,形容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熱烈祝賀習主席全票當選,特區政府定當繼續全力貫徹主席去年「七一」重要講話中,...

16:51 2023/03/10
【兩會2023】習近平全票連任 各界︰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民建聯昨日發布《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倡議書》,提出17項建議,包括建議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分擔香港整體醫療壓力,在醫管局管治架構內增設中醫代表等。 財政預算案提出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5億元,助力本地...

2023/03/10
民建聯倡設 中醫中藥發展局

港府打算在18區成立「關愛隊」,消息指,未待兩個試點公布「中標」隊伍,當局已迫不及待開展其他地區的招標工作,最快今天起接受申請。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在18區設關愛隊,並以荃灣和南區做試點,有意申請者已...

2023/03/10
16區關愛隊 最快今接受申請?

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民調顯示,工聯會續成最受歡迎政團,獲48.5分,第二至第二位則是民建聯、新民黨、自由黨和民主黨,分別獲得 46.0、42.6、42.0 及 40.2 分。 雖然公民黨得分較民主黨高...

18:42 2023/03/09
【政團民望】民研︰工聯會蟬聯最受歡迎政團 民建聯認知度稍勝

北角昨日(5日)發生嚴重交通意外,涉事的士司機84歲。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認為,由84歲長者駕車是不理想,可是的士業界青黃不接,入行的後生少,司機以50至70歲佔多數,多達七、八成。 按現...

10:39 2023/03/06
【業界福利】的士業界年邁司機普遍 體檢免費卻反應欠踴躍

作為第一大黨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料將從黨友譚耀宗手上,接下全國人大常委之職。從政20多年,李慧琼由區議員到黨主席,一直順風順水,原為會計師的她,當年從政代價是在所屬會計師樓不能出任要職。 全國人大常委...

2023/03/06
李慧琼料任人大常委 從政「有段故」

全國人大會議周日開幕,特首李家超明日上京,列席人大會議開幕式。 一眾港區人大早上啟程,下午抵京,包括即將卸任的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其中,民建聯李慧琼被視為接任常委的熱門人選之一。她表示,如果有機會接...

15:19 2023/03/03
【兩會2023】港區人大抵京 李慧琼:如有機會接任常委定全力以赴

啟德單軌列車計劃,2020年被政府放棄,近日多個政黨議員北上深圳考察,不約而同到比亞迪總部參觀「雲巴」,更指或可考慮用以取代當年的單軌列車構思。但港府中人則指,計劃「重生」機會不大。 港府消息:計劃...

2023/03/03
「雲巴」取代啟德單軌 機會多大?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聯同醫療衞生界林哲玄等4名議員今(2日)召開記者會,黃大仙區人口超過40萬,但無急症醫院,內科、骨科等專科門診新症要輪候至少兩年,情況不能接受。對於2025年啟德醫院落成後,伊利沙伯醫...

20:09 2023/03/02
【醫療服務】4議員促當局於黃大仙興建急症醫院 醫管局指聖母醫院不適宜改建

經歷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有大學團隊推算香港超過90萬新冠康復者,有至少一種長新冠症狀,民建聯今發起「全民關注『長新冠』行動」,3月起,於全港籌辦6場健康諮詢日,將設中醫義診,今起接受網上報名,料有3,0...

15:36 2023/03/01
【長新冠】民建聯籌辦6場健康諮詢 設中醫義診今起接受報名(附報名網址)

今日是撤口罩令首日,相信不少市民都「十五十六」,猶豫戴或不戴口罩,政界有人急不及待,昨晚就到蘭桂坊「倒數」除口罩,亦有人選擇繼續戴口罩。 江玉歡昨晚到蘭桂芳「倒數」除罩 一直促政府撤口罩令的選委界...

15:29 2023/03/01
江玉歡凌晨12點蘭桂芳倒數「除罩」 李梓敬自拍後繼續戴口罩

特首李家超昨日宣布,本港今日(3月1日)起全面撤銷長達959日的「口罩令」,形容香港將進入拼經濟、拼發展時期,香港的經濟及社會活動會更提速「活起來、動起來、熱起來」。 貿發局主席林建岳表示,撤銷口罩...

2023/03/01
港撤口罩令 李家超:進拼經濟拼發展期

特首李家超今日早上宣布,明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解除口罩令迎接外地旅客來港旅遊,有助為港注入更大動力。九龍中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建議,政府應盡早將就21個社區檢酸檢...

16:05 2023/02/28
【撤口罩令】民建聯︰迎接外地旅客來港旅遊 楊永杰稱有助零售飲食市道恢復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昨日率團到深圳,商討北部都會區發展,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河套區的創科合作。據了解,現在河套區的方艙醫院用地,將交回創科局恢復創科用途,起動北區。 擬年內招商引資 吸科企落戶 特首李家...

2023/02/28
港深合作起動北區 河套區方艙再做創科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及成員今午與選管會主席陸啟康法官會面,就完善本港選舉各項實務安排交換意見,包括建議於所有投票站內安裝閉路電視。 會議上,立法會議員陳勇簡介早前發表的「完善選舉安排倡議書」,包括建議採...

22:26 2023/02/27
【完善選舉】民建聯憂選舉不公 倡投票站內裝閉路電視 

澳門今天起取消戶外口罩令,學校亦毋須戴口罩。香港又如何?多位建制中人估計,3月可逐步解除口罩令,先放寬戶外;但也有熟悉情況人士表示,港府一直評估情況,要留意3大因素。 流感屬關鍵 高峰期何時完結 ...

2023/02/27
何時放寬口罩令 港府3大考量

財政預算案昨日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就2023-2024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及開支預算作出簡報。不少議員關注政府向馬會徵收24億元額外足球博彩稅問題。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

13:31 2023/02/23
【財案2023】江玉歡質疑向馬會「開刀」恩將仇報 陳茂波:馬會應為社會復甦多出一份力

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在匯聚及培訓人才上有不少著墨,有助加強復蘇及發展動力;另一方面預算案所涉及的資源,有超過8成均用於市民與中小企上,以改善民生,照顧有需要市民。...

16:56 2023/02/22
【財政預算案2023】顏汶羽:預算案有助社會復蘇 促引入外傭扣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