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國債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近年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主權債務重組深陷僵局已司空見慣。中國在提出「一帶一路」後成為主要債權國,但是,當「一帶一路」貸款出現問題時,中國卻無法(或不願)簽署傳統的雙邊債權人協調機制(即巴黎俱樂部)。 ...
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預計,美國政策利率即將見頂,美國債務上限亦即將解決,料有利市場風險情緒改善,認為「現金不再為王」,是時候善用現金及存款捕捉投資機遇。 她指,年初至今...
美國上周失業救濟申領人數急增,市場對加息的憂慮降溫,而財政部發短期債的規模暫未對市場流動性構成影響,美股「恐慌指數」(VIX)挫至2020年2月新冠疫情前的低位。隔晚美股反覆上升,道指收漲0.5%,對...
獨立分析員徐惠芳表示,市場觀望新西蘭第一季度GDP和經常帳數據,若GDP數據疲軟或出現負增長,經常帳赤字惡化,紐元可能受壓。中國物價出現0.2%的通縮,反映整體需求明顯下降。新西蘭是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
美國政壇終於在債務上限法案上取得重大進展,總統拜登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協議。美國債務上限是於1917年由國會年制定,旨在設定美國政府可以承擔的最大未償還債務。早於2023年1月美國已達...
世界銀行等多個機構近期均上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當中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上調全球今年經濟增長至2.7%,高於3月預測的2.6%,並預期美國經濟可望出現軟着陸。 OECD預期,美國經濟今年...
「X-Date」(美國可能耗盡資金的日期)發展如歷史般,美國國會傾向將債務上限問題上的辯論,往往會被推遲到最後一刻,並將違約威脅作為籌碼。 歷史上,美國從未違約,市場的波動性也是短暫的。債務上限問題...
港股上周五出現大幅反彈,市場的解釋是美國債務上限法案在眾議院大比數通過,以及國內可能出台更大力度的政策。中金補充指出,市場明顯進入超賣區域(相對強弱指標跌破30),空頭回補交易可能也是市場快速反彈的主...
日圓繼去年再次出現貶值,美元兑日圓於6月5日中段一度突破140日元大關,已接近去年10月30日146.6日元水平,日本財務省曾出手干預滙市。 展望下半年,中金認為,日圓的利空因素並存、利多因素影響更...
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後,財政部隨即周一起發債,初期均是短期國債(treasury bills),美國財政部最新指,將4周債券拍賣行規模由350億美元增加至600億美元,再拍賣500億美元8周國債,同時亦提...
澳洲儲備銀行(RBA)在6月份的政策會議上將現金利率上調至4.1%,稱通脹率仍然過高,並取消了去年7月以來在政策聲明中一直存在的「中期通脹預期仍然牢固」的表述。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
隨著歐美兩地的金融機關及央行對3月中旬突如其來的銀行業衝擊採取強而有力的回應,我們認為優質債券是在對信貸風險中保持謹慎的理想選擇。 固定收益2022年收益率飆升之後重新受到投資者青睞,推動全球債券市...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周六簽署提高國家債務上限的法案,雖然避免聯邦政府出現災難級債務違約,但意味美國財政部將大幅發行新債,恐抽緊市場資金,不利股市。 據法案最終協議,債務上限將暫停至2...
當觀察英鎊兌一籃子貨幣,英鎊已非便宜。英國核心年通脹率創紀錄使英倫銀行有續加息壓力,這是支撑英鎊主因。據按揭公司Nationwide數字指,英樓市按年比已連跌兩月,5月跌3.4%幅度雖少,但是警號。若...
日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上周一周內就貨幣政策轉了兩次方向。周初植田指在新經濟環境下通脹將不會再回到過去低水平。到周五又謂未定出通脹何時才到2%目標水平。似乎植田是想以口術把日圓限制於138至141兌1美元範...
只要油價繼續處現水平徘徊,料對加元影響屬中性。本周三加央行議息,維持息率不變是意料中事。如屬實料會限制本周加元上破1.33兌1美元阻力。至於加元長遠前景,重點還需看聯儲局加息周期何時見頂。待美息見頂料...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網誌表示,展望下半年,儘管本地經濟復甦穩步向前,但仍然要警惕外圍環境的不明朗因素和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慢至2.8%。疲弱的外需,加上全球供應鏈不斷受...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法案後,債務上限問題暫時解決,但隨之而來的,是美國財政部新債券發行將大爆發,以補充國庫,將大幅抽走市場資金,對股市的影響,恐比巨企發新股抽水更嚴重。據華爾街估計,到第三季度末,舉債規模...
美國按揭利率因債務上限問題的不確定性而上升,創去11月以來新高。房地美(Freddie Mac)公布的數據顯示,房貸利率在6月1日當周平均為6.79厘,高於上周的6.57厘。這是利率連續第三周上升。房...
美國債務風波纏擾環球多時,當地國會通過暫緩31.4萬億美元上限後,終可避免以違約告終。不過,民主、共和兩黨僅能達成共識,輕微削減開支,且已開了後門規避軍費新限制,美國債台高築、入不敷支的根本難題,絲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