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衞生署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4日)公布,正調查1宗猴痘輸入個案,中招的40歲男病人於上月曾到訪日本,月底回港後,直至至本月初期間陸續出現口腔潰瘍、低燒,以及包括生殖器官在內的身體多處出紅疹等。該名病人日前...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3日)正調查一宗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個案,並提醒市民保持良好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以防腸道感染。 個案涉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33個月大男童,他於1月22日起出現腹瀉和手指腫...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日)調查2宗懷疑食物中毒個案,共涉及6人,並呼籲市民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首宗個案涉及兩男兩女,年齡介乎37至43歲。他們上月28日於元朗屏山...
患糖尿病的六旬婦於2020年12月因同住女兒確診新冠病毒,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獨自在家等候檢疫3天後被揭發倒斃家中。死因研訊今(2日)續,法醫指死者的肺部組織及鼻腔等被驗出新冠病毒,肺部有瀰漫性氣泡損傷...
患糖尿病的六旬婦於2020年12月因同住女兒確診新冠病毒,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獨自在家等候檢疫3天後被揭發倒斃家中,驗屍後顯示死於新冠病毒。死因研訊今(1日)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供稱,...
踏入2月本港逐漸步向復常,各群組的防疫措施亦已放寬。公立醫院今日起實施新特別探訪安排,探訪人士每天可獲安排2小時探病時間,毋須事先預約。當局早前表示,無病徵的陽性學校教職員可自由外出或上班,教育局前日...
患糖尿病六旬婦於2020年12月因同住女兒確診新冠肺炎,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獨自在家等候檢疫3天後被揭發倒斃家中,驗屍後顯示死於新冠肺炎,死因研訊今(31日)。衞生署行政主任供稱,署方在死者離世後2天及...
敎育局昨日(30日)更新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學校健康指引,維持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每天回校前量體溫及完成快測安排至2月28日,而無病徵的陽性學校教職員可自由外出或上班,但建議他們佩戴貼面的外科口罩。 ...
政府今(30日)起取消隔離令,快測確診市民無需呈報至衞生署平台。政府於網上公布,今日新增358宗核酸檢測個案,確診數字並不代表全港所有確診個案。死亡個案的準則亦有更改,只計算與新冠病毒有關之死亡個案,...
因同住女兒確診新冠病毒,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六旬婦,在2020年12月在家等候送往檢疫,至第3天被揭發倒斃家中,死因庭就事件今(30日)展開研訊。死者女兒供稱自己被送往亞博隔離1天後,曾與母親通電,母表...
政府明起(30日)撤銷隔離令,確診患者毋須再隔離及呈報,改為跟從衞生署發出的健康措施建議,政府也停止向確診者派發抗疫物資包,沒有病徵者可自由外出和上班,身體不適者亦可外出求診,並憑註冊醫生或中醫師的醫...
政府早前公布,為讓社會繼續有序復常,政府對新冠疫情的管控和處理將進一步邁向新階段及模式。政府今日(27日)提醒市民,由下星期一(1月30日)起將取消強制隔離感染人士。此外,當局亦將調整社區檢測中心和檢...
心臟病是香港第3號殺手,其中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致死的主因。冠心病由冠狀動脈內壁的斑塊侵蝕(Plaque erosion)或斑塊破裂(Plaque rupture)...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一月二十一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截至一月二十一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過去24小時新增3 420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的本地感染個...
銅鑼灣一食肆經營者「新唐記」因非法擴展營業範圍,屢次違反《食物業規例》,被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暫時吊銷牌照14天。 位於銅鑼灣希雲街23A地下鋪的「新唐記」,由今日(21日)至二月三日須暫停營業。食...
受內地疫情影響,含撲熱息痛的藥物十分搶手,令本港市面出現「搶藥潮」。消委會與衞生署合作推出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網上搜尋器,列出上述逾600款毋須醫生處方的相關藥物,以檢視該藥物是否已在港註冊,助消費者安...
受內地疫情影響,含撲熱息痛的藥物十分搶手,令本港市面出現「搶藥潮」。消委會推出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網上搜尋器,助消費者安心購買止痛退燒藥物。 消委會指,一直高度關注近期止痛退燒藥的供應及售價,自去...
新年假期,很多人食多了賀年食品,少吃了膳食纖維,或會造成肚脹便便不通,不妨考慮進食高纖食物,而西梅乾是不錯的選擇。今次TOPick找來市面上西梅乾,查看它們的膳食纖維含量,當中可以相差一倍有多。不過要...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0日)表示,過去一星期(14日至20日),中心錄得1宗新增感染類鼻疽確診個案。 新增個案涉及一名50歲男子,患有糖尿病,居於大埔。他於去年12月24日開始牙痛,1月7日向牙...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19日)舉行防疫政策記者會。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隔離令安排將於1月30日起取消,屆時確診人士無需強制隔離,衞生防護中心建議,無病徵確...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6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截至一月十六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過去24小時新增4,529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的本地感染個案,當中包...
懷孕初期的準媽媽,會因為荷爾蒙的變化,身體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感覺。美國一名30歲女子努力了4年終於如願以償,成功生下女兒,惟懷孕後蛀牙問題卻急劇惡化,孕吐導致滿口爛牙令她不敢張開口,最後整排牙齒都要換...
本港新冠疫情平穩,今日(15日)新增6,261宗確診,當中6,091宗本地感染個案,包括1,187宗核酸檢測陽性個案(423宗確診、224宗無症狀感染及540宗狀況待定個案)以及4,904宗快速測試陽...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3日)表示,過去一星期(7日至13日),中心錄得1宗新增感染類鼻疽確診個案。 個案涉及一名居於深水埗的90歲女子,患有多種長期病患,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她於去年12...
政府今日(13日)公布,由1月16日起調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的判定標準。由該日起發出的檢測結果,除作為臨床診斷用途外,如檢測Ct值為35或以上,會一律被界定為陰性。 因應疫情發展,加上考慮到新冠病...
本港疫情回落,每日確診數字連續2日跌破萬宗,昨增9,279宗。本港與內地恢復免隔離通關已屆5日,回顧衞生署公布確診者過去4周曾到訪內地後感染數字,通關後人數不升反跌,由通關當日的1,342宗逐步回落至...
衞生署今日(11日)與警方採取聯合行動打擊非法售賣新冠口服藥物。行動中,一名37歲男子涉嫌非法售賣一款名為「Primovir」的懷疑未經註冊藥劑製品及含有第1部附表3毒藥的處方藥物被拘捕。 衞生署近...
承認藐視罪入獄4周的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有別本港「復常」之態,今日出獄時卻「全副武裝」,她又透露,自己差點要再「坐多一日」。 黃碧雲今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告自己服刑完畢,重獲自由,她上載多張出獄的...
香港海關過去兩日(7日和8日)在香港國際機場偵破3宗懷疑走私藥物案件,檢獲約1.1萬粒和約1,000毫升懷疑受管制藥物,當中包括懷疑仿製新冠口服藥,估計市值共約60萬元。 首宗案件中,海關人員1月7...
政府表示,隨着多項防疫抗疫措施陸續放寬,香港與內地逐步有序全面實施通關,市民日常生活復常,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今日(8日)公布,「安心出行」系統正式停止運作,流動應用程式亦不會再作更新。 同時,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