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水埗主教山的百年配水庫,近月引起保育爭議。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今(10日)於電台節目稱,事件再次提醒外界保育和活化的重要性,須一同考慮,當建築物已完成了他們的原有使命後,若能加以活化及再利用,就...

【本報訊】水務署昨展開深水埗主教山的配水庫古迹臨時加固和整理工程。有建築測量團體認為,政府除應加快保育工作,亦應讓公眾參與保育過程,例如舉行比賽,讓市民參與保育方案。 多個建築和保育團體昨召開記者會...

深水埗主教山的配水庫古蹟,水務署今(5日)開展臨時加固和整理工程。有建築測量團體認為,政府應加快保育工作,讓公眾參與保育過程,和檢討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 多個建築和保育團體今日召開記者會,反映對保...
逾百年歷史的羅馬式拱門建築地下配水庫,已被拆卸工程鑿毁了部分建築,包括20米乘10米天花,也拆毁百條石柱的其中4條。 百條石柱 4條遭拆毁 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昨為古蹟辦誤以為配水庫只是簡單水缸致歉...

特首林鄭月娥今(29日)晚上在社交網站貼文,主動回應深水埗主教山發現古羅馬式歷史建築,認為即使不是古物古蹟專家,在香港發現這些漂亮和相當完整的舊建築,都會覺得很值得保留,而她作為前發展局局長兼法定的古...

文獻記載1904年落成的深水埗主教山食水減壓缸,恍如古羅馬式地下蓄水池,險些被水務署工程清拆,最新狀況已停工。全民考古,有政黨和保育團體發起聯署,希望主教山配水庫可列為「暫定古蹟」,錄逾2萬人聯署。古...

皇都戲院終由新世界發展(00017)統一業權,新世界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強調,希望喚醒沉睡已久的皇都戲院,注入新的文化精髓要,將盡力研究復修皇都戲院。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1952年建成,是歷...

長時間抗疫令港人身心俱疲,但同樣甚至更難捱的環境,在1894年的香港已出現過,當時香港爆發持續近30年的鼠疫,疫情一波又一波的來襲。1903年西環常豐里爆發鼠疫,因病而無家可歸的人不在少數,為改善當地...

坐落於北角英皇道逾一個甲子的皇都戲院,全名為皇都戲院大廈,包括皇都戲院、皇都戲院大廈及商場三部分,開創了戲院、商場一條龍式消費先河。而皇都戲院部分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部分已列一級歷史建築 北角皇...

發展局昨日(3日)公布,將景賢里、芳園書室、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及及俗稱「白樓」的霍米園,納入第六期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政府會資助活化及改造工程,再交由獲選的非利機構以社企業形式營運活化後的...

前身是馬頭角牲畜檢疫站的「牛棚」,後方用地完成第二期翻新及改建,命名「牛棚藝術公園」並啟用,每天朝7晚10對外開放。當局盼日後可於公園公共空間,讓本地藝術家舉行藝坊,展示文創作品及舉行表演活動。 牛...
近年社會對文物保育愈趨關注,政府去年底委任港大前副校長蘇彰德,接替林筱魯出任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他形容責任重大,期望兩年任期內為歷史建築物完成評級。 古諮會「換樁」,由港大前副校長蘇彰德接棒出任主席...

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將於月底結束,香港高爾夫球會於今年5月及6月兩度去信古物諮詢委員會,建議將粉嶺高爾夫球場整體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場內建於1911年的「18個洞」舊場列為法定古蹟,古諮會通過將評級交由古...

大館(即前中區警署建築群)的已婚督察宿舍,前年5月外牆倒塌,馬會正準備修復方案,今(6日)於古物諮詢委員會討論。馬會建議把現存約8%的已婚督察宿舍移除,再進行加固。而重建部分會起用現代建築元素,不會複...

港大馮平山樓、儀禮堂、梅堂3座建築,於2009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事隔約9年後,古蹟辦建議將3座建築物,改列為「法定古蹟」。古物諮詢委員會明天(21日)開會,討論有關事項。如建議獲通過,港大將繼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