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7 個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調查發現,疫情下香港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為6,600港元,按年減少6%,為近4年來最低;調查又顯示,港人認為需擁有約49萬港元儲蓄才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存保會認為市民儲蓄能力下降,與...
存保會同時對301名結婚15年以下人士,進行深入意見調查,發現78%受訪者有儲蓄習慣,而平均每月儲蓄金額約為8,600港元,分別較一般市民高16%及30%。調查也顯示,受訪已婚人士認為需要擁有約67萬...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在周三 (10日)發佈了「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是次研究由存保會委托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在9月期間訪問了1006名18歲以上的港人。調查結果顥示,受到疫情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公布2021年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港人儲蓄金額及人數比例創4年來新低。今年僅62%受訪港人表示有儲蓄習慣,較去年跌5%;而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為6,...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今日(10日)公布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在疫情持續及經濟不明朗的挑戰下,香港人的儲蓄能力進一步下降,亦較難訂立穩定的儲蓄目標及計劃;市民每月平均儲蓄金額為6,6...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調查發現,港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為6,600港元,較去年下降6%,亦為調查自2018年推出以來所錄得的最低;另調查顯示,港人平均認為擁有約49萬港元的儲蓄就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存保...
存款保障計劃實施至今已有15周年,現時如市民存放合資格存款的銀行倒閉,將可獲最高50萬港元的補償。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昨日宣布,引進電子發放補償服務,將現時7日的發放保償時間再度縮短,市民最快3日可取得...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作為管理存保計劃的法定機構,致力提升存保計劃的運作效率和成效,更不斷優化措施及向大眾推廣存保計劃,以加強存款人的信心。存款保障計劃(存保計劃)今年踏入15周年。自2006年...
存款保障計劃已實施15周年,現時如市民存放合資格存款的銀行倒閉,將可獲最高50萬港元的補償。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宣布,已引進電子發放補償服務,現時7日的發放保償時間有望再度縮短,市民最快3日可取得補償。...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公布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逾6成受訪者表示有儲蓄習慣,每人每月平均儲約7,000港元,惟金額較去年下調約7%。而逾4成受訪者表示儲蓄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較去年上升8%...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今日公布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為連續第三年進行這調查。調查發現,在疫情的衝擊下,香港人的儲錢能力受挑戰,約六成七受訪香港人表示有儲蓄習慣,比率與去年相若,但有儲蓄習...
過去一年,歷經政治運動、中美世紀角力,不時傳出一些金融體系的負面消息。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簡稱「存保會」)主席許敬文表示,過去一年香港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在經濟環境不明朗、虛假消息容易流傳的情況下,市...
政府公布,財政司司長根據由行政長官轉授的權力,任命陳錦文及羅志偉為存款保障委員會委員。任命由2020年1月1日起生效,為期三年。 政府發言人表示,兩位獲委任的人士,在公共服務和各自的專業領域具備豐...
金管局發出首個虛擬銀行牌照至今約8個月,市場終於迎來首間虛銀試業,意味距正式開業又邁進一步。虛銀真正「殺到埋身」,到底虛銀與傳統銀行又有何不同? 虛銀最大特色是不設實體分行,只設有至少一個實體辦事處...
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不一樣的理想和目標。 初出茅廬的年輕一代,準備在職場上大展拳腳,又或是希望能夠創業,成為商界的明日之星;蜜運數年的情侶,昐能早日結婚、置業,建立美滿家庭;為人父母者,希望給...
不少打工仔除靠強積金,也會額外儲錢待退休用。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調查發現有6成半市民有儲蓄習慣,每人月均儲蓄7,500元,較去年升7%。 而其中308名55至65歲受訪在職人士,則月儲近1萬元,這年齡...
存款保障委員會調查發現,港人每月平均儲備7500元,較去年增加7%,中位數按年持平維持在5000元。當中更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逾3成受訪者均表示無儲蓄習慣。 存保會發現,6成半市民有儲蓄習慣,較去年7...
打工仔收到薪金後會花光還是儲起部分?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調查發現,本港6成半市民有儲蓄習慣,每人每月平均儲蓄金額為7500元。而55至65歲在職人士更逾7成人有儲蓄,平均每月儲近10000元,更認為要有...
內地城商行包商銀行(24日)上周五突然被因嚴重信用風險而監管當局接管,人行於同日成立100億元人民幣的存款保險基金。內銀板塊或「因禍得福」, 存款保險基金專戶規模逾800億人幣 內地與本港一樣,同...
理財總是說易行難,不少香港人卻未能有效管理個人的金錢財產,連儲蓄都未能持之以恒。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去年尾公布,有關港人儲蓄習慣的調查報告,報告訪問了1,015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人,當中有7成受訪...
豬年將至,不少豬型紀念品或手作深受大眾喜愛,不過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許敬文出席藝術豬巡迴展覽時指,曾經對「豬」有陰影,因60年前就讀幼稚園時,因沒交功課或做錯事時會被蓋上「黑豬印仔」。 許敬文:豬...
存款保障委員會可確保持牌銀行清盤時市民可獲得賠償,存保會主席許敬文指,有望於年底前發牌的虛擬銀行存款亦同樣受相關保障,但日益普遍的電子支付工具則因屬不同監管部分,目前難將其納入旗下保障。 年底發牌虛...
【本報訊】首批虛擬銀行牌照最快可望於今年年底批出。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許敬文重申,根據現行法例,「存款保障計劃」適用於所有持牌銀行,當中亦包括虛擬銀行,而存保會未來一旦要作出補償,將考慮透過電子形式...
本港「月光族」越來越多,要養先儲蓄習慣並不容易。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儲蓄習慣的港人每人月均儲蓄7000元,惟一般人認為,要有72.5萬元存款才獲得足夠「安全感」,意味每人需...
「香港年金計劃」(公共年金;或稱政府年金)認購意向登記將於下周三(8月8日)截止,自政府公布公共年金銷售詳情以來,引起市民對各類年金產品的關注。有興趣了解年金與不同退休理財產品,不妨參考下表作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