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金融市場對於經濟衰退風險的持續討論,引起人們對經濟增長與企業盈利關係強度的質疑。 企業盈利市驅動股票回報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許多投資者非常關注國內經濟狀況,以及企業盈利對市場盈利和投資回報前景的潛在...

今日
施羅德:GDP企業盈利關聯性拆解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已嚴重超調,當前房地產行業的危機主要表現在流動性危機,樂觀來看,這一風險明年上半年有望顯著改善。 高善文昨日出席安信證券2024年年度策略會發表演講指出,...

今日
專家:樓市嚴重超調 見底看2大訊號

物極必反,是自然界定律,同樣用於金融市場,我們的港股,被沽得節節敗退,或有無數陰謀在背後,放在牌面的是,港股上市公司本身的實力及吸引力,擺在眼前,當股份跌過風險規避的臨界點後,資金自會再重新考量,因為...

19:27 2023/12/06
【港股未死】港股PE迫近俄股 反攻力增厚中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博士表示,當下的困難局面是疫情造成的疤痕效應和房地產市場流動性壓力蔓延之間交互作用產生的結果。不過,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可能已經明顯超調,未來的均值回歸當屬必然。高善文發文稱,...

17:27 2023/12/06
高善文:中國樓市已嚴重超調 均值回歸當屬必然

洪灝最近在一個投資峰會談及,最近股市下跌,其實不應該過分悲觀。此外,理解恒指,其實首先需要理解中美息差,以及A股。最後,從現在到明年可能產生兩波行情,而年末的這一波行情可能正在展開。A股為何對政策不反...

14:43 2023/12/06
洪灝:股市現在不應悲觀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周二對德國公共廣播公司ARD表示,在一項法院裁決導致德國財政出現600億歐元(約合649.2 億美元)漏洞之後,德國的債務煞車(debt bra...

07:33 2023/12/06
德國財政出現600億歐元漏洞 財政部長:債務煞車必須受到尊重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確認中國主權信用「A1」評級,但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主要是憂慮當局以財政刺激支持地方政府和國營企業,對經濟前景構成下行風險。同時反映中期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房地產行業風險增...

2023/12/06
穆迪降中國評級展望 財政部失望

評級機構穆迪昨日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後,財政部隨即援引大量數據,力陳沒必要擔憂經濟增長前景和財政可持續性。 雖然財金大行如滙豐每每認同,市場整體對於中國內地的情緒已過於悲觀,但中央政府致力長期結構...

2023/12/06
中國經濟存挑戰 長短兼顧振信心

中國遭評級機構看淡,不過觀乎人民幣、CDS反應未如股市般大,在後續穩增長政策憧憬仍濃厚下,不宜將一切看得太淡。 恒指再創年內低點,低見16228點,由2022年10月份的14597點升至2023年初的...

2023/12/06
人幣CDS仍穩 中國勿看太淡

11月以來,因美國經濟基本面繼續走弱,通脹超預期下行,市場相信「加息周期結束」、「美聯儲明年降息」,10年期美國債息由5厘水平急跌至4.2厘水平,美元指數疲弱帶動人民幣滙率明顯走強,離岸人民幣由7.3...

23:34 2023/12/05
中港股市為何不跟隨人民幣及美股反彈?

知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表示,將中國政府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中國財政部表示失望,並稱預計四季度中國經濟將保持回升向好態勢。財政部表示,三季度以來,積極變化進一步增多,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經濟增...

16:10 2023/12/05
穆迪下調中國評級展望至負面 財政部: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變

瑞銀資產管理多資產策略主管Evan Brown認為,中國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將提供足夠的支援,來應對中國經濟的周期性放緩,目前經濟活動在審慎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下已趨於穩定,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國以多種...

10:22 2023/12/05
【大行看法】瑞銀資管:即使中國經濟放緩 國企改革仍能帶動中資股有不錯表現

美國通脹(CPI)回落,儘管以主席鮑威爾為首之美聯儲官員仍在「放鷹」,控制市場預期,但金融市場已認定美國息口見頂,美聯儲引領逾一年半的加息周期收尾在即。美國銀行策略師剖析2023年以來投資者和美國經濟...

08:00 2023/12/05
【投資策略】2023年給投資者的5大教訓 「不要與美國對賭」 中國需全新模式

市場再為利率去向而博弈,交易員態度反映美歐兩地減息的時點日近。特別是歐洲方,就業市場和消費市場都比較低迷,經濟衰退的陰霾更令減息需要日濃。 市場和中央銀行之間的新一輪對決,擺開了陣勢。近期,大西洋兩岸...

2023/12/05
陶冬:華爾街賭美國減息

香港2023年復甦不似預期,展望2024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若主要先進經濟體的央行在明年中開始減息,本港貨物出口有機會慢慢改善;旅遊業和私人消費可望進一步復甦,惟程度視乎市民消費意慾和模式等因素...

2023/12/05
陳茂波料明年續復甦 惟難免再錄赤字

半年前,市場仍關注美儲局仲加唔加息。三個月前,市場開始關注美儲局是否會停加息。今時,市場關注美儲局幾時減息。 上周估最快減息的時間是2024年3月,這個預測是由債券投資大佬Bill Ackman提出。...

2023/12/04
三月減息?

中國實際GDP增長放緩至中低個位數,但未來中國股市的回報率未必會跟着下降。 面對動盪的大環境,這些企業僅需要應對各種外部挑戰,還要不斷投資科技,開展研發,控制成本,擴大自身業務。眾所周知,中國經濟以出...

2023/12/04
逆勢而行 積極看待中國股市

重點 1.富達簡立恆認為,大市仍未有明顯催化劑,料續區間波動。 2.他指,若內地政策公布更多細節,相信有助信心回暖。 3.他建議投資者炒股不炒市,留意有政策支持及派息高的股份。 -----------...

2023/12/04
專訪富達簡立恆:大市欠催化劑 宜炒股不炒市

2024年即將到來,本文結集各大行券商觀點,及時更新專家看法,一文盡覽2024年部署。滙豐環球研究:看好2024年全球通脹稍微回落、環球央行開展減息等寬鬆貨幣政策,改善明年投資環境。並視中國經濟復甦為...

12:39 2023/12/02
【2024前瞻】滙豐對2024年港股兩極預測(持續更新)

周五滙市大致平靜,沒有一個主要貨幣的變動多於半個百分點。滙豐上調了對2023年和2024年澳洲通脹和GDP成長的預測,理由是人口激增超出了預期,並預計2023年澳洲的GDP增速為2.0%,高於先前預期...

2023/12/02
澳元試闖50天綫

大家都說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那麼,為甚麼會出現大變局呢? 回溯一百多年前,到1900年,世界歷史上的一大事件發生了--八國聯軍對北京的進攻。此聯軍由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俄...

2023/12/02
世界格局從G8變成G20主導

內地經濟今年表現欠佳,ING銀行亞太區研究主管Robert Carnell預期,內地明年繼續去槓桿化,明年房地產銷售、價格及投資會持續弱勢,從而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及基建投資,雖然一段時間內會抑制經濟增長...

16:15 2023/12/01
【中國經濟】ING料中國明年續去槓桿化、經濟進一步放緩 預期人行減息20點子

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直言,當前中國是準通縮狀態,經濟仍處在下探之中,很難判斷已經見底。 內地正經歷新冠疫情之後的又一次呼吸道疾病高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醫療系統滿負荷狀態運行,令人想起一年之前防疫政策剛...

2023/12/01
年末經濟乏力通縮隱憂重燃

艾德金融董事及外滙主管熊俊傑表示,美國周三(29日)公布的第三季GDP修訂值,按季增長5.2%,較初值的4.9%強勁。 此外,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則低過初值的2.3%。由於市場普遍預計10月個人...

2023/12/01
英鎊1.26分好淡

中信銀行(國際)稱,周三公布的美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大幅向上修正,經濟增速快於最初估計,這推動投資者在美元連跌四日後整固倉位,美滙指數日內反彈至高位103.02,收報102.86。澳元兌美...

2023/12/01
澳元呈現超買

亨達集團總經理羅明立指,美國第三季實際GDP年化季率增長向上修正至5.2%,是兩年來最快增幅。此外,聯儲局公布新一份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活動整體放緩,但預測物價會持續温和上升。市場對美國第四季經濟表現...

2023/12/01
歐元下試20天綫

美國商務部周三發布報告稱,美國第三季經濟增長速度強於此前的預期。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了5.2%,超過了4.9%的初值和預測的5%。這一修正主要是由於商業投資好於預期以及政府支出增加。非...

12:00 2023/11/30
美國第三季GDP增長率5.2% 較最初數據強勁

美滙指數持續走弱,最新已跌穿103水平,資金逃離美元後流向債市等避險資產,當中以黃金最受投資者青睞,金價昨日每盎斯升穿2,040美元水平,為近7個月高位。10年期債息續軟,跌穿4.3厘。 金價持續上揚...

2023/11/30
美消費支出下修 長債息跌穿4.3厘

周二(28日)蕪文《美經濟 看消費》見報後,收到不少讀者意見,主要是質疑:一、美國經濟情況,真的簡單到只看美國消費市道便知?以及二、今年美國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這個傳統消費檔期的「真相」到底為何?今...

2023/11/30
借來的消費

筆者上周因公事到訪新加坡,回想已經有10多年沒有踏足於此。發現在市區多了很多美倫美奐的高樓大廈,在旺區的百貨公司也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非常熱鬧。其實,新加坡的面積比香港還要小,當今用地面積約為728...

2023/11/30
星發展佳 精英管治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