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 下頁
共 405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中國《海警法》實施後,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局勢持續升溫。日媒披露,駐日美軍曾計劃2月在釣魚島周邊海域舉行演習,模擬應對發生緊急情況,但最終因為惡劣天氣擱置。報道指美軍的計劃非常罕見,旨在牽制中國,同...

美國國防部中國專案組開始運轉,着手擬定對中國軍事新戰略之際,日本傳媒披露,美軍計劃在第一島鏈編織導彈網絡,瞄準中國,以「維持對華常規威懾力」。第一島鏈包括台灣、菲律賓、沖繩與日本列島等島嶼,直面中國大...

拜登政府連續打出「人權牌」,其拉攏盟友包圍中國的策略,已初步浮出水面。美媒卻指出,拜登的計劃已初見成效,同時亦面臨考驗,原因是在協調對華策略時,美國與盟友在利益上未必一致,可能被中國找到突破點。目前澳...
【本報訊】日本表示若外國海警船試圖登陸釣魚島,可向對方實施「危害射擊」。中國官媒環球網引述軍事專家稱,中國希望和日本以鄰為善,管控危機,日方最好保持克制,不要訴諸武力。 環時促日方克制 批日媒炒作 ...

在中美亞洲地區實力此消彼長下,美國學者警告,隨著解放軍現代化、台灣日漸遭到孤立,而美國在台海的威懾力已降至1950年韓戰以來新低,阻止解放軍攻台已變得愈來愈困難。她引述解放軍高層消息,解放軍不會莽撞行...
【本報訊】中日兩國因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爭議關係緊張之際,日前中國海警船配備武裝進出相關海域的照片於網上曝光,引起熱議。 近距離纏鬥 隨時擦槍走火 自中國本月1日實施「海警法」,允許中方海警部門...

美國智庫安全政策中心(CSP)17日舉行研討會,前副防長布萊恩(Stephen Bryen)重申美國、日本及台灣應組建聯合司令部,一旦三方軍事關係確立,中國將面對3倍或以上的軍事壓力,既增加台灣的防衛...
【本報訊】據日媒報道,昨天上午一度有4艘中國海警船同時停留在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周遭海域,其中1艘中國海警船似乎有配備像是大砲的武器。今次是中國《海警法》實施以來,第6次派船進入有關海域,並首...

【本報訊】中國授權海警執法必要時可對外國船隻動武的「海警法」實施後,兩艘中國海警船昨天二度航行,進入釣魚台列嶼周邊海域,並試圖接近日本漁船,日本海上保安廳派出巡邏船應對。 圖接近日漁船 日派巡邏船應...

【本報訊】美國新任總統拜登重視與盟友合作,在抗衡中國問題上也不例外。日本傳媒報道,美國與日本、澳洲、印度正協調舉行四國首次綫上首腦會議,尋求團結一致制衡中國,目前有待印度是否同意開會。 中國對四國合...

日本傳媒報道,中國《海警法》本月生效後,中國公務船周六(6日)首次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日本第11管區海上保安總部表示,當日清晨4時45分左右,兩艘中國海警局船隻駛入釣魚島附近的日本領海,至下午1點15...

日本與英國政府以視像方式,舉行外長防長2+2磋商,雙方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對東海和南海的局勢表示嚴重關切,並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企圖改變現狀。 英國外相藍韜文強調,維護基於國際法的海洋秩序和航行自...

【本報訊】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上周六(23日)通過《海警法》,授權中國海警在中國管轄海域,處理外國船隻時動用武力。海警法將自2月1日起生效。日媒分析,中國未來在釣魚島海域的行動,將變得更加尖銳。 人大通...

全國人大常委會議周六(23日)通過「海警法」,授權海警在「中國管轄海域」處理外國船隻時動用武力。這項新法將自2月1日起生效,日媒分析,中國未來在釣魚台海域的行動將變得更加尖銳。 中國13屆全國人民代...

隨著中美對抗的局面逐漸成形,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上任後的首要目標,將是聯同西方盟友對北京施壓,而非特朗普那樣獨力對付中國。不過中國也循著相同的思路,組建自己在國際上的同盟,且已比美國領先一步。拜登想建「...

中美科技戰白熱化、中日關係有暗湧之際,日本政府力邀台積電赴日設廠一事,據報獲重大突破。台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為分散中美貿易暨科技戰,以及南海地緣緊張升高等風險,在日本經濟產業省極力邀請下,台積電將與日...

拜登上台在即,但中美戰略對抗格局難改。中國在去年年底先後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及與歐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被外界視為在未來中美博弈中已取得先手。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公開表示...

中美角力白熱化、美國圍堵中國手段難望放鬆之際,中國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以擴大朋友圈對沖美國封殺。但日本產經新聞今天報道,首相菅義偉接受知名評論家櫻井良子專訪時,回應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