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GDP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618年中大促在本周開啟正式活動期,本次 618除了天貓、京東等貨架電商參與,抖音、快手、視頻號、小紅書等內容電商紛紛入局,積極發力。整體來看,今年各平台的投入和對中小商家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活動多元...
對冲基金GROW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與瑞士寶盛銀行於日前進行月度對話,分別探討中國經濟周期的看法: 房地產市場處反彈局面 自去年房地產銷售的情況已說明,內地政府繼續刺激房地產的邊際效用其實已...
中國最新經濟數據又遜預期,經以美元計的5月出口按年跌7.5%,創四個月最大跌幅且遠遜市場預期,為國內經濟疲弱的景象再添一筆。花旗指出,中國將踩入「信心陷阱」,逆周期措施必須更加積極,以防止經濟疲弱的預...
全球人口於2050年料突破百億大關,惟過去幾年受戰爭及疫情等事件困擾,不少人對未來持悲觀態度,更有專家憂慮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會威脅人類生計。 是次介紹的好書名為《The Wo...
獨立分析員徐惠芳表示,市場觀望新西蘭第一季度GDP和經常帳數據,若GDP數據疲軟或出現負增長,經常帳赤字惡化,紐元可能受壓。中國物價出現0.2%的通縮,反映整體需求明顯下降。新西蘭是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
美國聯儲局在2023年5月宣布加息0.25厘,聯邦基金指標利率區間上調到5至5.25厘(點擊圖片放大)。這是聯儲局連續第十次上調,亦是自2007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點擊圖片放大)。隨着各國央行持續加...
人行網站公布,人行行長易綱在周三(7日)於上海主持召開座談會,與部分在滬企業和金融機構代表深入交流。他表示,近來月份CPI、PPI環比下降,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 一是供需恢復存在時間差。易綱表示,...
內地5月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上漲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跌4.6%,創2016年2月以來最大跌幅。分析師認為,數據表現仍顯示需求不足,需要政策支持。下一個政策觀察窗口或在7月,...
歐盟公布首季GDP終值按年由1.3%向下修訂至1%,低於預期的1.2%。GDP按季跌0.1%,低於預期的0%。 區內表現最差地區是愛沙尼亞,按年跌3.7%,立陶宛跌2.7%,匈牙利跌1.1%,至於表...
日本央行下周議息,日本政府今(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益於企業增加支出,日本第一季度GDP終值顯示經濟增速比最初估計地更快,該季GDP按季增長2.7%,超過1.6%的初值,也高於經濟學家預估的1.9%...
日本公布修正後首季經濟數據,今年首季經濟增長(GDP)的按年增長率為2.7%,超過先前估計的1.6%,主要由更強的私人非住宅投資和國內需求推動。 經調整後,日本首季的GDP的按季增長為0.7%,原先...
【本報訊】世界銀行(World Bank)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從4.3%上調至5.6%,認為前期的過度儲蓄將支撑家庭消費,房地產行業初步擺脫長期低迷的局面,加上基建刺激措施,有望拉動投資溫和回升。經...
世界銀行等多個機構近期均上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當中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上調全球今年經濟增長至2.7%,高於3月預測的2.6%,並預期美國經濟可望出現軟着陸。 OECD預期,美國經濟今年...
世界銀行周二(6日)上調了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因為美國、中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證明了它們比預測的更具彈性,但同時期更高的利率和更緊的信貸將對明年的結果造成更大的影響。 世界銀行在其最新的《全球...
日圓繼去年再次出現貶值,美元兑日圓於6月5日中段一度突破140日元大關,已接近去年10月30日146.6日元水平,日本財務省曾出手干預滙市。 展望下半年,中金認為,日圓的利空因素並存、利多因素影響更...
世界銀行將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4.3%上調至5.6%,認為前期的過度儲蓄將支撐家庭消費,房地產行業初步擺脫長期低迷的局面,加上基建刺激措施,有望拉動投資溫和回升。雖然東亞地區的經濟重啟效應有...
踏入後疫情時代,本港經濟重拾增長。香港總商會昨上調本港今年GDP增長預測,預計在內需強勁帶動下,增長率由年初預測的3.8%調高至4.2%。其中在零售方面情況較樂觀,由於第一季消費反彈強勁,增長率由10...
隨著多個主要經濟體今年首季陸續復常,環球經濟正全面恢復,世界銀行(World Bank)亦上調今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至2.1%,較今年1月1.7%的預測高出0.4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去年...
日本政府宣布重新制定芯片戰略,目標是到2030年,將國內生產的半導體銷售額增至15萬億日圓(約8,440億港元),是2020年的3倍。 該戰略的重點是發展和生產尖端半導體,以增強經濟安全性,並支持生...
英國政府近期有意收緊移民,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高萍娜(Gita Gopinath)周一(5日)指,英國引入移民填補就業市場缺口,有助壓低該國通脹。 英35年期按揭需求大增 首置者申...
香港復甦路崎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雖料今年經濟增長有機會達5.5%,惟同時預警外圍可能惡化。本港零售正在旅客助力下逐漸企穩,然而出口並未見起色;復甦之路排除障礙,除要「穩守」消費,還須「突擊」開拓新市場...
內地服務業活動持續改善,5月財新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57.1,較4月上升0.7個百分點,為2020年12月以來次高,僅低於今年3月。供需和就業均擴張,但企業樂觀預期持續回落。分析認為,...
本欄曾提到,,日本企業欲躺平而不可得,同樣地,對於美國年輕人來說,躺平不買樓,亦成為新的潮流。可是,「愈不想買樓,人人都不認為是買樓時機的時候」,偏偏正是最佳的買樓時機。數據顯示, 現貨樓賣家惜售、新...
德國4月份的出口意外增長,主要受到中國重新開放後對其出口上升而影響,但分析師警告,指這種勢頭可能是短暫的。 聯邦統計局表示,德國的出口比上個月增加了1.2%。《路透社》的一項民意調查預測,月度出口量...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中國經濟仍在復甦,預計次季出現小幅波動後,得益於新刺激政策,以及就業和消費廣泛復甦,2023年全年GDP增長率將保持5.7%,當中下半年經季節調整後GDP按年增長6%,大摩預計,...
市場一項調查顯示,歐元區的商業活動在上個月得到了支撐,因為其服務業的上升抵消了製造業不斷加深的衰退,另外整體價格壓力已經減弱。 由標普全球公司編制的HCOB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被視為衡量...
【本報訊】摩根大通總裁及首席營運官(COO)平托(Daniel Pinto)表示,在美國區域銀行和小型銀行正在收緊信貸之際,信貸需求也在下跌。他又認為,經濟雖然出現正在放緩迹象,但消費仍然正面,預計美...
市場對美國6月會否加息存分歧,富達國際亞洲固定收益投資總監主管陳詠詩認為,美國聯儲局仍會再加息1至2次,但隨美國經濟年底步入衰退,儲局年底將會開始放風減息,並於明年初啟動減息周期。 陳詠詩接受專訪時...
本欄曾提及美國聯儲局很有可能在6月份暫停加息,不過美國新出爐的經濟數據反映美國經濟強勁,通脹仍然高企,儲局面臨繼續加息的壓力。 聯儲局很有可能在6月或7月再加息25個點子,使本次加息周期的終端利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