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中醫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香港浸會大學今日(20日)公布的研究揭示,人體中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酶,是導致新型冠狀病毒侵襲人體內不同器官的主要因素。研究團隊採用一種名為3A2的人源化抗體,通過注射方式以抑制該種蛋白酶的活...
男女有別,中醫認為女士以肝為先天,而男士以腎為先天。 女性生理上以血為本,從月經到妊娠、分娩等不同階段,都需要大量的血液。肝臟是儲存血液的器官,同時也是供應血液和津液的來源,血液在經脈中循環。因此,...
現在正值春分時節,天氣開始回暖,雨水漸漸增多,空氣變得非常潮濕,臨近春分這幾天的相對濕度就高達95%,這就是中醫經常所講的「濕重」現象。潮濕天氣會對身體帶來不同影響,兒童最常見的就是濕疹發作,「濕重」...
在疫情3年多期間,人人也強制戴上口罩,註冊中醫師林惠賢發現不少人也有口罩肌。「因為長期戴上口罩,經常與面部皮膚摩擦,所以造成刺激;同時戴着口罩難免侷促,令被口罩覆蓋的皮膚範圍,經常處於悶熱狀態,容易出...
在疫情3年多期間,人人也強制戴上口罩,註冊中醫師林惠賢發現不少人也有口罩肌。「因為長期戴上口罩,經常與面部皮膚摩擦,所以造成刺激;同時戴着口罩難免侷促,令被口罩覆蓋的皮膚範圍,經常處於悶熱狀態,容易出...
我們總有個心癮,就是明知翌日要早起,但仍不肯放下手機,仍不斷看社交網站,看新聞和網上購物等,總之就不肯早點睡覺。結果真正要睡的時候,卻偏偏難以入睡,引致上班時要靠喝咖啡硬撑提神。最近,有調查指出,香港...
濕疹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病,發生在兒童身上的濕疹,又稱為「小兒濕瘡」。小兒濕疹病因複雜,多因「風、濕、熱邪」客於肌膚,特徵是經久不愈,反覆發作。就臨牀所見,濕疹寶寶大多是因先天脾胃較為虛弱,致濕氣困脾...
濕疹又名「異位性皮膚炎」,困擾不少大人及小朋友,現時步入春季,潮濕鬱悶易引發濕疹,再到夏天熱到出汗,濕疹又隨時發作,亦有不同原因誘發濕疹,令人痕癢難耐!註冊中醫馬琦傑指出濕疹有分濕熱、脾虛、血虛風燥等...
澳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將組建「澳琴聯合招商推介代表團」前往新、馬、印尼開展為期十天的招商推介活動,擴大海外招商引資管道,全面推介澳琴投資發展環境和優惠政策,吸引全球優質產業項目和...
民建聯昨日發布《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倡議書》,提出17項建議,包括建議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分擔香港整體醫療壓力,在醫管局管治架構內增設中醫代表等。 財政預算案提出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5億元,助力本地...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
《財政預算案》提出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5億元,助力本地中醫藥發展。民建聯今公布「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倡議書,提出17項建議,包括建議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分擔香港整體醫療壓力。 談到目前中醫的發展問...
「早洩」和「陽痿」是男士們最難以啓齒的性功能障礙,有統計更指有1至3成男性受到此困擾,即使是血氣方剛的年輕男士,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台灣有中醫師表示,6個壞習慣是男生們每天都會做但卻「渾然不知」,從而...
屈臣氏今天宣布將於3月8日國際婦女節推出「DARE TO BE綻放真我」計劃,鼓勵女性跳出既定框框、敢想敢創,綻放最美好的自己。 陳凱琳分享自信之道 與你一同「喚活...
3月6日為驚蟄,代表冬去春來,正式踏入初春的時份。註冊中醫師陳秋如提醒,在這個兩季交接轉換的時間,需要注重保健,更提供多個養生貼士,以健康的體魄迎接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 驚蟄是一年之中氣溫回升最快的...
驚蟄來到,除「打小人」外,亦表示是天氣回暖,且乍暖還寒,人會容易生病,今年迎來疫情後首個「無罩」驚蟄,保護身體都相當重要。 據陳心怡中醫師表示,驚蟄是春雷出現時分,冬季陽氣藏於泥土,冬眠動物經歷了一...
來到24節氣中的「驚蟄」,氣溫乍暖還寒,冷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因此春季的細菌、病毒都活躍起來。康河中醫診所顧問中醫師劉潔瑩回覆TOPick查詢時指,由於小孩免疫系統還未完善,在「驚蟄」時節,是3大兒...
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特別為大家介入一款湯水適合現時飲用, 以增強體質,益氣固表。 最新影片: 徐澤昌博直言,今日是兩年半以來第一次可以合法除罩的日子,對於是否繼續戴口...
經歷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有大學團隊推算香港超過90萬新冠康復者,有至少一種長新冠症狀,民建聯今發起「全民關注『長新冠』行動」,3月起,於全港籌辦6場健康諮詢日,將設中醫義診,今起接受網上報名,料有3,0...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換句話說足部健康出了岔子,變得舉步為艱,踏出家門也難,日常生活肯定受限。正所謂養生先養腳,雙腳每天肩負步行、活動的勞苦工作,保養方面缺不能忽視。 中醫理論人體以五臟為核...
從冬季到春季,天氣變化較大,不論是氣溫還是濕度的差距,都令皮膚狀態變得不穩定。在中醫角度中,春天以風邪為患,身體容易出現與風邪有關的病症,例如風疹(蕁麻疹)等。另外天氣越來越潮濕,所以與濕邪相關的問題...
春天萬物生長,包括小朋友們。英國就有研究證實,兒童在春天長高的速度,比冬天快將近3倍,主因是春天日照充足,加上小朋友運動量增加,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家長大可把握小朋友長高的黃金期,由食療入手,參考註冊...
「碎屍案」近日鬧得滿城風雨,大家每天都在討論案件的細節。其實,調查到的細節越多,傳媒對案情的來龍去脈描寫得越細緻,普遍市民在腦海裡構建出的兇案畫面就愈真實愈「身歷其境」,針對這種狀態,即使表面上並沒有...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換句話說足部健康出了岔子,變得舉步為艱,踏出家門也難,日常生活肯定受限。 正所謂養生先養腳,雙腳每天肩負步行、活動的勞苦工作,保養方面缺不能忽視。 中醫理論人體以五臟為核心...
為甚麼年齡增長會出現白頭髮?《黃帝內經》曾用「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來說明腎氣與頭髮生長息息相關。健康的頭髮源於腎,腎精充足才可以滋養頭髮,人到中年近40歲左右,腎氣減退便會影響頭髮生長。 「腎其...
財政預算案建議,向中醫藥發展基金(詳見「中醫藥基金促發展」)再注資5億元,以開展更多項目,提升行業能力,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政府以撥款,進一步實際推動中醫藥發展,值得一讚。因中醫和中藥,不單可透過基...
早前小學午膳事件引起食物中毒、腸胃炎個案,有不少家長因而考慮烹調午餐讓子女帶飯,又或送飯到校。馬琦傑醫師的女兒一直都食愛心飯,因為中醫爸B明白小朋友的成長中,每一餐都非常重要,亦分享小朋友患者病從口入...
有脫髮問題要及早治療。一名38歲女士原有脫髮傾向,髮量不多,某日突然出現6處斑禿,嚴重影響外觀。後來經過3個月中醫治療,不僅痊癒且白髮減少,令患者重拾好心情。 最新影片: 註冊中醫師彭子芯分享...
財政預算案中,衛生方面的政府開支為1,248億元,佔政府開支預算16.4%,按年減少近兩成。政府經常開支為1,044億,佔政府開支預算18.6%,按年減少17%。 按部門的開支預算作分析,醫務衞生局...
走上大街,總不時見到傳統的涼茶舖,不少人平日喜歡飲用不同的涼茶來清熱降火。註冊中醫師梁志軒提醒,坊間的涼茶種類眾多,卻絕不能當解渴飲料隨便飲,宜先了解涼茶功效是否適合自己體質才飲用。 涼茶在香港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