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中醫學院,及專科臨床教研中心已搬遷至沙宣道3號港大醫學院學術樓,並於昨日(29日)舉行牌匾揭幕儀式,標誌著學院成立25周年的重要里程牌。港大表示,教研中心新址位置優越...

17:41 2023/05/30
【大學發展】港大中醫藥學院及教研中心已完成搬遷 新址配備新設施助中西醫結合發展

工作壓力大可致嚴重脫髮!註冊中醫師李廣冀(柴醫)向TOPick分享個案指,一名32歲男患者在上年因工作壓力大導致免疫力失衡,引起斑禿,且範圍不斷擴大;幸得醫師及時診治,用半年時間重新長出新髮。 最新...

14:04 2023/05/30
【脫髮治療】32歲港男工作壓力大現大面積斑禿 求診中醫半年長出新髮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結束澳門考察行程,4日內出席30多場考察及交流活動。澳門特首賀一誠總結時透露,夏寶龍高度評價澳門維護國安工作,又強調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必做題。 考察4天 關心非博彩元素項目 ...

2023/05/27
夏寶龍:澳經濟必做題 適度多元發展

5月12日早上,一名漁護署職員在大嶼山工作時被蜜蜂螫傷,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消息指,初步了解事主本身有高血壓,當時在山坡種樹,身上至少有四處被蜜蜂螫傷。 有醫生稱蜜蜂的毒素會引起敏感,令喉嚨水腫、呼...

2023/05/27
蜂毒

《香港經濟日報集團》免責聲明 本節目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訊,但不能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概不負責。同時,節目內容僅作參考,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

22:00 2023/05/26
【iM人物專訪】管理之道在於耍太極中「跟隨」的原則

濕疹是困擾不少香港人的皮膚問題,尤其是發生在兒童身上,更是苦不堪言。今年6歲的女童Emma約兩歲時發現有濕疹,病情一直反反覆覆,最嚴重時全身及臉上也大爆發,屢試各中西藥或偏方也不果,甚至影響上課專注及...

18:46 2023/05/26
【濕疹痛苦】6歲女全身爆濕疹厚皮臭如死老鼠 靠中醫營養師脫敏治療終好轉

女性隨著年齡增加,成功懷孕的機率亦會降低。內地一名59歲孕婦近日就成功剖腹誕下3.05公斤(約6.71磅)的女嬰,創下當地高齡產婦的紀錄。該名孕婦的大女兒3年前在意外中喪生,對於成功再誕女嬰,她相當感...

13:51 2023/05/26
【高齡懷孕】3年前女兒意外離世 59歲超高齡孕婦誕女:成全再做母親的夢想

感冒咳嗽時醫師都會問病人咳嗽有無痰,醫師臨床遇見婦科病病人也特別喜歡問病人平常痰多不多,原來痰不止存在於我們的呼吸道,也可以偏佈人體不同地方。 病例一:23歲月經先期女病人。初診時月經先期量多半年,...

13:18 2023/05/25
【女性健康】痰濕可致月經不調患子宮肌瘤 中醫揭1類人易有痰濕型病變

現今小朋友每天都要學習和接收各種新知識新事物,在學校裡也總是面對許多的考試,加上競爭壓力,父母擔心孩子記憶差學習慢,想盡辦法透過不同的方式去幫助小朋友補腦、提高記憶力,希望他們可以更加聰明醒目。 中...

17:41 2023/05/24
【補腦湯水】考試周溫書補腦必飲 中醫推介3款兒童增記憶力湯水

俗語有云:職場處世之道要識睇人面色,但其實不時留意自己面色亦重要,因為隨時能看出疾病的蛛絲馬迹。面色紅潤好氣色?可能是心臟出了岔子;面黃不一定是「黃面婆」專利,若脾虛消化不良,老人小孩都可以發生。 ...

15:51 2023/05/24
【養生教室】五種面色顯示身體隱疾 面白或有便秘面黑注意婦科疾病【內附食療】

考試季又到了,很多家長都會緊張「陪太子讀書」備試,在溫習的同時,不妨為孩子準備補腦益智的愛心湯水。TOPick整合了註冊中醫徐思濠、註冊中醫徐澤昌博士及湯水專家張佩芳(芳姐)的意見,推介5款補腦醒腦的...

15:37 2023/05/24
【補腦湯水】測驗考試用腦過度難集中 5款湯水茶療助開竅提升記憶力

鼠蹊或下陰生理衞生問題,一般視為羞於啓齒話題。平常少談,更易疏於了解,曾有網上分享時有女患者因漏尿遺尿問題,查問自己是否患上前列腺疾病。 本專欄過往幾周分享數篇文章,內容圍繞男女膀胱及下尿路疾病及處...

2023/05/24
盆腔肌肉訓練

濕疹是困擾不少香港人的皮膚問題,尤其是發生在兒童身上,更是苦不堪言。今年6歲的女童Emma約兩歲時發現有濕疹,病情一直反反覆覆,最嚴重時全身及臉上也大爆發,屢試各中西藥或偏方也不果,甚至影響上課專注及...

2023/05/24
6歲女全身濕疹難忍沖涼劇痛 靠中醫營養師脫敏治療好轉

部份人在感染新冠肺炎後,持續出現不聞香臭的問題,究竟是甚麼原因?原來,嗅覺喪失或味覺喪失,是常見的新冠肺炎後遺症之一。因為新冠病毒對部分神經有損害性,嗅神經末梢損傷則導致嗅覺失靈,而舌神經損傷導則能引...

18:57 2023/05/23
【疫後調理】染疫後喪失嗅覺 中醫推介雙參健肺湯清肺養陰

俗語有云:職場處世之道要識睇人面色,但其實不時留意自己面色亦重要,因為隨時能看出疾病的蛛絲馬迹。面色紅潤好氣色?可能是心臟出了岔子;面黃不一定是「黃面婆」專利,若脾虛消化不良,老人小孩都可以發生。 ...

2023/05/23
青赤黃白黑對應肝心脾肺腎 從面色知病

現年54歲的彭羚(Cass)自1998年下嫁DJ林海峰後便專心為人妻,並鮮有亮相幕前。不過,近日因林氏伉儷到英國探女之餘,順道為定居當地的填詞人好友黃偉文(Wyman)慶祝生日,令這位昔日天后近況罕有...

13:35 2023/05/20
【昔日女神】54歲彭羚飛英國為黃偉文慶生 髮量稀薄成焦點網民嘆 : 歲月無情【附生髮貼士】

寵物有病要睇醫生,除了獸醫之外,飼主原來另有保健途徑!早在3千年前,已經有人率先將針灸治療應用在動物身上。時至今日,除了愛護動物協會提供寵物針灸服務之外,市面亦有專業中藥寵物保健產品,為毛孩提供不同選...

2023/05/20
毛孩可針灸食中藥 五臟主宰健康

春末夏初宜養脾。中醫認為,春天萬物生發,肝旺而脾弱,脾被肝所困,便容易出現腹脹、腹痛;夏季則多雨潮濕,濕邪會令陽氣流失,脾遂易被濕所困,便出現無胃口、大便稀溏等症狀。在這春夏之交,養脾就顯得特別重要。...

2023/05/20
養脾

除了血糖數值升高,原來皮膚乾癢也有可能是糖尿病作怪!台灣有中醫分享病例,指一名老婦因為皮膚搔癢前來求醫,結果檢查後發現血糖數值竟高達474,分明已患上糖尿病。此外,醫師亦指出,如想穩定血糖,早餐有2種...

18:15 2023/05/18
【不當飲食】女子皮膚乾癢揭患糖尿病 醫生警告:早餐不能吃2種食物

【本報訊】公立醫院長期面對人手流失問題。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昨表示,「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首批約80名醫護已經抵港,有信心計劃進一步擴大。廣東省衞生健康委主任朱宏指出,除了內地醫護來港,亦正積極籌劃本...

2023/05/17
醫局:灣區醫療人才交流 進一步擴大

近年流行使用艾草,這種中草藥功效多,可外用內服,對女性更有溫經暖宮的作用,更能驅蟲及預防感冒。註冊中醫師林惠賢講解艾草用法及使用宜忌,發揮到艾草的最大益處。 艾草是常見的草藥,近年亦多了人使用,註冊...

13:41 2023/05/16
【養生教室】端午傳統習俗艾草驅蚊蟲 中醫師:艾灸助女性溫經暖宮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朱宏表示,新冠疫情期間733名醫護人員赴港,分享防控及重症預防的救治經驗方法,並全力保障各類物資供應,雖然工作困難,但認為香港及廣東省共同面對新冠疫情,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朱宏...

11:32 2023/05/16
【大灣區醫護】廣東省衛健委主任:兩地合作於新冠疫情取得矚目成就  正積極籌劃本港醫護前往內地交流

原來夏天都適合食蛇!最近中環老字號蛇王芬旗下年輕路綫品牌——四季芬芳(沙田新城市廣場3期3樓363A舖,電話:3108 2196),邀請了註冊中醫設計了一系列春夏養生食療,顛覆了大家對食蛇的認知。中醫...

2023/05/15
四季芬芳

醫管局去年推出「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交流計劃」,邀請3名內地中醫專家陸續抵港交流。醫管局表示,內地中醫師去年11月起,首次以「師帶徒」的形式,為5名本地中醫師提供新冠重症病人的住院臨床培訓,其後緊接為3...

2023/05/12
灣區中醫赴港「授徒」 年內拓中西醫協作

踏入春夏季節,天氣變得潮濕,蚊蟲亦相繼變多。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會被蚊子咬,但有一部分人則很容易惹蚊叮咬。本港註冊中醫師馬琦傑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濕熱和陰虛體質的人士會較容易惹蚊,對此他分享了3...

18:37 2023/05/11
【活得健康啲】濕熱陰虛人士最易惹蚊 中醫推介2款防蚊茶療+DIY防蚊包

香港浸會大學將於周五(12日)及下周五(19日)舉辦「浸大JUPAS諮詢日」,透過實體和網上途徑,介紹大學最新的課程資訊、入學要求及相關資料,活動現已接受登記。 校園諮詢日將於周五(12日)晚上7時...

18:58 2023/05/10
【JUPAS】浸大周五起辦實體及網上JUPAS諮詢日 介紹最新入學、課程資訊

性生活可以令伴侶關係更美滿。台灣YouTuber兼中醫師「77老大」日前就在影片中分享「10大提高性慾的食物」,更表示這些食物都可以在「超商」中買到,而其中一樣他激推的食物,表示能有「補腎壯陽」的功效...

18:15 2023/05/10
【兩性關係】10大天然催情食物 中醫激推1個食物組合助增持久力

母親節將至,縱使不少人認為節日滿有商業味,但孝順母親總是值得宣揚,因母愛實在很偉大。 兩孩之母徐江琼(Helen)二十多年前誕下患有罕見病雷特氏症的大女兒,親眼目睹當時兩歲半女兒由正常智力及機能,慢...

2023/05/10
女兒患雷特氏症需24小時照顧 母親患乳癌仍不離不棄:最怕自己先行一步

母親節快到,除送上禮物孝敬媽媽外,親自下廚整養顏甜品都是個好選擇。今集《靚太廚房》有註冊中醫鍾詠欣醫師分享滋潤養顏食譜及DIY抗衰老美容方法。鍾醫師更和家人三代同堂合作做出「平民燕窩」三雪甜品拼盤,大...

14:20 2023/05/09
【靚太廚房】母親節孝順媽咪由照顧健康入手 乖仔乖女必學滋陰養顏零失敗食譜

不少媽媽都會為子女準備愛心飯盒,但要小心避免翻熱隔夜蔬菜。台灣一名媽媽常將隔夜菜留至第二日再翻熱進食,結果導致濕疹大爆發兼腹瀉;中醫提醒有「4種蔬菜」高危,勿反覆加熱。 最新影片: 台灣中醫師...

12:42 2023/05/09
【食用安全】媽媽翻叮隔夜菜致濕疹爆發 「4種蔬菜」高危增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