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有產後媽媽日前在網上發文指,生完BB後性慾大減,陰道似有物件塞住,每次行房也劇痛,懷疑與醫生產後「縫針」有關,令她對房事失去興趣,更擔心影響婚姻關係,同時想問其他媽媽是否有此症狀。帖文一出,即有大批媽...

16:54 2023/03/24
【養生湯水】港媽產後性慾減行房似行刑 中醫推介2款湯水有助和合

本港香港婦聯上月進行《港人生育意願2023》調查,結果顯示有76%受訪者沒有生育打算,創9年以來新高。 這邊廂有人生育意欲低迷,那邊廂一些人卻受不育困擾,據統計,每6對香港夫妻就有一對有不孕的困擾,...

12:50 2023/03/23
【生龍B】堅守5招打造易孕體質 中醫師:針灸有助刺激排卵

繼早前屯門醫院新生嬰兒特別護理病房先後有6名嬰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徵狀,全部病人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陽性反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周一公布香港小童群益會樂緻幼兒園幼稚園(黃大仙)爆發的上呼吸道感染個案,當中...

13:37 2023/03/22
【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峰期幼稚園爆發感染個案 中醫師指1類小朋友最易中招

不少素食準媽媽都擔心懷孕期間,BB未能攝取足夠營養。不過只要識食,孕期全素都可以順產誕下足磅BB。BB身體健康之餘,亦力氣十足,精靈活潑。今集《靚太廚房》找來素食媽媽Doris為大家分享孕期及幼兒全素...

10:00 2023/03/22
【靚太廚房】素食媽媽孕期全素奉行彩虹飲食法 不進食蛋奶製品女兒同樣健康精靈

中醫文獻記錄眩暈病,最早見於距今數千年前《黃帝內經》。經過後世醫家不斷實踐並豐富內容,中醫對眩暈記載了完善的發病機制理論及治療方法。如果說現代醫學能仔細分辨病理位置,那中醫亦優於觀察疾病體徵。 中醫...

2023/03/22
淺談中醫眩暈

喜歡讀歷史,不知何解,尤其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我特別喜歡研究。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是我每次做完一個大項目,身心俱疲,又或者遇上工作上有解不開的難題時,必讀一次的書...

2023/03/22
跟着帝王去養生

口罩令解除,但仍有人堅持戴口罩,一部分原因或是為掩蓋口臭問題。有中醫師指出,口臭代表身體健康反常,有7種臭味更反映身體或出現嚴重問題,要及時求醫。 最新影片: 台灣中醫師王大元在Faceboo...

18:25 2023/03/21
【口臭警號】口臭隱藏7大疾病或患癌 中醫教茶飲按穴抑制口臭

今天(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有中醫指出,春分是補陽氣最佳時機,並建議在作息、穿衣、飲食、茶飲4方面入手,養肝排毒。 最新影片: 台灣合陀中醫診所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春分一...

11:32 2023/03/21
【廿四節氣】「春分」4招養肝補陽氣 中醫推介2款排毒養生茶飲

香港浸會大學今日(20日)公布的研究揭示,人體中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酶,是導致新型冠狀病毒侵襲人體內不同器官的主要因素。研究團隊採用一種名為3A2的人源化抗體,通過注射方式以抑制該種蛋白酶的活...

13:21 2023/03/20
【新冠治療】浸大揭新冠病毒侵襲人體成因 研究發現新抑制方法

男女有別,中醫認為女士以肝為先天,而男士以腎為先天。 女性生理上以血為本,從月經到妊娠、分娩等不同階段,都需要大量的血液。肝臟是儲存血液的器官,同時也是供應血液和津液的來源,血液在經脈中循環。因此,...

11:20 2023/03/20
【女士養生】女人要養肝男人要補腎 每日一杯花茶簡單養肝法【附製法】

現在正值春分時節,天氣開始回暖,雨水漸漸增多,空氣變得非常潮濕,臨近春分這幾天的相對濕度就高達95%,這就是中醫經常所講的「濕重」現象。潮濕天氣會對身體帶來不同影響,兒童最常見的就是濕疹發作,「濕重」...

08:00 2023/03/20
【春分養生】24節氣春分為濕疹復發高峰期 中醫推介3款濕重宜用袪濕健脾食療

在疫情3年多期間,人人也強制戴上口罩,註冊中醫師林惠賢發現不少人也有口罩肌。「因為長期戴上口罩,經常與面部皮膚摩擦,所以造成刺激;同時戴着口罩難免侷促,令被口罩覆蓋的皮膚範圍,經常處於悶熱狀態,容易出...

16:36 2023/03/17
【美顏教室】中醫師教按5穴位KO口罩肌 兩款養膚食療改善脾虛濕重【內附食譜】

在疫情3年多期間,人人也強制戴上口罩,註冊中醫師林惠賢發現不少人也有口罩肌。「因為長期戴上口罩,經常與面部皮膚摩擦,所以造成刺激;同時戴着口罩難免侷促,令被口罩覆蓋的皮膚範圍,經常處於悶熱狀態,容易出...

2023/03/17
除口罩現暗瘡黑眼圈 中醫師推介5穴位健肺美肌

我們總有個心癮,就是明知翌日要早起,但仍不肯放下手機,仍不斷看社交網站,看新聞和網上購物等,總之就不肯早點睡覺。結果真正要睡的時候,卻偏偏難以入睡,引致上班時要靠喝咖啡硬撑提神。最近,有調查指出,香港...

11:18 2023/03/16
【年輕逆齡】不須服藥不花分毫養生法 靚女中醫分享年輕10歲的秘密

濕疹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病,發生在兒童身上的濕疹,又稱為「小兒濕瘡」。小兒濕疹病因複雜,多因「風、濕、熱邪」客於肌膚,特徵是經久不愈,反覆發作。就臨牀所見,濕疹寶寶大多是因先天脾胃較為虛弱,致濕氣困脾...

18:17 2023/03/15
【對抗濕疹】小兒濕疹反覆發作爛皮膚 4款湯水茶飲助清熱祛濕健脾

濕疹又名「異位性皮膚炎」,困擾不少大人及小朋友,現時步入春季,潮濕鬱悶易引發濕疹,再到夏天熱到出汗,濕疹又隨時發作,亦有不同原因誘發濕疹,令人痕癢難耐!註冊中醫馬琦傑指出濕疹有分濕熱、脾虛、血虛風燥等...

17:52 2023/03/13
【小兒濕疹】春夏轉季濕疹起皮膚紅腫痕癢 中醫教分辨3類型配合食療紓緩

澳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將組建「澳琴聯合招商推介代表團」前往新、馬、印尼開展為期十天的招商推介活動,擴大海外招商引資管道,全面推介澳琴投資發展環境和優惠政策,吸引全球優質產業項目和...

21:23 2023/03/12
澳門橫琴今起聯合「出海」招商 率先瞄準東南亞

民建聯昨日發布《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倡議書》,提出17項建議,包括建議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分擔香港整體醫療壓力,在醫管局管治架構內增設中醫代表等。 財政預算案提出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5億元,助力本地...

2023/03/10
民建聯倡設 中醫中藥發展局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

17:20 2023/03/09
【兒童磨牙】瞓覺磨牙或脾胃積熱引致 中醫推介3款食療+3大穴位按摩助紓緩

《財政預算案》提出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5億元,助力本地中醫藥發展。民建聯今公布「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倡議書,提出17項建議,包括建議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分擔香港整體醫療壓力。 談到目前中醫的發展問...

16:37 2023/03/09
【中醫藥發展】民建聯倡公立醫院設中醫部 醫管局管治架構內增中醫代表

「早洩」和「陽痿」是男士們最難以啓齒的性功能障礙,有統計更指有1至3成男性受到此困擾,即使是血氣方剛的年輕男士,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台灣有中醫師表示,6個壞習慣是男生們每天都會做但卻「渾然不知」,從而...

14:14 2023/03/08
【男人之苦】6個壞習慣致早洩陽痿 中醫師分享5招改善性能力

屈臣氏今天宣布將於3月8日國際婦女節推出「DARE TO BE綻放真我」計劃,鼓勵女性跳出既定框框、敢想敢創,綻放最美好的自己。 陳凱琳分享自信之道 與你一同「喚活...

17:37 2023/03/07
【3.8 婦女節】屈臣氏「DARE TO BE」 計劃 會員儲印花免費換禮品及彩妝服務、中醫療程

3月6日為驚蟄,代表冬去春來,正式踏入初春的時份。註冊中醫師陳秋如提醒,在這個兩季交接轉換的時間,需要注重保健,更提供多個養生貼士,以健康的體魄迎接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 驚蟄是一年之中氣溫回升最快的...

2023/03/07
初春轉季養生貼士 宜養肝注意保暖

驚蟄來到,除「打小人」外,亦表示是天氣回暖,且乍暖還寒,人會容易生病,今年迎來疫情後首個「無罩」驚蟄,保護身體都相當重要。 據陳心怡中醫師表示,驚蟄是春雷出現時分,冬季陽氣藏於泥土,冬眠動物經歷了一...

15:46 2023/03/06
【驚蟄2023】濕氣重瞓唔好 唔打小人保重身體 中醫師推介養陰潤肝食療

來到24節氣中的「驚蟄」,氣溫乍暖還寒,冷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因此春季的細菌、病毒都活躍起來。康河中醫診所顧問中醫師劉潔瑩回覆TOPick查詢時指,由於小孩免疫系統還未完善,在「驚蟄」時節,是3大兒...

18:58 2023/03/03
【驚蟄食療】驚蟄到諾如病毒及流感來襲 中醫推介 宜吃3款食物增強抵抗力

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特別為大家介入一款湯水適合現時飲用, 以增強體質,益氣固表。 最新影片: 徐澤昌博直言,今日是兩年半以來第一次可以合法除罩的日子,對於是否繼續戴口...

18:51 2023/03/01
【撤口罩令】4個情況最好繼續戴口罩 中醫推介湯水增強體質減低感染機會

經歷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有大學團隊推算香港超過90萬新冠康復者,有至少一種長新冠症狀,民建聯今發起「全民關注『長新冠』行動」,3月起,於全港籌辦6場健康諮詢日,將設中醫義診,今起接受網上報名,料有3,0...

15:36 2023/03/01
【長新冠】民建聯籌辦6場健康諮詢 設中醫義診今起接受報名(附報名網址)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換句話說足部健康出了岔子,變得舉步為艱,踏出家門也難,日常生活肯定受限。正所謂養生先養腳,雙腳每天肩負步行、活動的勞苦工作,保養方面缺不能忽視。 中醫理論人體以五臟為核...

11:02 2023/03/01
【養生教室】人老腳先衰保養勿忽視 中醫師4個錦囊減老來筋骨退化

從冬季到春季,天氣變化較大,不論是氣溫還是濕度的差距,都令皮膚狀態變得不穩定。在中醫角度中,春天以風邪為患,身體容易出現與風邪有關的病症,例如風疹(蕁麻疹)等。另外天氣越來越潮濕,所以與濕邪相關的問題...

18:52 2023/02/28
【美顔教室】轉季皮膚狀況不穩易爆瘡 中醫拆解面部暗瘡位置玄機

春天萬物生長,包括小朋友們。英國就有研究證實,兒童在春天長高的速度,比冬天快將近3倍,主因是春天日照充足,加上小朋友運動量增加,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家長大可把握小朋友長高的黃金期,由食療入手,參考註冊...

18:36 2023/02/28
【增高湯水】孩子春天長高速度比冬天快近3倍 中醫推介2款健脾養腎增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