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71 個
羅家聰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最近多地公布次季GDP,普遍收縮。的確,環球盛衰同步,但仍有高低之分的。 圖一所見,雖然英國、歐洲常被唱衰,謂最弱一環,但實情是在基數偏高下,近季GDP增長依然較高。聲稱最先復甦的中國、香港,卻竟最...
內地減持美國國債,坊間解讀為去美元化。要是減持美元增持其他,如歐元或黃金,總外滙儲備不應也跌;何況近兩年亦沒增持黃金。 圖一顯示內地持美債佔總外儲比例(紅),近年確跌但未見海嘯低位,僅返2014年時...
上月,敝欄的銅、鋁拼圖看升,錯了。好在講好了一不對路即走。今文轉淡友版。 圖一將銅跟13年前三季前比,似近一年,料9月底穿6,000美元後見底。之後?Deep-V反彈,一年後補回裂口,往後再創高峯。...
中國剛出GDP,一定增長的,盡管PMI曾低於50。要知真像,可核對市場數據。 銅是博士,但似是主修中國。無他,生產大國才用大量銅。銅價不會假的,將GDP增長跟其季度平均按年變幅比(見圖一),可見20...
美國通脹疑似見頂(故銅鋁拼圖失效),但歐美的仍很高。緣何本港通脹卻低? 通脹源頭有二:一是供求變化決定物價變化,二是無關供求,銀紙印多物價便升。 圖一以美、港GDP增長差解釋兩地通脹差,美港的GD...
有指銀行結餘錢多,港息可不跟美息,結果港滙觸弱方後當局干預,結餘急跌。 圖一所見,當美滙升得快過美電(藍綫向下,左軸逆向),息差拉闊令資金流走,結餘本已有跌壓。曾有日子美滙強、港滙無位貶,而結餘無跌...
隨着息口急加,無息的加密幣亦對應急跌。雖然拼圖預料比特幣已近(或見)底,但加息應起碼至明年初,幣價豈非要因而有排大跌? 圖一將預示美國加息的2年期國債息跟比特幣價比,前者逆向,後者取對數比例,可見債...
通脹失控,央行始狂加息,但息口未致即時衰退;孳息曲綫預示四至六季內未衰,最快亦明年底。此際商品可能尚有得炒。食品和能源早已炒起,似乎到金屬追落後。 今文兩幅拼圖均為大路金屬,一銅一鋁,均跟17年前比...
近期常言滯脹。脹易明白;滯脹應是指實質經濟增長趨低。那麼,滯脹就是實質GDP增長趨低,而CPI增長趨高,或兩者之差趨低。到底滯脹或兩者之差趨低,股市又該如何? 圖一將這跟美股按年變幅比,大致對應,尤...
美國公布聯儲局主要參考的PCE通脹稍回,市場高唱見頂。見未呢?常言道,是次通脹乃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翻版。今再拼圖,換上PCE通脹和10年期長息。 圖一先看通脹,圖料近頂,但尚有4個月。何況細觀...
不少人指,港股廢(低)得不合理,美股則貴得不合理,因為他們做錯了一件事:直接比較兩市PE(市盈率)。 早指不同市場的PE不可比,甚至同一市場跨時間比也意義大。亦一早指,股市反映經濟;不過總有大把人(...
最近加密貨幣大拆倉,似乎壞了比特幣每4年新增減半的價格周期。怎壞法呢? 圖一為比特幣價跟其歷史拼圖,相似的已縮短到3年半前。圖料6月尾在約22,000﹙美元‧下同﹚見底,往後兩年在這水平至歷史高位即...
好多年來,大行總是亞洲但「日本除外」。不過不經不覺,日經指數已由十餘年前9xxx點升上27xxx點,翻兩番了。 從來認為,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一個怎樣大的泡沫爆破、一連串怎樣錯的政策,經過20年(1...
最近日圓、人幣急貶,雖有錢走在前,但日銀和人行皆刻意寬鬆,顯然推波助瀾。 到底對經濟有沒有幫助?滙價不是單兌美元,而要兌一籃子貨幣計,更要扣通脹實質計。 圖一為日圓實質有效滙率按年變幅和實質GDP...
美國聯儲局本周四(5月5日)宣布加息0.5厘,同時宣布於6月起逐步縮表,符合市場預期。本港地產業界普遍認為,本港銀行未必即時跟隨美國步伐加息,加上市場早已消化相關消息,預計對整體樓市影響不大。 美國...
美國聯儲局宣布加息0.5厘,聯邦基金利率區間提升到0.75厘至1厘,6月1日開始以每月475億美元的步伐縮表。面對美國加息周期進一步「殺到埋身」,對於香港樓市有多大衝擊?置業人士面對加息周期又有什麼策...
隨着美國通脹失控如1970年代,息亦愈加愈快,本文看看當年股市的具體反應。 圖一直接比較美息與美股。1月尾時,曾經看過道指和納指的反應,今次轉看標指。1973年初開始加息時,標指即跌。一口氣加逾5厘...
隨着美國急加息,美港息差拉闊、美元兌港元升,資金應有外流壓力。實情呢? 圖一先看美港3個月期拆息差;看資金流最好是看恒指了。 如圖所見,息差擘闊,意味着港息相對低企,即資金充裕,利好恒指,反之亦然...
美國聯儲局縮表了,到底其持債分布如何?賣出市場的影響又如何? 圖一為聯儲局所持按剩餘年期劃分的國債額。當然,某筆債的剩餘年期多短於票面。從今轉所見,買最多的是兩年、3年及5年期,7或10年期的反而較...
股市上落,基本因素主導大勢。但短期而言,即使短至幾個月內的卻往往無解,無解亦不等於無節奏。今文提到的兩個節奏便不是新的,昔日刊過,今更新重刊仍準。 圖一為道指每近兩年一變,或近4年一梯級的一升一上落...
有教授用數學模型預測本港下一波疫情高峰將於6月。其實敝欄過去兩年不時預測,一指全球疫情大流行多在兩年上下結束,死亡率現已頗近流感,外圍多已解封,算近尾。 第二曾指,兩波疫情隔三、四個月。圖一更新這「...
睇圖計,港股應已結束熊市,不過大幅加息、美元強勢在前,港股又可有幾牛? 圖一將3個月期港元拆息減去本港通脹跟恒指按年變幅比,若說負實利率利股市,正路兩者反比(留意左軸逆向)。事實上,這關係30年前不...
近期漸有大名指美國通脹見雙位數。本欄早已提到無論M2或1970年代經驗,均指向通脹見雙位數。最近更新數據執過幅圖後,發現還是當年經驗更具測度能力。 執修後的圖一所見,通脹仍以逼近雙位為目標,起碼半年...
油價殺上百三、四,通脹定失控了?總有影響,但到底有幾大還要計過才知道。 圖一先來看油價和物價(CPI)的關係。既然通脹是後者美國CPI的按年變幅,順理成章,前者即油價也要取變幅。若這拼圖遷就近年關係...
Covid本已是場世界大戰,普京更趁火打劫,頗有大戰前的味道。事實當然未是,起碼美、歐一路明言無意出兵,目前仍僅「似」戰前矣。那美股又有幾似大戰時呢? 圖一將目前道指走勢跟一戰時比,不多似。其實截至...
久沒抄文了,今抄大師論戰,應景(見參考)。區區早指Covid就如第三次大戰,而打扙的結果乃財赤急飈、物價暴升,如圖一、二示。財赤緣何會如當局預計般跌? 看看教科書那條政府如何平衡收支的公式,不出三法...
美國CPI通脹7.5%,盲目樂觀派還搬出基數論看跌。無基數效應的按月核心通脹0.6%,數月來也這樣增速,年化亦逾七了,實不知看跌基礎何在。問頂,應先問源頭。 是次通脹顯然是瘋狂寬鬆所致。以M2增長領...
本港現第5波疲情嚴峻,新春假期後確診個案急增。 港府於1月7日起晚市禁堂食生效順延至今,髮型屋於2月10日起關閉14日;全港幼稚園、中小學同補習學校將延長暫停面授課堂同校內活動至3月6️日。酒吧及酒...
去年分析數據時,在減低感染上,嚴格的防疫如保持社交距離等確較打疫苗見效。不過,隨着Omicron這呼吸也可中招的版本肆虐後,嚴格措施似乎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圖一將Our World in Data編...
不切實際、強行清零的代價,可從比較星洲(新加坡)、香港見之。 星洲人口約本港的四分之三。約半年前港府堅持清零,星洲與病毒共存,結果自然是本港個案下跌,星洲急升。 然而,如圖一所見,本港的所謂清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