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GDP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美媒指,中美各自面臨國內經濟挑戰之際,兩國領導人正將競爭的部分焦點轉向GDP增長。拜登此前說美國今年增速可能超越中國,該說法觸動了北京神經。 《華爾街日報》指,過去一個月內,拜登曾兩次公開說美國今年...
國內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新能源相關的產業在當下是是未來中國經濟最有希望,最具爆發力的領域,直言:「從長遠看,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 獨家專訪 基金經理環球策略師 港股下半年迎反彈...
中信銀行(國際)稱,周三美國公布第一季度GDP終值意外萎縮1.6%,凸顯了美國經濟走向衰退的風險。不過,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日內對經濟健康狀況持樂觀預期,提振美滙指數強勢反彈至105大關上方,高見105...
標普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3.3%,低於官方5.5%左右的目標。標普表示,即使中國出口和生產數據在5月份有所改善,但由於各級地方官員或因務求穩妥行事對「動態清零」政策的貫徹落實以及各地的嚴格防疫...
由今天起,本欄一連數天,會寫些較宏觀的議題,供大家參考。今天此文是來自陳鳳翔博士,一位資深金融界人士。 回歸五十年不變,中期檢討以繪圖解說來表示(圖一): 一、環球局勢衝擊 小城香港,難免受國際...
「銅博士」近期持續走弱,除了面臨供過於求的風險外,多少也反映着市場對經濟前景抱有疑問的情況。 物價高企持續打擊美國消費者信心,日前美國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更降至逾一年多低位,市場同時憂慮聯儲局繼續大幅加...
瑞信發表下半年投資展望,其形容今年對於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就像一場完美風暴。6月份各大央行陸續加息預示著新的世界市場秩序正在形成。面對股票及債券雙市場在今年上半年的調整,即便高度分散的投資組合也無法倖免...
瑞信發表下半年展望,指依然看好未来3至6個月股票投資的回報前景,低迷的投資者情緒和持倉水平表明短期內股市存在上行潛力。瑞信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邵志銘預計,恒指反彈可持續,並只是剛開始,下半年恒指目標為...
內地將入境旅客隔離時間縮短一半至七天,並實施三天的居家隔離監測,彭博社報導,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該舉措增加了市場人氣,但除非採取更大力度的措施,否則這一變動可能對提振經濟的作用不大。 經濟學家們表示...
今日期指結算,港股是否止賺機候?獨立股評人唐牛指,炒七一回歸概念可先食糊,恒指19000點至少為半位低位,上證指數見3400點,對港股有支持,如第二季內地GDP為正數,對A股及港股均利好,目前港股走勢...
內地青年失業率高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要以發展促就業,以就業保民生,盡快把失業率降下來。受疫情災情等影響,受困群眾增多,要把救助社保政策與就業政策銜接起來,防止發生衝擊道德底綫的事,確保不發生規模...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完全有信心克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各類超預期變化,確保經濟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歐鴻昨在...
擁有投票權的紐約聯儲銀行行長威廉斯(John Williams)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即使要大幅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脹,他預計美國經濟仍可避免陷入衰退,又指聯邦基金利率達到3.5厘至4厘是合理。 ...
疫情成內地樓市最大不確定因素,不過,易居企業集團行政總裁丁祖昱認為,相較於長三角、環渤海區域,大灣區的宏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是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區域。 大灣區樓市成交跌幅最小 他引述CRIC數據表示,...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分析中國3000家最大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認為「清零政策」妨礙中國經濟增長,隨著世界其他地區從疫情中重新開放,加上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中國失去周期性優勢。 法外貿銀行指...
全球多國通脹率高企,施羅德投資資深新興市場經濟師David Rees表示,環球通脹見頂或不遠矣。對於部份國家,如美國而言,通脹更可能已經見頂。盡管整體通脹率可能很快便會開始回落,但市場仍然擔憂通脹回落...
疫情封控持續阻礙經濟發展,外界關注中國今年能否實現5.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國家發改委表示,完全有信心克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各類超預期變化,確保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
【本報訊】花旗銀行發布今年環球投資前瞻,指港股估值合理,恒指年底目標為24300點,國指年底目標8250點。另該行對本港全年整體經濟增長預測為2%,料疫後復常連同消費券支持零售銷售,第三及第四季經濟將...
內地官媒《證券日報》引述多名經濟學家分析,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預計為1%至2%,下半年財政和貨幣政策有發力空間。 報道指,受國際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疫情衝擊等超預期因素的影響,上半年經...
隨着美聯儲局大幅加息75個基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五下調了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但預測美國將「勉強」避免衰退。IMF預計,美國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2.9%,而4月份的預測為3....
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針對第二季市況,作出多項分析,以下與大家逐一回顧: 6月27日 今年下半年政策支持有望加碼 汪濤展望2022年下半年,在政府反復強調增加信貸支持...
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周日(26日)表示,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世界經濟正在「急劇放緩」,並警告一些國家將難以避免經濟衰退。 馬爾帕斯在接受外媒訪問時稱,就國內生產總值(...
巴克萊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常健預測,內地全年經濟增長3.3%,預期中國經濟復甦緩慢且崎嶇。雖然中央會持續提供財政與貨幣刺激,惟常健指規模不會如過往中國經濟下行時期般大。 內地主要城市逐步從防疫措施中...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中國的通脹前景較為穩定,保持物價穩定和就業最大化是工作重點。今年以來,受疫情和外部衝擊等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貨幣政策將繼續從總量上發力以支持經濟復甦,同時也會強調...
環保署今日(27日)公布,2020年香港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3,38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19年下降約16%,主要原因是煤在發電燃料組合中所佔的比例由2019年約44%減少至少2020年約24%...
花旗銀行(美:C)發布今年環球投資前瞻,指港股估值合理,恒指年底目標為24,300點,國指年底目標價8250點。另該行對本港全年整體經濟增長預測為2%,料疫後復常連同消費券支持零售銷售,第三及第四季經...
內地次季受到疫情衝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其後內地出台穩住經濟多項政策措施,官媒《證券日報》報道引述多位首席經濟學家分析中國經濟,預計中國次季GDP按年增長1%至2%,上半年GDP增速或在3%左右,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