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近日表示,中國今年開始應永久取消GDP增長目標,把穩定就業和控制通貨膨脹,作為宏觀政策最主要的目標。 籲貨幣政策 適度轉向 貨幣政策則應適度轉向。他指出,槓桿率上...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將繼續支持經濟,中國不會過早退出支持政策。他預估今年中國的GDP增速將恢復到正常區間內,符合預期。 對於螞蟻集團會否重啟IPO,易綱表示,遵循正常的法律程序,...
【本報訊】金管局下周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據簡報文件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香港家庭負債總額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升至87.7%創新高,按季升2.6個百分點。 疫情持續肆虐,香港經濟仍未走出...

【本報訊】部分省市疫情反彈,華泰證券昨天發布報告稱,預計本輪疫情本身壓制(低基數下強力反彈的)一季度GDP 3個百分點左右,影響可能短暫可控;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促使政策退出寬鬆將更為謹慎,尤其是...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近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中國今年開始應該永久性取消GDP增長目標,把穩定就業和控制通貨膨脹,作為宏觀政策最主要的目標。 據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周一(25日)在官...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預計,今年中國的GDP增速將恢復到正常區間內,而中國的貨幣政策將繼續支持經濟,不會過早退出支持政策,同時會留意風險。他又稱,宏觀政策將側重實現「就業最大化」。 易綱周二(26日)...

隨著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多省市今年GDP增速目標相繼出爐,多數定在6%以上,在低基數作用下,這較國際組織、市場機構的8%-9%左右預測保守。 專家認為,今年中國經濟仍然面臨疫情、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不確...

2021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6.5%,推動全年經濟增速修復至2.3%。這一超出市場預期的總量性增速,配合多維度的結構性改善,標誌着中國經濟的內循環已經基...

特朗普已卸任美國總統,他任內與中國打響貿易戰,美方對中國產品課徵關稅、封殺中企取得美國先進技術,迫使供應鏈撤出中國,激烈程度數十年來罕見。但在中美貿易協議簽署一年之際,美媒紛紛盤點這場貿易戰誰輸誰贏,...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美國疫情失控重挫經濟,中國則在上一階段抗疫有成,為社會經濟穩定護航。中美經濟在此背景下,出現實力此消彼長。其中,中國去年超越美國,成為外國直接投資(FDI)最大流入國。 據聯合國貿...
【本報訊】香港第四波疫情仍未受控,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表示,對今年香港經濟前景仍然悲觀,料隨着支援措施陸續結束,失業率將持續上升,建議政府應針對個別行業作更精準援助。 陳家強日前出席電台節目時...
內地經濟去年在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強,張憶東表示,中美在新興製造業的爭鬥將維持多年,未來中國經濟動力分兩條主賽道,內需及創新科技,當中有三條主綫推動內需,相信未來15年內需市場的滾雪球效應最明顯。 高...

【本報訊】內地大城市2021年經濟增長目標陸續出爐,北京與上海都將今年全市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定於6%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在5%以內。 城鎮調查失業率 目標5%內 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五次...

廣東人大政協兩會昨天揭幕,省長馬興瑞公布今年的工作重點,包括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三地機制銜接、實施「廣東強芯」行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壯大等,在「十四五」的開局年打響頭炮。 ...

【MT財經日誌】本周關注焦點,是「短視頻第一股」快手科技即將招股,打響本港今年大型新股頭炮;外圍方面,美國本周議息及公布去年第四季GDP。 市傳快手科技最快本周二(26日)招股,擬集資60億美元,勢...

中國股市繼2020年領漲全球股市後,滬深300指數在2021年開年便突破2015年的峰值,創下了13年來的新高。 正值市場擔憂A股估值高企之際,近日當局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數據再次為股市...

北京市今天召開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北京市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陳吉寧說,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

第四版 SaaS 物流 在綫娛樂成農曆年贏家 北水淨流入由昨日的169億人民幣減至今天的108億,幅度約36%,港股高位回落近480點,收報29447,成交2441億元。年關將至,新一波疫情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