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本報訊】最新一份《申訴專員年報》透露,前年1名小學女生疑遭校園欺凌,以及遭教師拉址等不恰當肢體接觸,以致出現抑鬱及自殺傾向,向教育局投訴卻被冷待,直至相關閉路電視片段被自動刪除。申訴專員公署斥教育局...

2023/12/08
小學生遭欺凌萌死念 申訴署斥教局懶理

政府昨日(6日)向立法會提交《申訴專員年報2023》政府覆文,當中提及一宗涉及校園欺凌及教師對學生作出不恰當的肢體接觸的投訴個案,致一名小學女生出現抑鬱、有自殺傾向。申訴專員公署批評教育局對處理有關投...

12:53 2023/12/07
【校園欺凌】小學生遭欺凌萌死念 家長投訴遭拖延9個月CCTV被自動刪除

本港學童自殺事件頻現,教育局今日(6日)公布,今年首11個月,全港中小學共匯報了31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比過去5年每年14至25宗不等為多。她估計,個案數目上升與疫情及復常後,學生需要面臨較大挑戰...

18:51 2023/12/06
學童自殺|教育局:今年錄得31宗學生疑自殺亡 醫生拆解自殺7大警號

醫務衞生局公布,上年度約有1810名18歲以下患者在醫管局確診抑鬱症,惟並無備存患抑鬱症而自殺的青少年統計數字。局方表示,會加強對特定群組,如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支援及診治服務,以合乎病人需要。翻查資料,...

15:37 2023/12/06
【抑鬱症】上年度1810名18歲以下患者確診抑鬱 醫衞局:會加強支援診治

學生自殺問題備受關注,政府昨日(1日)起至明年1月在全港中學推出以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與家校和社會各持份者合作及早識別和支援有高風險的學生。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教師或因工作繁重,沒...

12:36 2023/12/02
【學生自殺】教師換人、疫後重建師生關係難 葉兆輝憂三層機制將責任交予學校作用有限

40年前於屋邨維修鋁窗的男子,隨機尋找搶劫目標,尾隨13歲女童回家時推其入單位內強姦後逃之夭夭,女童隨即到警崗報警。女童事後患抑鬱症,須於青山醫院接受治療,事主於事發16年後出院休假當天自殺身亡,終年...

13:35 2023/11/28
【性侵女童】40年前被性侵事主自殺身亡 60歲廚工認強姦罪囚7年

晚期癌症病人面對種種治療副作用,甚至由癌症引起的痛症、疲倦、胃口差等症狀,往往都對身心造成龐大壓力,使生活質素變差。面對這些問題,其實針灸有效「對症下藥」,紓緩疼痛及其他不適。中醫師會因應病人體質和症...

2023/11/28
晚期癌症病人痛症多胃口差 中醫針灸治療有助紓緩症狀

政府近年致力加強基層醫療,有調查發現,更生人士、精神復元人士及少數族裔人士的體重指標(BMI)呈兩極化,過輕情況較一般人高逾5成,二級肥胖亦較一般人高8成半。善導會建議政府在服務高危基層社群的機構,加...

19:43 2023/11/26
【基層醫療】調查反映基層社群身心健康需支援 善導會倡加設駐機構醫護人員

打工仔總認為退休必然代表脫離工作的束綁,從此過上自由、美好生活。事實上,除非能夠制定一個周全可靠的計畫來享受新時光,否則退休後的生活可能會無所事事,失去目標,充滿無聊、焦慮甚至抑鬱。已退休26年的前市...

21:45 2023/11/25
退休後容易陷入抑鬱 酗酒或染毒癮 老年生活充實兩大方法

都市人返工壓力大,隨時影響精神健康。有港男在網上分享經歷,指自己最近辭去做了7年的工作,然而之後一個月連轉3份工都覺得不適合自己,感到十分迷惘,情緒亦長期低落,懷疑自己患上抑鬱症。台灣就有心理師指出,...

17:04 2023/11/24
精神健康|港男一個月轉工3次 返工壓力過大易患「職場抑鬱症」【6大症狀自測職場抑鬱】

晚期癌症病人面對種種治療副作用,甚至由癌症引起的痛症、疲倦、胃口差等症狀,往往都對身心造成龐大壓力,使生活質素變差。面對這些問題,其實針灸有效「對症下藥」,紓緩疼痛及其他不適。中醫師會因應病人體質和症...

11:47 2023/11/24
癌症|患晚期肝癌全身痛症情緒低落 中醫針灸治療紓緩痛楚調節心情

患輕度抑鬱症的單親母因不滿11歲兒子不專心上網課,涉以平底鍋襲擊兒子的小腿。兒子於母親離家後鎖門,母親於無法返回單位下以打火機點燃大門致濃煙入屋。母親早前承認虐兒及縱火罪,被判感化12個月。律政司今(...

13:05 2023/11/23
【覆核刑期】母涉打仔兼家門縱火判感化 上訴庭改判緩刑明言予最後機會

28歲末期胃癌及肝癌患者、港大畢業生楊嘉驃(Gabriel)早前捐出80萬元予香港兒童癌病基金,引起全城關注。他早前受訪時透露,今年10月抗癌期間曾經嘗試輕生,現時Gabriel已回家休養,更以過來人...

21:15 2023/11/21
【珍惜生命】末期患癌青年楊嘉驃關注學童自殺 短短1日為撒瑪利亞會籌款逾12萬元

我感到非常疲倦,我什麼事情都沒有動力去做,我什麼人都不想見,我感到好無助、心靈空虛,沒有人可以幫到我!以上是一位患了青少年抑鬱症中學生的獨白!當一個人患了抑鬱症,他們會感到非常徬徨無助,如果發生在青少...

16:31 2023/11/20
【青少年抑鬱症】患上抑鬱症要懂得求助 運動及冥想有助康復進度

在破碎家庭長大,加上喪親、家暴、學業壓力接連打擊,令90後的婷婷患上了思覺失調和抑鬱症。抗病逾十載,她從自卑寡言、封閉自己,變得願意打開內心、與人溝通,開始學習擁抱和接納情緒:「既然身邊的人沒放棄我,...

17:23 2023/11/16
抑鬱症|喪親家暴學業壓力三重打擊 女生抗鬱十載:學習擁抱情緒

銀屑病屬慢性免疫系統失調導致,不僅影響患耆外觀,更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負面影響。有皮膚科醫生指出,研究顯示七成患者使用一款針對銀屑病的生物製劑後,能近乎完全清除銀屑病,鼓勵患者及早使用。有見...

13:05 2023/11/13
銀屑病治療丨七成患者服生物製劑近乎完全清除銀屑病 聖雅各推「生物製劑藥物資助計劃」 受惠患者:重生享受生活

馬斯克認為:「AI會令人類不再需要工作! 而我們未來的挑戰是,如何找到生活意義?」馬斯克是一位很有前瞻性的人物,他的電動車、環保能源、星鏈計劃 …… 這一切反映出他能看出未來將要困擾人類的問題。不少讀...

12:34 2023/11/10
AI生活丨人類如何在AI世界尋找生活意義? 醫生解構ACT心理治療理論

在破碎家庭長大,加上喪親、家暴、學業壓力接連打擊,令90後的婷婷患上了思覺失調和抑鬱症。抗病逾十載,她從自卑寡言、封閉自己,變得願意打開內心、與人溝通,開始學習擁抱和接納情緒:「既然身邊的人沒放棄我,...

2023/11/10
家庭學業雙重壓力致情緒病 90後女生:學習擁抱自己的情緒

香港近期接連發生多宗青少年輕生事件,非常心痛。香港青年協會日前公布「中學生開學適應」調查結果,發現逾五千五百名學生當中,約四成二學生的壓力指數高達七分以上(十分為壓力最高),另有逾三成學生指出,最困擾...

10:26 2023/11/09
青少年壓力丨溫書未+做曬功課未+點解咁低分 專家:青少年日日被「問責」想開心都難

現年28歲的楊嘉驃Gabriel身患末期胃癌,在10月19日於社交平台上宣布,捐出80萬港元給兒童癌症基金會,幫助患癌的小朋友,善舉引來社會極大迴響。Gabriel今日(11月8日)再在社交平台發文報...

22:51 2023/11/08
正能量|28歲港青患末期胃癌捐80萬助癌童 情況轉穩定回家休養透露早前入院原因

早洩是不少男士難以啓齒的性功能障礙問題,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影響與伴侶的關係。本港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鄭冠中接受TOPick訪問時分享案例,指一名30幾歲的港男因持續6年都有早洩問題,最終導致與伴侶關...

16:53 2023/11/07
TOPick診症室|30多歲港男早洩持續6年羞於求醫終致離婚 揭早洩2大成因+改善小貼士

筆者最近看了極之燒腦的超人氣電影《勿說是推理》,故事講述爆炸頭的破案天才久能整到訪廣島,他被捲入一宗詭秘的豪門家族爭産案,案情之所以複雜除了涉及金錢,還有遺産繼承人的家庭成員爭拗,繼承人必須拆解到遺囑...

18:59 2023/11/06
勿說是推理|潛意識影響負面情緒致抑鬱症? 醫生從《勿說是推理》剖析潛意識行為成因

「我知道自己女兒不開心,但我不知道怎樣幫助她,我已經不敢比任何壓力她,她有自殘鎅手的現象,但我又不敢詢問她的情況,我怕問她對自殺的睇法會真的觸動她選擇更嚴重的自殺行為,我真的痛心疾首!」以上是一位家長...

12:16 2023/11/06
學童壓力︱女兒情緒受困自殘鎅手 港媽形容痛心疾首:不敢比任何壓力

「我覺得讀書很大壓力,我真的覺得很疲累,我無法專注溫習,我已經很久沒有做運動,我有很強烈的無助感,對將來沒有任何希望,我真的想了結生命,我在社交媒體也靜悄悄地出了post與我的朋友道別。」以上是一位患...

09:17 2023/11/03
珍惜生命丨學童輕生接二連三疑受抑鬱症困擾 精神科醫生教從3大層面及早辨識

經歷逾3年疫情,讓不少香港人坐困愁城,根據政府新聞公報,2022至23年度,於醫管局確診患有抑鬱症並接受治療的人數總共有6.6萬人,較5年前增加近兩成。 疫情首年 全球焦慮抑鬱增25% 港人的精神壓力...

2023/10/30
夥拍病人組織 辦精神復康教育活動

去年發生的秀茂坪安達臣道天秤倒塌工業意外,釀成3死6傷。41歲死者許文明的遺孀阿惠(許太)乳癌末期離世,遺下一對稚女,令人不勝唏噓。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今日(28日)公開撰文,憶述與許太的相處點...

18:14 2023/10/28
安達臣道冧天秤丨許太臨終前1年訓練女兒獨立 婉拒成立教育基金寄語女兒:長遠要靠自己

部分人習慣睡眠時會開一盞小夜燈,但原來這習慣可危害健康。台灣胸腔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分享,開燈睡覺會影響睡眠品質,而長期處於缺乏睡眠的情況,可導致4個嚴重後果。台灣胸腔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在Facebo...

17:25 2023/10/24
【睡眠健康】開夜燈危害身體健康? 醫生揭示缺乏睡眠可致4大禍害

由香港成人專注力協會舉辦的香港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關注周2023,今年以「導向成功人生」(Navigating Success)為主題,並在10月22日於樂富廣場舉行開幕禮暨同樂日。大眾熱烈參與,一...

11:13 2023/10/24
【女神級視后】ADHD關注周2023同樂日 李佳芯擔任關注周星級大使

香港人一般以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都是兒童獨有病症,但其實此症狀可持續至成年,而不少成人患者都是一直未有察覺,估計這類成人患者可能多達15萬人,星級司儀霍彩玲(Amanda)是其中之一。...

21:07 2023/10/20
【ADHD】頻頻無記性確診專注力失調 司儀霍彩玲助成年患者度難關

香港人一般以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是兒童獨有的病症,但其實此症狀可持續至成年,而不少成人患者都是一直未有察覺,估計這類成人患者可能多達15萬人,星級司儀霍彩玲(Amanda)是其中之一。...

2023/10/20
星級司儀患ADHD不自知 成立成人專注力協會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