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中國中藥(00570)聚焦「中藥材生產及經營、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中藥大健康產品、國醫館」六大業務板塊,並以「踐行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引領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使命,推動中藥大健康全產業鏈...

2023/12/01
中國中藥吸納 業務快速擴張

本港處於冬季流感高峰期,很多時流感都會伴隨夜咳,嚴重起上來夜不能眠,父母也會相當擔心。註冊中醫師馬琦傑指出兒童夜咳分3大種類,他分享了為小朋友調理夜咳的方法,以及3款食療適合兒童成人食用,希望大家都能...

19:16 2023/11/30
兒童夜咳︱中醫教3款食療調理兒童夜咳 睡前做一事排走痰濕

明愛醫院周二發生醫療事故,一名79歲眼科男病人,懷因急性腸阻塞現血氧飽和度下降情況,需轉往深切治療部治療,惟運送期間氧氣樽氣閥未有開啟5分鐘,病人同日中午離世。醫管局今午見記者時稱,對事件感到難過,已...

17:43 2023/11/30
【醫療事故】醫管局指現階段不評對錯 涉事醫護照常上班

晚期癌症病人面對種種治療副作用,甚至由癌症引起的痛症、疲倦、胃口差等症狀,往往都對身心造成龐大壓力,使生活質素變差。面對這些問題,其實針灸有效「對症下藥」,紓緩疼痛及其他不適。中醫師會因應病人體質和症...

2023/11/28
晚期癌症病人痛症多胃口差 中醫針灸治療有助紓緩症狀

沙田石門森林風主題按摩店「森沐」過萬呎旗艦店正式開業 – 森林風主題按摩店森沐A l'aise SPA首間按摩店於沙田石門開業後不足一年時間,已深受不少沙田區居民和骨精歡迎,並將於同年在同區開設佔地過...

15:44 2023/11/27
新舖開張│過萬呎森林風按摩店登陸沙田石門 新張期間享全單88折+早鳥夜貓9折優惠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身體器官會逐漸衰退,很多毛病都開始慢慢顯現出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失眠、眼睛老花等,做很多事情,都感覺非常的力不從心。 皮膚老了,會長出皺紋;頭髮老了,會慢慢變禿變白;但是,大腦老...

2023/11/25
巧舌如簧(一)

近日,香港天氣逐漸轉涼,日夜溫差甚大,有分區天氣更錄得15度的差距,不少家長都覺得只為小朋友添加外套便足以禦寒,但卻適得其反,著冷病倒。註冊中醫師馬琦傑表示單靠外套未必足夠,建議家長因應天氣為小朋友穿...

18:05 2023/11/22
兒童健康丨早晚差距多達15°C 小朋友點著先夠? 中醫分享加1件衫可抵溫差

伊利沙伯醫院今年60周年,12月3日將在九龍公園舉辦「社區健康嘉年華會」,安排了1 : 1的醫生護士制服讓小朋友可變身「小小醫護」,參加模擬工作坊親身體驗「傷口縫針」及「傷口護理」等日常工作,從小培養...

18:18 2023/11/20
【周末好去處】伊院60周年12.3嘉年華 小朋友變身小醫護培養入行興趣

立冬,冬季寒冷乾燥,溫度與濕度都相對較低,體內水份易散失,皮膚角質層水份驟降,皮脂腺因未適應氣候的變化而分泌不足,便會造成皮膚粗糙及脫屑現象,而且痕癢無比。當免疫力下降,便容易誘發濕疹等皮膚問題。乾燥...

17:07 2023/11/18
對抗濕疹|立冬後寒冷乾燥濕疹易復發 中醫:洗澡時間勿逾5分鐘

冷峰突襲,本港氣溫驟降,除了防寒衣物外,不少人都會用暖包暖貼禦寒,但原來當中亦有學問。台灣就有中醫教路,將暖包放在3部位,能夠在短時間內溫暖全身。最新影片:台灣臻觀中醫診所醫師陳梓頤表示,不少人會將暖...

11:49 2023/11/18
保暖大法|冷峰殺到用暖包保暖有學問 中醫教貼3個部位全身暖笠笠

專家預計,新冠又將肆虐,呼籲市民打針,與早前呼吸系統科專家許樹昌的意見相若。傳染病學專家孔繁毅本月初指出,本港將再出現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他呼籲高危人士接種新一代新冠疫苗。不過,若政府只為市民提供美國輝...

2023/11/18
打mRNA,你不知道的風險

強烈東北季候風為廣東沿岸帶來清涼的天氣,今早(17日)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5.6度,是入秋以來的最低紀錄,新界普遍再低一兩度,據自動分區天氣預報顯示,明日(18日)早上新界地區更低見12度。家長要注意...

20:12 2023/11/17
幼兒保暖︱天氣預告將低見12°C入秋最凍 中醫教6大保暖重點防嬰兒猝死症

本港天氣持續清涼乾燥,天文台今日(17日)錄得最低氣溫15.6度,是入秋以來的最低紀錄,新界普遍再低一、兩度,明日(18日)早上新界地區更低見12度。要持續暖身,有中醫師就提出要為6個部位保暖,以免受...

17:37 2023/11/17
保暖大法丨天氣轉寒6個部位要保暖 中醫分享禦寒5大步驟

喝完水不消一會就有尿意,常常想上廁所、夜尿又多,甚至一尿急就忍不住?有機會因尿頻引起!引致尿頻的成因有好多,如體質、年紀、飲食習慣等,該如何調理?食療、按穴有甚麼幫助?交由中醫師教大家養好身子,解決尿...

18:02 2023/11/16
KO尿頻|氣虛嗜酸者增尿頻風險 中醫湯水+穴位按摩紓緩徵狀【內附食譜】

心情鬱悶易怒,究竟可以對身體產生多大傷害?一名42歲港女某日起床發現左眼突然失明,求醫後被判是「小中風」。而中醫認為,患者病因與日常情緒有關。最新影片:註冊中醫師麥俊堅向TOPick分享一則個案,表示...

16:52 2023/11/16
中風危機︱42歲港女突左眼失明患「小中風」 中醫揭病因:很多人都有

踏入冬季,不少人都會吃藥膳和補品暖身,但並非人人適合。台灣中醫師周宗翰日前分享一宗病例,一名34歲女子患有子宮肌瘤,4年內兩度進行手術,但肌瘤仍持續長出。經過問診之後,才發現該名女子特別喜歡吃「燉補類...

16:24 2023/11/16
子宮肌瘤|女子患子宮肌瘤兩度手術仍持續長出 中醫揭常吃1類食品出事

「小雪」為冬季第二個節氣,涼意相對顯著,氣候更趨乾燥。為了增強禦寒能力,TOPick邀請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推介了2款養生食療,教大家在小雪如何養生。最新影片推介:2款養生食療梁尹倩醫師指...

17:33 2023/11/15
廿四節氣|「小雪」注意保暖防病 中醫推薦2款食療溫補養腎

經常聽到祝福小朋友快高長大!因家長常擔心孩子長不高,會互相跟同齡的小朋友比較,但其實原來生得矮小,除了遺傳因素影響外,馬琦傑醫師就揭開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原來與腎臟有關,其中腎的精華「腎精」尤其重要,應...

16:56 2023/11/15
兒童長高︱小朋友長不高讀書難專注 中醫揭1個關鍵原因:5歲起要滋養補腎

衞生署今日(十一月十四日)表示,接獲醫院管理局呈報,一名56歲女病人於10月25日服用由註冊中醫師處方包含「白及」的藥材湯後,出現頭暈、嘔吐、腹瀉及心跳緩慢等病徵。她翌日(10月26日)到瑪嘉烈醫院求...

21:47 2023/11/14
【藥物安全】中藥材「白及」含洋地黃苷成份 56歲女人服後不適產品需回收

喝完水不消一會就有尿意,常常想上廁所、夜尿又多,甚至一尿急就忍不住?有機會因尿頻引起!引致尿頻的成因有好多,如體質、年紀、飲食習慣等,該如何調理?食療、按穴有甚麼幫助?交由中醫師教大家養好身子,解決尿...

2023/11/14
腎虛氣虛易惹尿頻 食療按穴有助紓緩

本周五冷鋒殺到!大家記得注意保暖!天文台估計一股清勁的東北季候風會在未來一兩日為廣東帶來早晚稍涼的天氣,本週後期華南沿岸氣溫會進一步下降,天氣普遍晴朗及非常乾燥,日夜溫差頗大,更預計周五(17日)市區...

13:55 2023/11/13
冷鋒殺到丨周五氣溫降至17度 1區驚見13度朝早食1物可補腎暖身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展開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表示,過去國民教育教學方式或過於沉悶,日後將透過安排學生穿華服等體驗,令學生更「立體」了解國家,亦不排除日後安排京官為本港教師進行培訓。 至於小學...

2023/11/13
國民教育擬添體驗 「立體」了解國家

正常人一般出汗量不會太多,大多全身均勻微微有汗,發潮發潤,持續而非陣陣冒汗;汗液無色或淡黃,味略鹹,無難忍異味。正常的汗出,有調和營衛的作用,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異常出汗 出汗雖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2023/11/11
汗液機理 防治隱疾

孕媽媽懷孕初期「見紅」,都會非常緊張。註冊中醫師許莉藍表示,懷孕初期出血是常見情況,成因有很多,中醫則認為一般涉及3方面失調。最重要及早診斷治療,就能減低流產機會。最新影片:許醫師有一位病人上年年中時...

16:50 2023/11/09
產前調養︱女子懷孕初期疑小產服中藥安胎止血 中醫師拆解孕初期出血成因

THEi今日(8日)宣布將推出「海洋公園藥園」項目。校方表示,在香港中醫藥發展基金贊助下,將在2023年12月與海洋公園合作,建設總面積達186.3平方米的可持續中藥園項目。此項目將分成兩個階段進行,...

16:59 2023/11/08
【海洋公園】中藥園落戶海洋公園介紹嶺南藥材 料明年10月開放中草藥生態徑

踏入冬季不久,內地多個地方開始爆發流感及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不少兒童患上呼吸道相關的疾病,醫院的兒科部水洩不通,情況嚴峻。專家建議,家長要做好預防工作以減低患病機率,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等。最新影片推介...

13:38 2023/11/07
兒童健康丨内地現支原體肺炎及流感交叉感染 醫生:出現4種症狀要留心

「立冬」象徵正式踏入冬季,此時天氣寒冷,萬物潛藏,人體也會順應著大自然而變化。那麽入冬後可以怎樣養生?TOPick邀請了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推介了2款養生食療,並分享立冬養生貼士。最新影片...

11:18 2023/11/07
廿四節氣|立冬後新陳代謝緩慢 中醫推介2款食療養陰護陽

「冬蟲夏草」市值有增無減,這款草藥究竟有何奧秘?註冊中醫師陳嬿珺接受TOPick訪問,拆解冬蟲夏草的功效及食用宜忌。最新影片:冬季最適宜食用陳醫師解釋,「冬蟲夏草」是一種珍貴的中草藥,主要生長在中國西...

11:12 2023/11/07
冬蟲夏草︱冬季食用能强身抗病 中醫揭冬蟲夏草4大功效5類人禁食

中風使病人腦部受損,可導致一系列嚴重後遺症,如肢體傷殘、癱瘓,甚至喪失認知、言語或吞嚥能力,情況不容小覷。針對中風後的身體問題,可透過中藥、針灸或拔罐的方式,中醫強調整體治療,按病人個別狀況,以調理體...

2023/11/07
5類常見中風後遺症 針灸中藥有助復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