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教育局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海外抵港人士即日起改為「34」檢疫安排,居家監察期間獲發「黃碼」。有居家人士的二維碼沒轉黃色,當局回應稱須更新「安心出行」版本;而紅碼人士完成隔離,再經網上申報,紅碼就會轉成藍色。 教育局昨亦發出指...
立法會第二次前廳交流會下周三(17日)舉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將率領轄下9名政策局局長出席交流會,討論「政府打擊衞生黑點計劃」。 立法會今日致函立法會議員,告知議員下一次立法會前...
海外抵港人士今(12日)起改為「34」檢疫模式,即3天酒店檢疫加4天家居醫學監測,「安心出行」加入「紅黃藍碼」配合。政府日前公布,如處所或校方無額外限制,持「黃碼」人士仍可上班、上學。教育局今向學校發...
【本報訊】26間特殊學校昨日參與由教育局、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及香港教育大學舉辦的「特殊學校學生綜藝大滙演——讓愛閃亮2022」。約100名學生分別表演舞龍、活力操、功夫、輪椅舞及鋼琴六手聯彈等,展現學生...
教育局聯同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及香港教育大學今日(11日)舉行「特殊學校學生綜藝大匯演讓愛閃亮2022」,活動是全港62所特殊學校的大型聯校活動,有約100名學生參與各項表演,包括舞龍、活力操、功夫、輪椅...
疫情下學校長時間轉為網課,學生精神健康狀況備受關注。教育局今(10日)指,將於2022/23新學年推出新一輪促進學生精神健康的活動,包括由不同專家主講的全港性網上研討會、為家長舉辦主題式「守門人」網上...
天文台今日(10日)表示,熱帶氣旋木蘭會在今日移向廣東西部至海南島一帶。 【05:30】 社會福利署勸諭市民不要送子女或家人到幼兒中心、提供課餘託管服務的中心、長者服務中心或包括庇護工場、綜合職業...
周五(12日)起海外抵港人士改為「34」檢疫模式(即3天酒店檢疫加4天家居醫學監測),「安心出行」加入「紅黃藍碼」配合。政府日前公布如處所或校方無額外限制,持「黃碼」人士仍可上班、上學,教育局局長蔡若...
天文台今日(9日)表示,位於南海中部的熱帶氣旋會在今明兩日移向廣東西部至海南島一帶,並逐漸增強。 【16:26】「幻彩詠香江」暫停 由於香港天文台已發出三號強風信號,今晚(9日)上演的「幻彩詠香江...
周五(12日)起海外抵港人士將改為「34」模式進行檢疫(即3天酒店檢疫加4天家居醫學監測),政府今日(8日)公布,檢測陰性「黃碼」人士在醫學監測期內,會被限制出入食肆及學校等處所,但如處所或校方無額外...
政府表示檢測陰性的「黃碼」人士,在4天醫學監測期內仍可上班、上學。至於用膳安排如何處理?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建議「最好自己匿埋食」,有中學校長稱較難在學校闢出空間供他們單獨食飯,有...
小六畢業即將升讀中學,是否需要做暑期功課?台北桃園市一對父母,不捨剛小六畢業的女兒,被即將入讀中學要求做暑期作業,認為中學此舉是剝奪孩童權利,向桃園教育局陳情未果,兩人以教育局和中學校方為被告出提行政...
距離2022/23學年尚有不足一個月,教育局昨公布新學年防疫安排維持不變,中小學及幼稚園繼續半天面授課,如中學滿足疫苗接種要求,可申請回復全日面授課、小學及幼稚園則只可安排半天課。師生回校前要繼續進行...
教育局擬更新中小學《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包括新增認識網絡欺凌的內容,亦加強資訊評估,初中生應裝備事實查證(fact check)技巧,學習辨別資訊內容是否涉及偏見、欺詐或捏造成分,涉「假新聞」...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出席教育局與辦學團體舉行的「學校疫苗接種日」活動,再次呼籲家長盡早安排子女接種疫苗,亦鼓勵辦學團體更多舉行聯校接種疫苗活動,集中資源於同一場地接種不同劑次的疫苗。 蔡若蓮昨到東華...
如何看「精神健康課程」的定位,是否需要獨立成科?要回答這條問題,首先應該界定甚麼是獨立成科,以及獨立成科的條件。根據筆者理解,獨立成科等於「正規上課時間表內列明的課堂/課程」,而成科的條件至少包括:清...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教育局(5日)宣布,全港學校在2022/23學年暫時維持半天面授課堂,如中學達接種疫苗要求可回復全日面授課,小學及幼稚園仍只可安排半天課。另外,師生每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安排將繼續推...
網絡欺凌在現今科技發達的社會甚為普遍,教育局昨日(4日)公布,正更新涉及中小學的《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其中在「素養範疇 1」新增有關認識網絡欺凌的內容,包括認識對受害者心理的負面影響和欺凌者可...
教育局宣布,因應疫情最新發展、學校準備情況及衞生專家的意見,決定全港學校在2022/23學年,暫時維持半天面授課堂,如個別中學能達到教職員符合接種「疫苗通行證」的要求及全校9成學生完成兩劑疫苗,則可安...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教育局今(5日)宣布,鑑於疫情的最新發展、學校的準備情況,及衞生專家的意見,決定全港學校在2022/23學年暫時維持半天面授課堂,如中學達接種疫苗要求可回復全日面授課,小學及幼稚園仍...
「後疫情,新常態」帶來了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模式,學習不再局限於實體書本。愛秩序灣官立小學與環保機構合作,聯同來自十八區的小學合辦《第一屆全港小學野外大搜查》,來自全港50多...
6個月至3歲嬰幼兒昨日起可接種科興疫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疫苗接種網站開放預約首半小時,有約150名家長預約,形容情況令人鼓舞;她透露母嬰健康院月中可為幼兒接種。另外有幼稚園安排10名學童...
教育局今日(4日)公布,正更新涉及中小學的《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包括加強資訊評估部分,初中生應裝備事實查證(fact check)技巧,學習辨別資訊內容是否涉及偏見、欺詐或捏造成份,如「假新聞...
江西安福縣一男子持械至幼兒園行兇傷人,造成3死6傷,目前公安機關仍在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 據安福公安發布警情通報,今日(3日)10時22分,安福縣發生一起命案。一歹徒戴鴨舌帽及口罩持械竄至安福縣城某...
教育局近年加強推行國民教育,局方昨日推出最新編訂「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曆」,強烈建議全港中小學新學年於18個重要日子安排校本活動,新增5個日子包括在中共建黨周年舉辦學生分享國情電影觀後感,解放軍建軍節正...
近日出版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本指香港非英國「殖民地」,引起社會爭議。教育局昨日首度就殖民地爭議發文,詳細闡述香港非「殖民地」的說法,並非否認香港曾被英國佔領的歷史,只是強調使用殖民地描述香港並不恰當,...
教育局今日(2日)首度就「香港非殖民地」爭議發文,闡述背後理據,承認香港曾被「殖民管治」是史實,但以「殖民地」一詞描述香港並不恰當。有前公民科教師指,當局說明採用中國史觀,解釋更清楚,有助師生理解。 ...
近日出版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本指香港非英國「殖民地」,引起社會爭議。教育局今日(2日)首度就爭議發文,闡述香港不是「殖民地」的說法理據,並非否認香港曾被英國佔領的歷史,只是強調使用「殖民地」一詞描述香...
直資傳統名校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宣布,創校校長羅錦麗將於2年後、即2023/24學年結束後退休卸任。 男拔昨日(1日)發出通告,提及男拔小學部成立於2004年,規模擴展至現時每年有逾900名學生,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