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最新利率期貨數據,市場預料3月21至22日議息,加息半厘機會率由鮑威爾講話前的31%升至 3月8日10:15 的72%,連續第二次加息四分一厘的機會率從69%降至20.5%...

今日 05:00
【通脹偵察站】美國上周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超預期 聯儲局官員料今年將加息多一次(持續更新)

亨達集團總經理羅明立表示,美國去年第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終值向下修正為2.6%,同期核心PCE物價指數則上修0.1%至4.4%。另外,德國3月CPI按年增長由8.7%放緩至7.4%,稍為高過預期。...

今日
歐元1.0920造淡

阿里巴巴(09988)集團旗下業務進行世紀重組成為近期熱話,享有「冠軍分析師」美譽的張憶東表示,此消息有望帶動港股互聯網階段性反彈。 現時阿里巴巴最新組織結構是「16N」(阿里巴巴一個控股主體、6大...

15:55 2023/03/31
阿里業務重組 張憶東:3月底互聯網階段性反彈(第三版)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加密貨幣未解決信用貨幣存在的問題,還潛藏很多風險。要加快完善與數字經濟相適應的監管機制,監管缺失會加劇非理性的市場行為。 加密貨幣的交易過程存風險 宣昌...

12:39 2023/03/31
加密貨幣未解決信用貨幣問題 人行副行長:潛藏風險多

如果說最近市場發生很多變化,可能是過於輕描淡寫。當中,美元受到的影響變得更加複雜。去年大部分時間,美滙指數表現跟隨風險偏好的趨勢而行。但情況在2022年底開始轉向,風險偏好對美元走勢的影響似乎變得不如...

2023/03/30
美元迎來升浪轉捩點

市場持續關注美國區域性銀行的流動性危機,如何波及美國前景。有「新債王」之稱的雙綫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創辦人兼執行長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最新表示,他認為未來...

22:50 2023/03/29
新債王岡拉克 美國衰退新觀點

回顧整個3月,市場接二連三收到不少「驚喜」,從矽谷銀行出現擠提事件,到瑞士信貸銀行倒閉,揭示銀行業得痛點,更令美聯儲一度陷入兩難局面。 惟議息結論是:美聯儲會加息0.25厘,清楚向市場表明抗通脹依然...

16:11 2023/03/29
【透視加息方向】美聯儲不能減息也減不了息

市場不斷擴大對銀行存款流失的恐慌,不過,如果回溯歷史的話,存款太多,對銀行的傷害,可能不比存款太少低,歐洲面對的是資產質素惡化的問題,但美國銀行面對的甚至不像是問題,而是幫助解決了問題: 由存款極度極...

19:50 2023/03/28
【美麗有罪】銀行錢多 ≠ 無恙

環球央行陷入兩難,背景是銀行動盪愈演愈烈,通貨膨脹卻尾大不掉。最後美聯儲、英格蘭銀行和瑞士中央銀行不約而同地決定繼續加息,同時強烈暗示加息周期可能接近尾聲。近期市場對美聯儲加息路徑看不清楚,資金情緒大...

2023/03/28
瑞信陶冬:美國銀行困境未解

從矽谷銀行倒閉,令各界重新審視無風險資產(risk-free assets),美國國債就屬於無風險資產其中之一,但為何矽谷銀行沒作高風險投資,一直頻頻買入美國國債,仍會有如此大風險? ...

15:55 2023/03/27
從矽谷銀行倒閉 重新審視無風險資產

正如前述,美國銀行系統波動有限,但歐洲銀行卻非如此,因此,美國銀行沒有危機,也不代表一切已雨過天晴,一石激起千重浪,下心真正的銀行危機,下一張骨牌是推到另一些主要的歐資銀行...... ...

12:37 2023/03/27
銀行危機未完 骨牌下一張誰屬?

歐美接連爆發銀行危機,施羅德投資倫敦債券投資部主管Julien Houdain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目前只是個別銀行問題,引發信心危機,基於歐洲央行對銀行的監管較嚴格,相信不會重演2008年的雷曼危機,...

09:58 2023/03/27
【銀行危機】施羅德:歐洲央行對銀行的監管較嚴格、不會重演雷曼危機 基金趁低吸AT1債券

記得不久前,還有分析員推介銀行股,真不知銀行怎運作的。隨着加息至曲綫倒掛,幾可肯定近輪銀行爆煲是系統性的;全綫銀行賺錢難,豈會是個別營運不善般簡單? 要證據不難,就拿本港來看。聯滙下,息跟美國,將美...

2023/03/27
孳息曲綫深倒掛 金融板塊相對差

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期忙於四處拆彈,主因是政府繞過國會,強行通過將法定退休年齡由62歲上調至64歲的退休改革法案。全國過去兩周已有合共超過300場示威,累計逾100萬人次參加,為2018年底「黃背心」示威...

2023/03/27
退休金擔子太重 法國有苦自己知

美國聯儲局再加息0.25厘,但是香港的主要銀行全部不跟隨加息,這已經是近期第二次不跟隨美國加息了。理由相信是因為香港的銀行水浸,大量的錢由海外湧入,帶來憧憬。 3月22日,聯儲局加息0.25厘,符預...

2023/03/27
港不跟美加息 地產股有憧憬

摩根士丹利美股首席策略師Michael Wilson認為,隨着財報季的臨近,分析師將大幅下調預期,而企業則準備大幅下調業績指引。建議投資於防禦性、低貝塔係數的行業和股票,同時告誡人們不要認為大型科技股...

15:58 2023/03/25
大摩首席策略師看淡美股理據

談金融市場危機,幾可說每十年八載一次,且十不離九都與債共舞。而導火綫,更多是息口上升至某個點引爆的,簡單可理解做加息後遺症。 2023年美歐銀行相繼出事,會否又是一輪危機過場,以下的5個信號,值得留...

12:28 2023/03/25
【危機過場】加息後遺症發酵未完

環球市場對銀行股信心脆弱,德銀昨於歐股交易時段曾挫逾1成,5年期信貸違約掉期(CDS)一度升穿200點子。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德銀突然宣布贖回15億美元2028年到期的二級(T2)票據有關。 德國總...

2023/03/25
德銀突瀉再爆信心危機 耶倫急開會

美聯儲局議息後,官員表示只會再小幅加息,市場預期加息周期快將完結,美國債息回落,利好大型科技股。隔晚道指一度勁彈近500點,惟債息曲綫倒掛幅度擴闊,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憂慮升溫,道指尾段曾倒跌165點,...

2023/03/25
期指結算後再上

在高利率的現金為王時代,超短期國庫券流動性、風險與回報俱佳,是真正的王中之王。 在過去20年,一直有着「現金是垃圾」(Cash is Trash)的說法,但隨着環球步入高利率時代,即使是過去作為避險...

2023/03/25
短期國庫票據 堪稱現金之王

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醞釀與台灣斷交,昨日(23日)派特使團訪問北京商討建交,據報可能在蔡英文月底過境美國時正式宣布消息。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中方歡迎洪都拉斯關於發展對華關係的積極表態。 台灣...

2023/03/24
洪都拉斯外長訪華商建交 京表歡迎

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加息0.25厘。反映高居不下的通脹,仍比金融業的信心挑戰,更惹煩憂。盡管美歐銀行尚未脫離風高浪急,但行業亂局暫已受控,顯然難與15年前的金融海嘯比擬。今後倒不可不提防,美國已觸及債務...

2023/03/24
儲局首要遏通脹 金融亂局暫受控

儲局的議息並無大大超出意外的地方,仍然繼續「等待數據」,不過在議息紀錄中特別提到銀行緊縮的影響,可是儲局寄望靠金融狀況和銀行信貸緊縮來緩和通脹的如意算盤,卻未必容易打得響。 近日鬧得滿城風雨的「銀行...

2023/03/24
儲局如意算盤 今次難打得響

港股今日強勢走高,恒生指數收高20000點,全日升458點或2.3%收報20049點,主要是美元持續下滑,也是說人民幣升值,再加上北水作推手,大市上升並不難,所以筆者今早已強調好友反攻未結束。 聯...

19:17 2023/03/23
港股重返兩萬 人民幣北水撑好友反攻(第四版)

小巫見大巫,見危機諗海嘯,就是近日環球金融市場熱議課題。從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SIVB.US)危機說起的風波,是茶杯裏之波,還是翻天覆地之浪,在分析之,不妨先...

18:20 2023/03/23
銀行危機Vs金融海嘯 小巫與大巫同級了?

美債息急插,中港美股市若無其事,港股連彈兩日,但金融市場真安全無恙嗎? 近日,金融市場升跌變臉也過翻書,債息急跌,執好執壞全憑市場演繹。 這債息急跌,可以是市場對加息預期減,股市演繹為好;但債息急...

17:50 2023/03/22
【債息急插】危機四伏 好壞演繹

投行瑞信頻臨爆煲,股市大受震盪,大家都想留意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會不會意外地踩中地雷。今天財經界最關注的就是俗稱「可可債」(Coco Bonds)的AT1債券,別以為這是大基金才能買的產品,就與自己沒...

10:30 2023/03/22
瑞信千億「可可債」淪為廢紙 積金局︰瑞信AT1債於MPF佔比「近乎零」

瑞信(Credit Suisse)信心危機惡化,在瑞士政府、央行SNB等介入下,瑞銀集團(UBS)宣布同意以總額30億瑞郎代價收購瑞信,另外瑞士政府宣布,瑞信名義價值160億瑞郎的額外一級資本(AT1...

19:02 2023/03/20
港股萬九崖邊站 洪灝:瑞信沒了 風險還在

有40年歷史的矽谷銀行在3月10日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震驚全球金融市場!大家擔心雷曼事件會否重現,再次引發金融海嘯。事件除了影響全球股市以外,到底會否也牽連到香港樓市? 矽谷銀行...

2023/03/20
矽銀倒閉會否殃及樓市?

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之所以爆煲,是因為美國加息,銀行持有的債券大跌,陷入負資產,觸發恐慌性提款,結果破產收場,銀行重倉國債遇上加息,原來可以很大件事,而另一個有類...

2023/03/20
從矽谷銀行爆煲 看日本為何不肯加息